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好,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的财经时时听,我是饶怡明。
近期中共召开二十大,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势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专注于自给自足、国家安全,取代之前的改革开放口号。会上,习近平再度强调共同富裕,并首度提出“规范财富累积制度”。另外,外界认为,国进民退的趋势二十大后,将持续下去。本次节目将就二十大后的中国经济走向进行剖析。今天播出下集。参加讨论的嘉宾美国马里兰州战略与信息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民营企业退场,国有企业成为下一个经济动力?
40年前中国启动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非凡增长和财富累积的驱动力,但是近年这个势头已经开始缓下脚步。
根据华府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显示,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上的中国公司总收入当中,民营企业收入份额较前一年有所下降。该研究还显示,中国前100大上市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总市值也在下降。今年3月,民营企业市值占比从2021年中的55.4%的峰值,降至42.1%。6月份略微升至44.5%。
2020年底习近平开启对民营科技巨头的监管整顿,2021年对知名民企关系密切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彼得森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这场监管风暴使得中国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市值蒸发了数千亿美元。
共同富裕政策最终导致共同贫困
在二十大会上的报告中,习近平再次提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要求严格控制资本,缩小贫富差距。
在二十大的报告中,习近平表示,“中国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并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累计机制”这个新名词。
对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建构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体系。此外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其中提到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外界解读,这就意味着财富大洗牌,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必须动,且要想在中国市场迅速致富,恐怕再难有空间。
习近平强化意识形态管控 中国经济前景暗淡
习近平两年前曾经雄心勃勃地表示,要扩大中国的财富,到2035年使中国经济规模翻一翻。根据中国官员估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中国经济在15年内平均每年增长近5%。然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5%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仅今年不可能,长期也是如此。
年初,中国官方将2022年经济增长定在5.5%,然而,随着中国实行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导致消费停摆,外加房地产行业萎靡不振,5.5%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世界银行和其他机构估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3%左右,明年将反弹到4.5%,前提是中国政府最终放松其新冠疫情政策。也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低于疫情前,部分原因是劳动力萎缩和债务水平上升。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和纽约荣鼎集团一份新的研究预测,到2025年前后,中国将难保持超过3%的年增长率,除非中国政府做出调整,克服人口萎缩和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中国部负责人伯格表示,“我们看到,对市场化经济改革的热情逐步消退,中国的增长潜力可能远低于惯有的水平。”
IMF的一项分析估计,在过去10年习近平主政的期间,生产率平均只提高了0.6%,与之前五年的平均增速3.5%相比,大幅下降。
IMF估计,国有企业的生产率只有私营企业的80%左右,且盈利能力通常较低。如果中国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并采取措施确保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可使得中国年生产率增幅翻一倍以上,达到约1.4%。
以上是本期的财经时时听,感谢您的收听。我是饶怡明。如果您对本节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写信到fankui@rfa.org.或我个人推特账号是RFA_RYM进行联系。
那么就在此祝福各位有个愉快的周末,下次节目再会!
撰稿、主持、制作:饶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