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好,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的财经时时听,我是饶怡明。
中国对抗新冠病毒疫情的清零政策两年下来对经济造成巨大伤害,社会和个人也显得相当疲惫。现在新一波疫情来袭,中国的防疫有效性,正受到严重质疑。习近平日前指示官员,在控制病毒时,应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防疫效果”。据介绍,目前推出的“动态清零”策略的核心是快速反应、精准防控。而在新版的诊疗方案,在收治病人、隔离管理也做出了一些调整。那么,目前的精准防疫,能缓解对经济的伤害吗?面对传染性高致病率低的新变种,清零政策是科学、合理的应对方式吗?最近的防疫调整,是不是意味着清零政策出现放松?这波新疫情又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何种挑战?本期节目将就以上话题进行探讨。
从去年年末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的流行高峰。今年以来,中国和周边地区国家疫情快速上升。1至2月,每日输入感染者是91例,远高于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日均输入感染者超过200例。在3月13到19日这一周,全国高、中风险地区累计达到500多个,其中吉林省阳性感染者数量激增,累计感染者破万,多名当地干部因防控不利,遭到免职。而上海、深圳、天津、杭州等地相继陷入半封城状态。中国3月份迄今已累计报告了近3万例本土感染病例,不过政府部门已表示,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轻症或无症状病例。
据中国国家卫建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表示,这轮疫情爆发频发的原因,一是奥秘克戎变异株BA.2亚分支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导致早期发现难度大。其次是今年2月下旬正值春节假期结束,学校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此外,有的地方认为奥秘克戎变异株症状轻微、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导致准备不足,反控应急行动放松了要求。
王贺胜介绍说,“动态清零”的目标是追求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核心是快速反应、精准防控。
中国国家卫建委近日公布了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其中对病例的分类收治做出安排,若非高风险案例,无症状感染和轻微病例都收治到集中隔离管理设施,以腾出医疗资源用于重症患者。对于染病复原者,14天的隔离时间缩短到了7天,隔离管理要求也调整为居家。另外,居民购买自测抗原检测不需备案,一旦检测出阳性,要及时自行向该地社区报告。
此番疫情带来的封锁,已经给许多市民带来巨大压力。一些小店铺商主,私人企业业主都无法开业,许多行业受损,无数人失去工作,一些地区出现房贷断供潮。民众被要求轮番做核酸检测,感到不胜其扰。
对此,油管频道老杨到处说主讲人表示政府这样的政策难以为继。
另外,中国医疗系统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除了2020年初在武汉的几周时间,中国的医院现在开始经历其他国家习以为常的人满为患的情况。为了尽快切断新的感染链,中国长期以来的做法是让每一个新冠病例入院,并隔离包括医生和护士在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
随着新冠感染人数迅速上升,这种做法开始出现严重不良后果。3月份,北京、上海以及河北省和吉林省的至少十几家医院在检测到新冠病例后宣布全面或部分关闭,许多非新冠患者暂时无法看病就诊。中国民众普遍认为,每一个确认感染的病例都应由医护人员管理,接受某种形式的医疗护理。而在医院人手不足情况下,造成不少医患纠纷。有关专家表示,“中国的许多医院在正常时期就已经负担沉重了,现在面临传染力极强的疫情变种,更显得无力支撑。”《重症医学杂志》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内地每千人拥有3.6张重症监护病床,而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为7.1张和11.4张。
动态清零政策的效益开始受到舆论质疑,许多网友已经表示支持与病毒共存。执行已久的清零政策正面临挑战。此外,民众还质疑,讨论以久的mRNA信使疫苗为何迟迟没有上市?许多人要求改变现今的疫苗接种方式。但是很多批评的言论,很快在网络上就消失了。
在节目下半段,旅美经济学家秦伟平和我就中国近期新一波疫情以及相关防疫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进行讨论。
以上就是本期的财经时时听,感谢您的收听。我是饶怡明。如果您对本节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写信到fankui@rfa.org.或我个人推特账号是RFA_RYM进行联系。
那么就在此祝福各位有个愉快的周末,下次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