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财经时时听:谈谈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改了什么条款?革了谁的利益?

听众朋友好,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的财经时时听,我是饶怡明。

近日,中国武汉、大连市等地接连爆发反对涉及医保政策的"白发抗议"运动。据悉,事件原因是当地政府调整职工个人账户,将钱划转到医保统筹基金,以提高门诊的报销。但是,民众却不接受官方说法,称是地方政府没钱了,动用了属于他们的账户里的钱。本期节目将就这涉及3.5亿职工利益、涉及上万亿资金的个人账户医保改革进行探讨,参加讨论的嘉宾是美国马里兰州战略与信息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据本台稍早前报道,今年2月8日,武汉上万名退休人员聚集在市政府门前请愿,要求政府官员公开解释为什么将每月两百六十多元的医药补贴,降至数十元。而且居民看病超过七百元医疗费方可报销其余部分,集会要求官方撤回新的医保措施。次日,据官方的说法,这一减少个人账户资金的调整是被用于增加医保统筹基金,以提高门诊的报销比例和额度,补充了医疗保险的部分,转化成了"共济保障"。长远来讲,患大病的人可以得到政府更多的补贴,然而,居民拒绝了政府的说法。15日武汉退休人员和居民再次向政府示威。其后,当局开始抓捕示威者。

中国其他地区近日也发生老年人示威,抗议缩减医药补贴等政策。

有关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话题,一时之间成为各大媒体平台,引发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讨论。

中国的医保体系基本上是: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职工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费的部分,一般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剩下的划入统筹账户。个人账户支付普通门诊费用,统筹基金支付住院费用以及部分门诊慢特病费用。这是职工医保的大体政策架构,但是各地有差异。

2021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文件中的"共济"一词是这次改革的核心,所谓共济,就是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给发生风险事件(诸如大病)的人使用,共同抵御疾病风险。根据中国官媒介绍,本次改革的共济有两个层面,一是大共济,就是发挥统筹基金在全体职工参保人群中的共济作用,通过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参保职工的门诊保障水平,让其门诊医疗费用能够获得更多报销。一个是小共济,就是让原本只能让职工一个使用的个人账户在其家庭范围内实施共济保障,让参保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共同使用。

根据该《意见》,单位医保缴费的30%不再计入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全部被计入医保统筹基金。这次医保另一个关键词就是权益置换,意思就是,改革后,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不再计入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所以医保个人账户的规模将缩小,统筹基金规模将增加,而这部分增加的资金就用来实现所谓的大共济,也就是全面提高职工医保的门诊待遇。

慢性病增加、医疗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迫使医保进行改革

针对这次医疗改革引发的争议,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负责人出面回复。根据北京青年报报告,该负责人表示,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中国职工医保制度与1998年建立,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这个制度在当时历史时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20多年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个人账户风险自担、自我保障门诊费的方式,已经越来越难满足保障群众健康需要。主要反映在三方面:

一,不适应日益慢性病化社会。20多年来,中国疾病谱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超过85%,导致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治疗慢性病最有效的是通过门诊早期治疗,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原有制度中,以个人账户保障普通门诊费用的方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二、不适应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门诊可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大幅增加,之前需要住院才可享受的服务,越来越多转为门诊项目。个人账户有限的资金累计,难以适应参保人对门诊需求的大幅增加。

三、不适应中国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更高,而且容易患多种慢性病,门诊就医次数和费用都高于中青年人。原有制度对门诊保障力度不足,老年人小病不舍得花钱治,拖成大病,最终不得不住院治疗的现象不在少数。从而增加了医疗体系更大负担。

以上是本期的财经时时听,感谢您的收听。我是饶怡明。如果您对本节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写信到 fankui@rfa.org.或我个人推特账号是RFA_RYM进行联系。

那么就在此祝福各位有个愉快的周末,下次节目再会!

撰稿、主持、制作:饶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