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
2022刚开年,朝鲜又有惊人之举。1月份不到2周密集试射4次导弹,包括2次高超音速武器。瞬间吸引世界目光,难道金正恩有此实力,在俄罗斯和中国之后,准备推出先进的高超音速武器?
确认技术指标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宣称,从近期探测到的导弹参数来看,韩方有能力探测并拦截朝鲜导弹。韩美情报部门正对探测到的导弹参数和特点进行精密分析,并持续沟通应对朝鲜导弹威胁的合作方案,包括与日本协商。看来非同小可。
1月5日和11日朝鲜向东部海域试射2枚高超音速武器,后者速度为10马赫(10倍音速),即每分钟射程超过194公里,现有反导弹系统可能招架不住。几分钟内打击覆盖朝鲜半岛、日本难以幸免,美国备感压力。因此对东北亚地区构成新的挑战。
从去年9月至今,朝鲜共试射3次高超音速武器。各界评价有重视、有质疑、有嘲讽,也有惧怕。咱们先放下成见,来听听朝鲜当局自己怎么说。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导,去年9月28日朝鲜国防科学院在西北部慈江道通过”火星-8”型高超音速武器的第一次试射。专家确认导弹在主动区段(助推段)的飞行控制性能和稳定性,以及与导弹分离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制导机动性和滑翔飞行特点等技术指标。同时,确认第一次采用安瓿化(ampoule)导弹燃料系统和发动机的稳定性。试射结果证明,一切技术指标都满足设计要求。朝鲜当局尤其重视导弹燃料系统安瓿化的军事意义。
所谓“安瓿化燃料系统”,是指把装有浓缩液体燃料的灌装容器组装至发射装置,以缩短燃料注入时间,机动性堪比固体燃料,能快速临机发射。其实,这是朝鲜缺乏固体燃料技术下的变通作法,并不先进,却有巧思。
这次试射重在确认以导弹助推方式发射滑翔弹头的全过程基本技术指标。助推滑翔的理论并不难,而是难在技术指标怎么订,以及需要相应的设备、电子组件、材料和技术工艺。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指出,这次试射飞行距离不到200公里,飞行高度约30公里。说明这次试射旨在确认基本技术指标。
最终试射
今年1月5日的试射很快进入功能测试。朝鲜国防科学院通过试射重新确认导弹在主动区段的飞行操控性能和稳定性,还评估高超音速弹头侧面机动技术的执行能力。结果滑翔弹头在飞行区段侧面机动飞行120公里后,击中在东部海域700公里处的海上靶标,意味滑翔弹头可以在预定高度进行横向不规则机动飞行,以此证明它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不过韩国军方指出,这次试射不是高超音速滑翔弹头,而是普通弹道导弹弹头。朝方宣称弹头侧面机动飞行120公里后,击中700公里远的海上靶标更是夸大其辞。
但韩国航空大学教授张泳根认为,这次测试的弹头与去年9月试射的”火星-8”型弹头不同,目的旨在测试高超音速弹头的外形设计,并验证弹头的空气动力、耐热程度及制导控制等性能。另有韩国专家指出,这次试射是朝鲜第二种高超音速导弹,弹头呈三面锥形状,与”火星-8”型的弹头不同,但第一级火箭和发射架与”火星-8”型类似。
这次试射引起各方讨论之际。没想到,6天后(1月11日)朝鲜又试射一枚高超音速武器,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拂晓时分来到发射现场,首次观看这次“最终试射”。
据《朝中社》报导,所谓”最终试射”,是指试射的目的在于最终确证新开发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全盘技术特性。导弹从慈江道发射到外层空间飞行600公里时进入大气层,滑翔弹头与弹体分离又进行240公里回旋机动飞行(不规则飞行路径)后,击中东部海域1,000公里处的海上靶标。
国家战争遏制力
这次试射比1周前的试射距离更远,滑翔弹头的不规则飞行路径更长。《朝中社》指出,通过这次最终试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优异机动能力进一步得到证明。
朝鲜发展高超音速武器是在2021年1月5日至12日召开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决定,并列为国防力量发展五年计划五大核心任务中最具重要战略意义的项目。而今年1月的2次试射正逢劳动党八次大会满1周年,对朝鲜来说别具意义。更有宣传效果。
选择这个时间段可能是刻意为之,也许金正恩对国防科学院下达死令,务必在1年内掌握全盘技术特性,完成高超音速武器试射。试射结束,金正恩得意的说:这次试射将在空前加强”国家战争遏制力”的历史事业中继续取得良好成果。
朝鲜发展高超音速武器1年有成,实在不可思议。也许金正恩的策略是先求有,再求精。基本技术指标不会太高,射程以中短程为主,先求慑战能力覆盖东北亚核心地带,发展思路可能类似中国。
中国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射程1,800-2,500公里,慑战范围以周边地区与第二岛链内侧为主。东风-17从2014年首次试射到2019年服役,历经5年,被公开试射的信息至少9次,而朝鲜从首次试射到最终试射完成,仅用3个多月时间,不得不让人质疑其中的宣传用意。
但不管如何,朝鲜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终究跨出实质性的一步。美国拜登(Joseph Biden)政府1月12日已对朝鲜多次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做出新的制裁。
俄罗斯技术
据《路透社》(Reuters)报导,这次制裁针对6名朝鲜人,1名俄罗斯人和1家俄罗斯公司。美国财政部负责反恐和金融情报的副部长纳尔逊(Brian Nelson)指出,制裁是针对朝鲜”继续利用海外代表非法采购武器物品。”
这6名朝鲜人包括国防科学院驻海参崴代表崔明贤(Choe Myong Hyon,音译),他一直从事从俄罗斯采购电信相关设备。另外4名也来自国防科学院下属单位驻中国的代表,其中驻大连的申光硕(Sim Kwang Sok,音译)曾从事采购合金钢、驻沈阳的金宋勋(Kim Song Hun,音译)采购软件和化学品。还有1名驻俄罗斯的朝鲜代表欧永浩(O Yong Ho,音译)。
美方的一份声明指出,崔明贤与俄罗斯公民阿拉尔(Roman Alar),以及俄罗斯公司帕尔塞克(Parsek LLC),被认定”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其运载工具的扩散有实质性的活动或交易。”这家俄罗斯公司主要生产一系列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是混合计算器的重要组成,能对复杂的大系统进行实时仿真,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如导弹系统、航天飞行器系统等。
声明还说,从2016年至2021年期间,欧永浩与帕尔塞克公司和该公司负责开发的董事阿拉尔合作,采购多种用于弹道导弹应用的物品,包括凯夫拉纱线、芳纶纤维、航空油、滚珠轴承和精密铣床。阿拉尔还向欧永浩提供固体火箭燃料混合物的制造说明。可以说,他们之间的交易是朝鲜导弹计划所需物品和技术的关键来源。
欧永浩还曾经从未指名的”第三国”中采购芳纶纤维、不锈钢管和滚珠轴承等物品。当媒体问到这次制裁为何没有中国人或中国公司?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补充一句” ”显然我们还没有看到这一切。”意思可能是尚未完全掌握证据。
低估朝鲜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1月15日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朝鲜试射高超音速武器后,韩国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的总统候选人尹锡悦(Yoon Suk-yeol)对此表示,如果导弹装载核弹头,超过5马赫的高超音速武器将在不到1分钟时间内落到首尔市区,几乎不可能拦截。在此情况下,阻止朝鲜的唯一办法,就是当发现对方有发射导弹迹象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在此之前需要通过外交手段持续向朝鲜施压。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副总裁、韩裔美国学者车维德(Victor Dong Cha)也认同这个看法。他说,如果不能阻止,也不能防御,唯一的选择就是”先发制人”。
不过美国一些军控界人士质疑朝鲜炒作高超音速武器的真正用意是宣传,而非军事效能。车维德认为,朝鲜的军事能力过去被一再低估,这让西方非常懊恼。首先他们给朝鲜的核计划泼冷水。然后是弹道导弹,甚至是网络战。
专家们会说,朝鲜会测试一些东西,但是行不通,”哦,你知道,他们正在努力实现一些能力,但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车维德警告说,”朝鲜非常清楚自己的意图。””她想发展高超音速能力,就会开发高超音速能力。”
去年起朝鲜把发展高超音速武器列为国防力量发展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而且早就从俄罗斯和中国引进相关技术及物品。特别是俄罗斯的援助,因为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唯一同时拥有陆基型、海基型与空射型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分别为”先锋”(Avangard)助推滑翔导弹、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锆石”(Tsirkon)反舰巡航导弹与“匕首”(Kinzhal)弹道导弹。技术门类齐全,朝鲜肯定大有受益。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