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财经时时听: 中国增发一万亿特别国债 跌跌不休的股市要反弹了?

0:00 / 0:00

中国全国人大24日批准今年第四季度增发特别国债1万亿,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政府,集中力量支持灾后重建和弥补防灾救灾短板,提升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消息一出,A股市场基建板块掀起涨停潮。那么,这次增发的一万亿特别国债对于中国经济将会起到多大的刺激作用?中国股市不断创年内新低的势头是否即将出现反转?本期节目将就这些话题进行探讨。参加讨论的嘉宾是美国马里兰州战略与信息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增发一万亿特别国债财政赤字率上升

今年以来,中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地方灾后重建工作任务艰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8月中旬开会,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有关决议,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增发2023年特别国债1万亿元,并批准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根据中国政府官网介绍,此次增发国债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今年打算安排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投资大佬举白旗 股市触底了吗?

受增发国债一万亿消息带动,次日中国股市基建板块上扬,水利板块掀起涨停潮,工程机械也走强。中信证券表示,时隔23年再度进行年内预算调整并增发国债,向市场传递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信号,预计对股市投资者的整体情绪有所提振。

最近几周,尽管最新经济数据超出预期,但中国资本市场一再创新低。根据海外媒体,外资仍大举出逃,外国投资者从A股市场流出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阶段。日前私募基金"东方鼎泰"建议投资者全面赎回的一份公开信,更是引发投资者恐慌。

从网传的信件来看,东方鼎泰认为,"国内和全球政经环境面临前所未见的巨大不确定性,股市已经失去长期价值投资的基础,作为基于企业基本面的长线投资策略已经失效。郑重建议各位投资者全部赎回本公司基金的份额。"

中国有关部门近期试图遏制股市下跌,采取了不同措施包括加大做空股票的难度,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以及防止许多上市大股东减持股份。中央汇金投资公司10月初买入了价值6,500万美元的四大国有银行的股票,并表示将在二级市场继续增持四大行。这家中国主权财富基金23日发布公告称,增持大盘蓝筹股ETF ,表示将继续增持。

受到一万亿国债的利好消息,一些私募基金开始转牛。东方财富网引述私募排排网的数据,64%的私募基金认为市场已经见底。近六成坚定看好未来A股选择加仓。

中国经济接下来会怎样?

中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对经济将产生何种作用?

彭博社引述凯投宏观首席亚洲经济学家Mark Williams的话说,"此次批准的额外财政支持举措是预期中的干预措施,也是为了防止中国在年底前几周突然出现财政收紧。"

中国经济网报道称,首先,特别国债有助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实现稳增长预期。资金主要用于灾后重建和预防项目,有望推动基建领域实物工作量加快落地,有效拉动投资,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认为,从国债发行到项目资金落地,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可能集中在2024年,预计可提升GDP0.4个百分点至0.8个百分点,将提振市场信心。

另外,中金公司决定小幅上调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GDP增速预测分别至5.6%和5.3%,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或在8%以上,也预计政策效果更多体现在2024年。

以上是本期的财经时时听,感谢您的收听。我是饶怡明。如果您对本节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写信到 fankui@rfa.org.或我个人推特账号是RFA_RYM进行联系。

那么就在此祝福各位有个愉快的周末,下次节目再会!

撰稿、主持、制作:饶怡明 网编: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