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年轻女性高自杀率成因(上集)

甘肃康乐县景古镇阿姑村山老爷弯社的一位年轻母亲杨改兰杀死4个孩子后,服毒自杀。(public domain)
甘肃康乐县景古镇阿姑村山老爷弯社的一位年轻母亲杨改兰杀死4个孩子后,服毒自杀。(public domain)

0:00 / 0:00

英国《每日电讯》报最近发表了题为“中国年轻女性自杀率高及其原因”的文章。文章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虽然对具体数字的统计,有关专家见解不同,但共识是,中国平均每年妇女的自杀率高于男性25%-40%。

中国的自杀人数占世界的26%左右。文章说,按照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09年,中国平均每天有500名妇女自杀,一年下来就是182500人。据此推算,到2016年的7年时间里,就有总计大约120万名中国妇女自杀。而在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又比城市高出4到5倍。

文章说,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不久前中国甘肃农村妇女杨改兰毒死自己4个幼小的孩子并自杀的惨案,再次引发人们对贫困导致的绝望,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与妇女自杀关系的探讨。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中国农家女公益机构创办人谢丽华女士的话说,近年来家庭式的自杀并不少见,15岁到34岁的妇女自杀率最高。

本台记者就此采访到中国农家女公益机构创办人谢丽华女士,她说,这个调查由我们主持,是从个案中推导出来的。有以下原因。一是十几岁孩子往往在情感,或家庭暴力,不被重视,就容易走极端;二是已婚的35,6岁的妇女,因为中国的随夫居,男婚女嫁,离开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到一个陌生的她丈夫的社群当中去,她这段时间是难熬的。不似城里人,出现问题会有很多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的支持。农村妇女则是嫁到丈夫的家族里去,她们处理不好家庭关系,所有的人都会是诅咒她的,得不到同情支持,回娘家,娘家实际也不欢迎,因为是泼出去的水,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容易走上绝路。而35岁以上的人基本上度过了这个时期,,可以比较游刃有余地处理这些事情,自杀就少了。最近出现老年人自杀上升,说明养老系统没有建立起来,社会保障系统薄弱。

谢丽华女士说,还有的妇女自杀是为了威胁胁迫,或者是冲动型的,与国外不同。国外自杀者一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抑郁症导致自杀。而中国妇女往往是矛盾处理不了了,也没有知识和能力来处理,就觉得死了是一了百了。她接着说,另外还有所谓榜样的力量,比如家族亲戚中有威望的人死了之后,无形中就把它当作一种榜样,认为问题矛盾都得到了解决。此外还有妇女心理的脆弱,加上生命不被重视,小女孩自己就觉得自己没有哥哥弟弟的生命重要,影响了她们世界观的形成和对生命的尊重。

因此,谢丽华女士表示,要教给女孩尊重生命,平等交流。她说,当她看到杨改兰的事情时,就感到如果要是我们的妇女有这样一个自主的组织,能够关注到杨改兰的事情,对她伸把手,给她一点温暖,她就可能不会走上绝路。另外,杨改兰认为孩子是我的,所以孩子是自杀的一部分,不觉得孩子是另外的生命,又觉得自己死了怕孩子受罪。

谢丽华女士表示:“杨案令人痛心,我们的工作包括在村里成立妇女健康支持小组,后来改成农家女书社,是妇女精神层面活动的一个地方,妇女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因为我们是外来,有基金会性质,又有国外背景的话,开展工作更难。如果农村妇女能够自己组织起来,形成社会支持网络,自杀问题可以预防。我们曾在6个县做了6年的试点,效果特别好。有个村子曾在3年内有25例自杀及自杀未遂,我们在那开展工作多年后,只有一例自杀未遂的。”

但是,谢丽华女士表示,这样的好事在中国却不易推广,因为人们觉得这种事情是私事,是不好的事情,暴露出来就是暴露我们的阴暗面,她说,这也是导致妇女自杀上升的原因。就像艾滋病一样,越捂着越严重。现在做预防自杀工作的人很少,能得到官方推广和响应的更少,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可以预防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不是私人的问题,是应当引起社会重视的问题。

分析原因,谢丽华女士表示,首先人们认为选择自杀是自己的行为,别人无权干涉。另外,事情出现了,从不把它当作是公共事件,而认为是家庭的,私人的和家族的,别人无法干涉。这是传统概念。现在这个问题虽然提到一定高度,但对民众的教育基本没有渗透和普及。

另外,谢丽华女士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像日本武士道似的,刚烈女子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在品德上坚守自己的清白和道德观,反而受到表彰。她以被抓去卖淫不从而跳楼的女性为例,报纸对此都大加赞扬。这也让一些人容易走极端。

现在还有抗议拆迁以至自焚,都是女人冲在前头,而常常是出现悲剧后才能解决强拆的问题。人们对此讴歌敬重。 谢丽华女士接着又举自己的朋友因为丈夫出轨割腕,试图跳河,以自杀惩罚丈夫,很可悲。

谢丽华女士说,农村妇女自杀主要是服毒喝农药。现在对农药没有监管。而城市妇女自杀主要是跳楼或服安眠药,割腕。 不过,对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文章中援引的中国平均每天有

500名妇女自杀的数字,谢丽华女士持怀疑态度。她认为中国妇女自杀的情况在减少。原因包括城乡的一体化,更多妇女可以选择是进城还是留在家里。另外,老年人的自杀在上升,年轻妇女有下降。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文章也承认,尽管中国年轻妇女自杀状况令人震惊,但中国妇女的自杀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如今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有一半是妇女,28%的互联网使用者是农村人口。加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的规模也在缩小,使妇女更能走出家庭。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社会学终身教授张杰先生,是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项目主持人,也是国内外专门研究自杀问题的领军人物之一。张杰教授在接受本台采访时也就此谈了他的看法,张杰教授说,现在的数据与过去不太一样,以往说中国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3到4倍,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情况。这十几年过去,男女自杀比例已经是一对一。过去费立鹏医生发表文章是2002年,那是1999年的资料,那时每年每10万人中有23人自杀,较高,但不是最高。那时中国女性自杀率大大高于男性,高3、4倍。现在中国的自杀率每年都在下降,企图自杀的人也少了。的确漏报的很多,各个国家都有,还有错报、误报的。比如在中国农村人自杀,听起来难听,就会说是病死了。西方有验尸机构,有死亡证书。中国这方面还不太健全,漏报不可否认。

张杰教授说,他们的数据来自各个渠道,每年都有数据,显示最近一二十年中国妇女自杀率下降的事实,及男女比例逐渐接近的事实。

张杰教授接着分析了不久前在甘肃发生的杨改兰案,他认为,杨改兰事件没有普遍性,但有其具体原因,这种自杀在美国也有。他说:“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解释为内心的扭力,这种扭力来自于社会和环境。比如说贫穷,大家说贫穷是导致自杀的原因,实际不是。比杨改兰穷的人有的是,为什么他们没有自杀?所以有其它原因。贫穷和地位低都不是自杀的原因。比如在美国,黑人比白人地位低,但黑人自杀率低,白人高;美国男性地位比女性高,但男性自杀率高。黑非洲更穷,也没有人自杀。越富裕的国家,自杀率越高。因此不是贫穷,而是相对贫穷,相对剥夺,人们心中就产生扭力。比如纽约百万富翁的自杀率并不比叫花子低。大家心里都有杆秤,都会比较,这就是相对剥夺,而不是绝对剥夺。相对贫困和相对剥夺导致自杀。杨改兰的问题除了贫穷外,可能还因为别人看不起她,而一般自杀的女性都是很要强的。如果人有阿Q精神,再怎么样也不会自杀。但杨改兰不认命,她还向往更好的生活,其向往和现实产生了巨大的矛盾,矛盾越大,扭力就越大,自杀的欲望就越高。再加上两种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在下周同一时间的节目里,我们将继续对中国年轻妇女自杀的方方面面进行探讨。

请您收听节目并发表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

妇幼论坛节目主持人梒青的推特 (TWITTER) 地址是:HANQIN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