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财经时时听:中国出口持续下滑 外贸机遇在何方?

0:00 / 0:00

听众朋友好,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的财经时时听,我是饶怡明。

中国外贸在去年夏季达到高峰后,连续七个月出现萎缩。2023年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外需持续走弱。中国外贸企业为了求生存,主动积极出海抢单,跨境电商也加强海外布局。在供应链外移的局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光伏产品成为增长亮点。本期节目将深入分析,今年中国外贸的机遇和挑战。参加讨论的嘉宾是华盛顿地区零界限基金管理人严英哲。

出口持续下滑 中国港口堆积大量集装箱

2月13号,中国港口集装箱发布中国1月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其中综合指数环比下滑11.2%,其中欧洲航线的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6.7%,美东和美西分别下跌9.8%和7.8%。截至今日,中国月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自从去年9月全线下跌以来,已经连续第五个月环比下跌。

除了出口运价指数下跌外,中国港口堆积的空置集装箱也越来越多。不仅是上海,空箱堆积如山的现象正在各大港口上演。深圳盐田港1月初的空集装箱已经堆放到6至7层,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高纪录。

去年12月份,广州南沙港港区的空集装箱已经比正常库容多了两倍,刷新了疫情以来最高空箱值。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5.9%,连续7个月都在荣枯线(50%)以下。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当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显著放缓,国际供应链格局也在加速重构,外贸发展环境严峻,今年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要稳定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出海抢单热潮起

2023年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外需走弱的压力不减,外贸企业用更积极的态势抢占先机,比如,抢订单、跑展会、建立海外仓储、对接跨境电商、开拓新市场等等。

根据南方日报报道,许多专家认为,外需的收缩表现在欧美市场尤为明显。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欧美经济仍在继续放缓过程,从美国数据来看,薪资仍在高位回落,它会通过收入效应继续向消费传递;高利率背景下,私人部门投资也将继续放缓。

据世贸组织估计,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额增长将放缓至1%,远低于此前预计的3.4%。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张瑜预计,今年中国外贸或将出现小幅负增长。

尽管发达经济体减速带来不利影响,但新兴市场则看到积极因素。去年新兴市场动能已经开始凸显。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13.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4%。以广东为例,2022年,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长10.3%,拉丁美洲增长9.5%,其他金砖四国增长9.3%。

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产品—出口新三样

近年来,中国出口的产品不再局限于服装手工制品等低附加值类,更多高科技产品持续涌现,去年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为代表,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一月初,中国百人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介绍,2023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和产业链出海风生水起的一年。2022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59.3万辆,主要出口市场为西欧和东南亚,带动整车出口呈现量价齐升态势,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有望接近80万辆。

在电池方面,张永伟介绍,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将得以集中释放,缓解电池供应瓶颈问题。2023年,磷酸锰铁锂、PET复合铜箔、钠离子电池等多项新技术将实现规模化应用,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技术将加速落地,改善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经济性指标,增强电池产品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

另外,光伏产品预计也将成为今年出口的重点。2022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长67.8%。包括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在内的国产光伏产品去年出口总额约512亿美元,同比增长80%。

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各大洲市场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欧洲市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15%。分品类看,硅片、电池片主要出口到亚洲地区。组建出口方面,荷兰保持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第一大市场地位。波兰、葡萄牙也在前十名当中。

以上是本期的财经时时听,感谢您的收听。我是饶怡明。如果您对本节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写信到fankui@rfa.org.或我个人推特账号是RFA_RYM进行联系。

那么就在此祝福各位有个愉快的周末,下次节目再会

撰稿、主持、制作:饶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