专栏 | 妇幼论坛:DNA相亲:要科普还是不靠谱?

无论你来自世界的哪一个角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直是个千古不变的话题。结婚成家,是与事业并行的人生两大目标之一,结果呢,中国仍然有中外都已闻名的“剩女现象”,专家对此的研究和专著也层出不穷,称她们为“三高”,即高年龄、高学历和高收入,“剩女现象”让父母操碎了心。而由于中国实施了30多年的一胎化政策,加上传统重男轻女观念,中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严重不平衡,男性远远多于女性。根据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未来30年内,中国大约会有男光棍3000多万人。

随着中国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连政府也开始着急起来,共青团几年前就开始组办大型相亲会,而参与相亲会最积极的不是年轻人,却是父母。

想速战速决是DNA相亲流行的最大动力

怎么让如今比任何时候都繁忙的现代单身男女早日找到结婚成家的对象,成了父母最大的任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今存在,当然中国古老的属性和八字匹配、相面算命等,也仍然有相当的市场,再加上西方的星座、血型匹配,那可真是不一而足,目的就是一个:找到那个另一半。

可是,现下的许多年轻人就是不那么着急,他们忙于打拼、压力山大,又有网络和社媒的巨大吸引,自己宅在家过得也挺好,成了年轻人的新正常现象。为此,父母逼婚有之,到了年关为应付父母逼婚而租男友或女友的也有之。

DNA相亲最近从日本开始流行。(Public Domain)
DNA相亲最近从日本开始流行。(Public Domain)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了因应快节奏生活,帮助年轻人速战速决结婚成家,DNA相亲这个孪生物应运而生,最近从日本开始流行。

什么是DNA相亲?

首先,DNA相亲不会透露职业、年龄、收入和容貌等信息,参加的人都戴着面具,只拿一张基因速配卡,按照“HLA遗传基因”进行速配指数判断。

如果指数达到70%,就代表两人性格极有可能非常相似,会被认为非常契合,更容易出现心动的感觉,主办方会将他们安排在一组。

结果显示,即使新认识,基因匹配度高的男女往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共同话题。

DNA的采集方式也很简单,在没有吃东西的早晨用棉签在口腔内侧擦拭数十回即可。

据说,这项活动很受20、30岁日本女性的喜爱,迅速风靡起来。

不仅日本,欧洲也有基因公司推出了类似的服务。

瑞士基因测试公司GenePartner声称,DNA相亲不仅能提高配对效率,还可以杜绝许多遗传病,生出更健康聪明的下一代。在中国,某些交友网站也为会员推出了“更符合中国人体质”的基因配对服务。

用科学找到真爱,听起来确实很值得尝试。因此,这项服务的价格也是不菲,往往高达数万日元和几千美元。

DNA相亲最近从日本开始流行。(Public Domain)
DNA相亲最近从日本开始流行。(Public Domain)

中国独立评论人士朱欣欣先生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DNA相亲的出现显然是为了适应现代年轻人的节奏、提高找对象的效率:

“通过DNA的相亲,在同样差不多条件的人群里面来寻找DNA指标。差别比较大的,容易有吸引力的,把他们弄在一起,以增加谈成的概率。如果把DNA作为一个辅助办法来为人们提供机会,我想可以尝试。”

但这样一来,效率也许提高了, 但也减少了婚姻的偶然性、浪漫和神奇,朱欣欣先生说:

“因为我们都知道,人类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无法把握,不是计划出来的。人生如果完全被科技所设计出来,是不是就减少了很多乐趣和浪漫、像技术操作一样枯燥?”

朱欣欣先生说,正因为人生有失败、人的命运有起伏跌宕,才构成人生的丰富体验。他接着说:

“当然发明DNA相亲的技术部门也有其好意,可以为人们创造相亲的方便,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人们日常的交往和邂逅。”

在朱欣欣先生看来,婚恋过程虽然充满甜蜜和苦恼,但却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阶段。他说,人们在恋爱时对自己心仪的人有一种心动的感受,与许多心理因素有关。

控制"心动"的HLA基因究竟是什么?

说到心动,研究DNA相亲的专家有解释,他们认为,控制人们"心动"的,是一种叫做 HLA的基因,全称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是一种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有关的基因簇,除了双胞胎以外,几乎没有两个人的HLA是相同的,因此成为免疫系统区分自身与异体物质的基础。

HLA最早其实是被用来判断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HLA相同的器官捐赠者与器官接受者之间进行移植,90%以上效果良好。如果HLA完全不同,器官移植后很少能够存活。

另外,HLA还与某些遗传特征相关联,正在被应用到长寿研究和产前诊断等领域,据说可以根据其推算出孩子对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率。

HLA又是如何变成“恋爱基因”的呢?

HLA变成“恋爱基因”,要从一个实验说起。

1995年,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生物学家Claus Wedekind进行了一场“汗味T恤实验”。在实验中,44位男性洗澡后不使用香皂、香水,穿上新T恤静卧两天,然后收集起这些T恤让49个不认识的女性来闻,说出对不同男性的喜好程度。

实验结果是,女生们普遍认为与自己免疫系统不同的人的T恤衫好闻,与自己免疫系统相近的人的T恤衫不好闻。

DNA相亲最近从日本开始流行。(Public Domain)
DNA相亲最近从日本开始流行。(Public Domain)

因此,Claus Wedekind发表论文称,女性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最初的标准是通过嗅觉去分辨对方的免疫系统。HLA基因差异越大,相互吸引的程度越大。

因此,HLA相容性就成为了“心动指数”的象征。相容性很高的话,对彼此的气味也是接受度最高的。

现在看来,这句歌词“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袜子和身上的味道”代表的不一定是浪漫情怀,反而有点科学精神在里面。

但四处找异性的衣服来闻,肯定会被人们当成变态,所以HLA的基因检测和相关服务也就应运而生了。

人类对DNA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关联性知多少?

广州康宁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师詹春云大夫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表示,DNA相亲显然是个噱头:

“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对DNA与人类的心理行为和性格等方面的关联性知之甚少,完全是盲区。现在DNA只是对某些遗传病做鉴别和排除。所以利用DNA去速配找对象完全是天方夜谭。”

詹大夫说,就算两个同卵双胞胎,在先天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性格和心理等方面都会有很大差异,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至于闻味道,就更加盲目:

“ 一般喜欢人的体味是在人们接触之后,而且身体的味道只是一个侧面,选对象是很综合的考虑,比如相貌、身材、性格、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等等,体味不能决定一切。”

再比如人们在谈恋爱选对象时,光靠一见钟情还不行,因为那只是外表或性的吸引。詹大夫说,人的性格、内心世界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观念很复杂,不可以靠一见钟情来识别。他接着说: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有更多更广泛的接触,发现某些人与自己比较谈得来、对方吸引自己或自己被对方吸引,通过相处和磨合,互相同化,以后才逐步建立起恋爱关系。甚至结了婚之后,还有继续同化的过程。同化成功了,婚姻就稳固了,否则婚姻还会破裂。所以靠DNA速配是荒谬的。"

DNA在日本风行与其民族性有关?

在年轻一代中,很多人想要高效地找到结婚对象,热衷于DNA配对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据日本NHK报道,日本交友软件的市场规模今年已经达到了374亿日元,是3年前的3倍多。NHK采访了一对因“DNA配对”结婚的夫妻,他们指出,因为分别来自关东和关西,语言上的差异导致的冲突较多,虽然DNA相容性较好,但要想长久保持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努力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就此,中国独立评论人士朱欣欣先生说:

“我忽然想到这与日本民族的特点有关。日本人做事特别认真,一个简单的事情也要搞得很精细,与德国人差不多。日本和德国这两个民族都有一种认真敬业的工匠精神。如果说,德国的工匠精神是经过了几百年的磨练,日本人的精细和其信仰、文化有关系。日本民族因为是岛国、资源匮乏,做事都力求节俭。再就是日本人的文化强调集体、团结、配合和利他,讲究公共意识。”

而DNA相亲在日本的风行,就体现了日本人这种特别精细的工匠精神。朱欣欣先生接着说,DNA相亲会减少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会让人变得比较被动,把复杂的感情交给了机器和科技。

DNA相亲匹配是概念偷换?

在广州康宁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师詹春云大夫看来, DNA匹配是一种对概念的偷换:

“婚姻匹配包括了相貌、形态、性格和人的价值体系,而DNA只是拿某种H L A白细胞抗原来匹配,是偷换了概念。的确,DNA中的相容性抗原,可以应用于器官移植和遗传、优生等方面,但与相亲匹配无关,可能它只是借用了‘相容性’这三个字,其实这个相容性与相亲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日本流行的看起来是个革命性的DNA速配,也一反以往心理学家有关爱情的解释。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曾经提出过爱情的三要素:亲密、激情、承诺。即使科学上说得通,真靠DNA来按图索骥找对象,难道不会觉得自己只是进化论里的一只“肉鸡”吗?如果DNA相亲真靠谱,建立一个全人类的基因库让人工智能给人类配对不就行了吗?还能保证遗传基因优势最大化。

詹大夫说,这是伪科学,是利用人们的无知和急迫找对象来糊弄人家,DNA相亲也就成了一种欺骗与被欺骗的关系。

人的感情可以被量化吗?

那么,即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DNA相亲的程序化和数据化也不能把人的感情量化,因为人不是动物。詹大夫说:

“即使动物也不可以。人的心理很复杂,而DNA作为遗传物质,可以鉴别遗传疾病,可以做亲子鉴定,但婚姻速配肯定做不到。”

那么,人们为什么对DNA相亲趋之若鹜呢?詹大夫说,首先有用高科技来忽悠人的人,再有就是有人盲从。他建议,正常的途径是在现实中相互认识、了解、磨合和促进,才能建立比较深刻的两性关系,这应该是交友的主流:

“当然可能有些人会追求一些奇异的、包括虚拟的东西,包括人工智能未来可能会把人引向一种歧途。比如,它说能了解和迎合你的情感需要,有些人可能很喜欢,觉得以后找性机器人结婚就可以了,不用找人类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但不可能成为主流。”

请您收听节目并发表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

妇幼论坛节目主持人梒青的推特 (TWITTER) 地址是:HANQIN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