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好,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的财经时时听,我是饶怡明。
最近中国官方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人口减少了近28万。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深圳出现建市以来首度出现人口负增长。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线城市聚焦了资源、人力、地利和政策倾斜等优势,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一线城市人口减少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于此同时,一些省会城市却迎来了人口净流入,那么这一轮人口迁徙大洗牌对中国未来发展意味着什么?本期节目将就以上话题进行探讨,参加讨论的嘉宾是美国马里兰州战略与信息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北上广深人口负增长
去年中国面临60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最新公布的2022年人口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人口都出现减少,其中以上海减少最多,而深圳出现建市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
根据中国官方陆续公布的数据,北京人口减少了4.3万人,上海减少13.54万人,广州常住人口减少7.65万人,深圳则减少1.98万人,一线城市合计减少约27.5万人。
根据西安华商报的报道,作为中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人口已经连续6年负增长,累计减少近12万人。上海此前也提出要控制人口规模,2015年和2017年都曾短暂出现负增长。北京、上海人口负增长并不令人意外,但深圳和广州过去10年是中国增量最高的两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似乎意味着更多转折。
报道还表示,细观20多年来北上广深的人口发展,可以进一步将其分成两个阶段,其中2000年到2010年,是属于京沪的黄金时代。随着2001年北京申奥、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掀起了大规模城市建设高潮,吸引了大规模外来人口涌入。
但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特别是2014年以后,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大都市病,北京和上海先后出台政策,疏解城市功能、严控城市人口,人口增长由此开始放缓。
近几年,北京不仅将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向外移转,就连央企总部、部署高校、重点医院也都成为转移的对象。这些被疏散的产业、一部分被天津和河北等地承接,一部分重点布局,则在新成立的雄安新区落户。
于此同时,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和深圳陆续敞开大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于是从京沪手中接棒,开始领跑人口增长。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广深的人口增量约两三百万,不到京沪的一半,但到了2010年2020年期间,却猛然提升到六、七百万,跟京沪在上个时期的高速增量一样。
然而,这个迅猛的增长势头,却在2021年戛然而止。广州的人口增量从2020年的43万锐减到7万,而深圳更是从2020年的53万暴跌至不足5万,去年径自录得负值。
深圳市常住人口首次下跌
深圳市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显示,2022年常住人口为1766.18万,比2021年的1768.16万,减少了1.98万。这是深圳自1979年立市以来,首次出现人口下滑。虽然人口减少不到两万,而是仅仅是一年的数据,但其中释放出的信号值得注意。
根据中国官方数据,2021年深圳GDP比上年增长6.7%,低于全国的8.1%的水平,广州则与全国持平。而2022年广州GDP同比增长1%,远低于全国水平的3%,而深圳达到3.3%,略高于全国水平。这显示广州、深圳已经处在衰退当中。
除了头部城市出现增长乏力,就连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也面临类似问题。比如,珠三角九市当中,除了珠海,其余8城人口均出现负增长。
长三角的情况比珠三角稍微好些,但整体人口增速也在放缓。除了杭州和合肥,其他城市的人口增量均低于10万,扣除本地自然增长部分,新增外来人口所剩无几。
省会城市吸纳更多人口
和一线城市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类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人口却保持相对的正增长。
根据新浪网引述署名文章,2022年,长沙市比上年人口增加18.13万人,杭州比上年增加17.2万人,合肥也增加了近17万人。另外,人口增加超过10万的城市还有西安和南昌,增量分别达到12万和10万的水平。
以上都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都是当地的省会。事实上,省会的增长已经持续了至少10年以上,虽然程度不及一线城市,但持续性较强。以长沙为例,2010年末,常住人口只有704万,10年后便超越了1000大关。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省会程度。2022年末,成都常住人口为2126.8万人,同比增加7.6万人,增幅不算太惊人。但是,成都已经成为全国常住人口超过2千万的第四大城市,仅次于北京、上海和重庆。但要知道,这三城的行政级别都远远高于成都。
除了省会以外,中国城市人口大迁移中收益的就要算计划单列市。这些城市属于省辖市,一般都是产业重镇,在经济管理和财政领域有一定的权限,但比省会有更大的自主权。
目前,中国全国仅有5个计划单列市,分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
以上是本期的财经时时听,感谢您的收听。我是饶怡明。如果您对本节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写信到fankui@rfa.org.或我个人推特账号是RFA_RYM进行联系。
那么就在此祝福各位有个愉快的周末,下次节目再会!
撰稿、主持、制作:饶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