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印太再平衡战略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

今年的1月20日,历史将会永远记录这一天。拜登(Joe Biden)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

熟面孔

美国准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听证会上说,中国无疑是美国最大挑战。(AFP)
美国准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听证会上说,中国无疑是美国最大挑战。(AFP)

他的就任,关系到美国的重建与再生,也影响到全球的战略平衡。尤其在印太地区,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要如何重建联盟,进行新的军事部署,使集权国家不能威胁并毁坏世界的民主自由体制和国际经济秩序,未来4年将是重要的分水岭。

拜登上台前,提名一些内阁成员,包括国务卿人选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内,不少人是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时代的熟面孔。让人有一种印象,难道奥巴马2011年宣示的”亚太再平衡”(rebalance to Asia)战略,又要重新启用?

我想不会。当年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虽是针对中国,但是敌我意识不强,美国压制中国之余,交往更多,而且没有把美中关系看成是自由与极权世界的斗争。中国对美国利益虽构成挑战,但还不到全面竞争的地步,如美国众议院去年9月调查报告所说的:中国已对美国构成意识形态、供应链、国家安全、技术、经济与能源,以及竞争力等六大挑战。

如今情况不同了。布林肯日前在参议院提名确认听证会上公开指出,在所有国家当中,中国无疑对美国构成最大的挑战。他相信,国会两党就对抗北京的政策建立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布林肯对中国的威胁已有重新认识,而且会履行朝野两党的共识。

拜登新提名的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曾是陆军四星上将,一生戎马在中东,对中国没有经验。他在参议院提名确认听证会上也公开指出,如果被确认出任防长,他将修补盟友关系,把战略重点放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并且承诺五角大楼将与国务院密切合作,面对共同的挑战。

印太再平衡

当被问到中国是不是美国头号战略竞争者时,奥斯汀说:美国的战略是根据威胁程度排序,今后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因为中国在上升。俄罗斯也是威胁,但她在下降。

当被问到美国如何在印太地区对中国的野心实施威慑时,奥斯汀表示,美国将重整盟友,对抗中国。这些盟友除了在印太,也包括世界其他地区。

换言之,当年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走过它应有的历史阶段,如今演变为”印太再平衡”战略,更切合当前需要。

它不仅是地理概念,说明中国的威胁从亚太扩及印太地区,更是美中大国竞争在性质上的重新界定,不再限于经贸或其他单一领域,而是向包括意识形态、人权在内的全方位领域扩散。双方竞争的空间也从传统的陆海空,伸向网络、太空等新型安全领域;竞争的方式从有形的冲突,添加更多灰色地带战争的色彩。这些竞争同步进行,互为因果,是历史上大国竞争从未有过的经验。

美国的下一步该怎么做?美国前亚太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1月12日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期刊网站投书,他以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运用”权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维持百年和平的经验,来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平衡中国威胁的借镜。

坎贝尔被拜登任命为白宫国家安全会议新设立的”印太事务协调官”(Indo-Pacific coordinator),将在新政府的印太政策上扮演重要角色。他的投书,可以说为今后美国的印太战略指明一个方向。

两项挑战

国防部长提名人奥斯汀(Lloyd Austin)在听证会上说,美国将把战略重点放在亚洲,特别是中国。(AP)
国防部长提名人奥斯汀(Lloyd Austin)在听证会上说,美国将把战略重点放在亚洲,特别是中国。(AP)

坎贝尔在文章中指出,今天美国的印太战略将从欧洲历史中得到3个教训:印太地区需要权力平衡、需要一个被各国公认的合法秩序,以及需要一个联盟来应对中国对前两项的挑战。如此可以确保印太地区的未来是平衡的、开放的,而非霸权的、封闭的。

多年来,印太地区国家在奉行主权平等、航行自由、跨国贸易,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下,走上繁荣与稳定。除此,美国对印太前沿地区部署军事力量的长期承诺,也有助于上述原则的推行。

然而,有两项挑战正在威胁印太地区的平衡与合法秩序。首先是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崛起,包括对一些国家的经济胁迫,在南海岛礁的军事化、威胁入侵台湾、与印度冲突,以及对香港民主和新疆人权的镇压,使得维系印太地区的许多原则都面临毁坏的风险。

第二个挑战更令人惊讶,因为它来自美国内部。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向日本和韩国等盟友施压,要求他们分摊军队费用,若有不从,美国将从该地区撤军。这严重破坏美国在印太地区保持平衡所需要的联盟,而且特朗普大多不出席印太地区的多边会谈,为中国改写地区平衡与合法秩序提供机会,以及他对民主和人权的支持漫不经心,使中共当局增强对香港和新疆的镇压。

坎贝尔在文章中说,当前印太地区的氛围就像一次大战前的欧洲:失去战略平衡、秩序面临瓦解,没有明显的联盟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美国新政府要维护印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就需要从3件事做起。

恢复平衡

首先是恢复平衡。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曾说:历史的教训表明,”没有防止侵略的物质保障,就没有安全的秩序。”如今中国的物质实力不仅破坏地区平衡,还助长北京对领土的冒险主义。如果不约束,中国的行为可能会终结印太地区的长期和平。

当前中国已经投资并发展防止美国介入印太地区所需要反介入和区域拒止(Anti Access/Area Denial)的能力,包括高超音速等先进武器。中国还增强远洋海军和两栖作战等远距投射能力,可以执行针对印度、日本、台湾、越南和其他国家的进攻任务。

为此,美国需要阻止中国的冒险主义,发展相对廉价和非对称战力来威慑中国,如投资远程常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无人驾驶舰载攻击机和水下航行器、导弹潜艇和高速打击武器等,而不需要过于依赖昂贵且脆弱的航空母舰。这样可以迫使中国重新评估采取冒险行动后所付出的代价。

另外,美国需要协助印太地区国家发展自己的非对称战力,以威慑中国的冒险行为。尽管美国应该在印太地区保持前沿存在,但需要与当地国家合作,分散兵力,降低被攻击的风险。坎贝尔所说的这些,美军正在执行,并带着危机意识,加速兵力的整建和转型。

恢复合法性

拜登总统新任命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Kurt Campbell)指出,印太地区需要权力平衡和一个被各国公认的合法秩序。(Wikimedia Commons)
拜登总统新任命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Kurt Campbell)指出,印太地区需要权力平衡和一个被各国公认的合法秩序。(Wikimedia Commons)

坎贝尔提出的第2件事是恢复合法性。历史证明,仅靠军事和物质平衡并不能维持新的地区秩序,坎贝尔再次引述基辛格的话说:任何国际体系的稳定最终都取决于”公认的合法性”,需要得到地区内大国的认同。

美国学者方艾文(Evan Feigenbaum)提出“两个亚洲”的概念:“经济亚洲”和 “安全亚洲”。中国的强制性经济政策和对领土的冒险主义,同时削弱这两个亚洲属性,而美国也没有巩固好这两个阵地。长此下去,印太地区国家将陷入中国的阴影,使得原本充满活力的地区可能分裂成几个势力范围,外部势力被拒之门外,区域内的争端靠武力解决,经济胁迫成为常态,美国的联盟被削弱,区域的合法性将荡然无存。今后,美国需要强化盟友,开始参与地区峰会、增强经济往来、恢复跨国合作,再次发挥维系地区平衡的核心作用。

锻造联盟

第3件事是锻造联盟: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只有等到现状被颠覆之后,才会感到联盟的重要。不过,坎贝尔所提的联盟形式不同以往。他认为,与其组成一个涵盖解决所有问题的大联盟,不如针对个别问题而成立不同属性的联盟,反而更能够解决问题。有的联盟可以侧重贸易、技术、供应链等问题,有的强调军事领域,如由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国所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等。

换言之,拜登政府今后有可能会根据个别议题的需求,在印太地区组成不同成员、规模不一、属性有别的多种联盟,来因应中国对印太地区权力平衡与合法秩序的挑战。坎贝尔指出,这是美国近代史上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可以说,美台关系应该是其中最敏感,也最触动北京的一条阵线。布林肯和奥斯汀在国会听证会上同声表明支持台湾,历年罕见。他们承诺要按照国会通过《台湾保证法》的授权行事,使军售常态化,提升台湾的自我防卫能力,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空间,希望看到台湾在世界各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也许是美国平衡中国最难下手的工作,但也可能是震慑中国最有力的工作。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