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财经时时听:消费K形分化——一线城市消费走弱 三四线城市逆袭增长

0:00 / 0:00

今年上半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消费增长面临压力,增速大幅低于全国水平。六月份,一线城市社会零售增长全部转负。一线城市原本是消费的领头羊,如今社会零售增速不仅没有拉动中国消费,反而成为下拉的力量。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却逆袭而上,消费活力明显,跑赢了全国增速。中国的消费日趋呈现出"K形分化"。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城市出现消费分化现象?本期节目将就这个趋势进行深入探讨。参加讨论的嘉宾是美国纽约地区经济学家秦鹏。

一线城市消费断崖式下跌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1至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相比1-6月下滑0.2个百分点,相比第一季度下滑1.2个百分点。

今年三月以来,社会零售增长承压,其中4月和6月同比增速为2.3%和2%,处于18个月来的低点。7月社会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暖,为2.7%。

北、上、广、深的社会零售总额增幅下滑尤为明显。上半年,北京和上海的社会零售总额同比负增长,降幅分别为0.3%和2.3%。广州、深圳社会零售总额逐月下跌,1-6月,广州和深圳社会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分别下降至0%和1%。

一线城市传统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规模大,商业活动频繁,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也是最高的。然而,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仅增长4.2%和4.4%。

光大证券研究显示,城市消费下跌原因有二:一是居民收入增速明显走弱;二是社会集团消费降低。因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仍保持增长,但社会零售总额却持续走低。社会集团消费指的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消费。间接反映出政府和企业的收入情况。

餐饮业、汽车销售、社会集团消费拉低一线城市消费

根据新浪财经引述华创证券的分析,一线城市消费走弱来自共同因素与特定因素的叠加。共同因素包括财产性收入增速的下行,北、上、广、深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增速,以及社会集团消费不足。特定因素包括消费约束,比如上海减少汽车牌照投放,居民减少债务。

从结构而言,餐饮业,商品特别是耐用品拖累消费。

上半年全国餐饮业收入增速为7.9%。北京为-3.5%,上海为-3.6%,深圳为1.3%,一线城市低于全国均值8.6个百分点。观察结构,以北京为例,正餐服务经营压力大,上半年增速为-10%,经营亏损。

在商品方面,上半年全国商品零售增速3.2%、北京为0%、上海为-2.1%、广州为-0.3%、深圳为1%。一线城市商品消费增速低于全国均值3.6个百分点。进一步观察商品结构,或受耐用品拖累幅度较大。上海上半年汽车上牌量同比下滑25%,北京上半年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同比为-12%。五金、家具和室内装潢也同比下滑12%。

在政府端方面,汽车较为典型。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有牌照购买限制。根据有关数据,1-7月上海私车牌照、公车牌照合计投放量同比下降27%。其中6月投放量同比下滑44%,7月下滑54%。

三四线城市消费却逆袭而上

在北、上、广、深消费数据下跌的同时,以重庆、武汉、苏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却表现消费活力,跑赢了全国增速。

首先从消费基础设施的购物商场来看,三四线城市商场的客流、租金收入、销售额、还有新项目开业情况,都一定程度反映了消费火热的情况。

随着城镇化的提升,购物商场在全国各地的普及,融合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甚至公寓、酒店等同一体,给居民带来一站式消费体验。

反之,一线城市高端品牌集中的商场却出现关门或经营惨淡的情况。奢侈品消费低迷,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环境趋冷和消费外流。

从大件消费品数据来看,以最具有代表性的汽车而言,三四线城市的汽车销售交出满意的成绩单。由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扩大底线城市汽车消费市场,加快当地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现在三四线城市街道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清一色的蓝牌车。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乡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从去年年底的4%上升到17%。各省经济第一季度报告也提到新能源零售额显著增长。不少省份同比增长超过25%。湖北的增速甚至达到61%。新疆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2.2倍,非常迅猛。

新一线和三四线市场,随着多年发展也聚集相当数量人口,而且竞争压力和创业成本更低,消费潜力巨大。小镇年轻人工作压力小,空闲时间多,可支配收入更高,有钱有闲去追逐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休闲体验。摩根士坦利表示,小镇青年正在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预计2030年,三、四线居民消费将达到45万亿人民币。

以上是本期的财经时时听,感谢您的收听。我是饶怡明。如果您对本节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写信到 fankui@rfa.org.或我个人推特账号是RFA_RYM进行联系。

那么就在此祝福各位有个愉快的周末,下次节目再会!

制作 主持 撰写:饶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