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 武汉封城的战略背景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首先,祝愿听众朋友们,新年好!

武汉封城

由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扩散,春节期间大家的心情可能都受到影响。1月23日上午宣布武汉封城,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回想17年前在广东爆发的「非典型肺炎」(SARS),都还没有严重到封城的地步。而且,突然封城,就接连涵盖湖北十几个城市。作法空前,形势严峻。

对于武汉的封城,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Gauden Galea)说:据他所知,「试图控制一座拥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从科学上而言是新的做法。这样的公共卫生措施,过去从来没有尝试过。所以现阶段,我们不能说封城是否会奏效。」

所谓封城,是指武汉所有的巴士、火车、地铁和船舶,全部停运,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离开城市。飞机航班也被暂停。公路虽未封堵,但有报导指出,一些地方设置路障,当地民众被告知不要离城。所幸,武汉迄今尚未实施军管。民众可以在市区内自由行动。

过年期间,我每天在网路上收看由武汉普通市民发出的视频,透过他们的镜头,初步了解武汉市民面对疫情的若干情况,并且听到一则消息,就是除了封城,采取强制隔离最严厉的地区是在农村。当局禁止村与村之间的往来,包括村以下的村小组(以前称生产队),来往之间的道路也设置路障。强制隔离的措施非常彻底。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封城?为什么湖北农村的强制隔离会做得如此彻底?当然,首先是考虑防控疫情扩散。除此之外,是否还有一些其他考虑呢?

九省通衢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清楚看到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对外四通八达,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不论水运、公路和铁路都是枢纽之地。如今,从全国高铁网的布局来看,武汉仍是重要枢纽,成为全国民众南来北往的重要中转地和集散地。如果武汉不稳,除了疫情扩散,更重要的是民心士气一旦失守,将影响全国的稳定。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武汉启动大批挖土机具赶建野战医疗站。图为实施整地工程。(视频截图/SKY NEWS)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武汉启动大批挖土机具赶建野战医疗站。图为实施整地工程。(视频截图/SKY NEWS)

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武汉的造反派和当地军队发生多起流血冲突。隔年毛泽东乘坐专列来到武汉,掌握状况。他对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说,武汉扼守长江,是京广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嘱咐他务必掌握好军队,稳定局势。换言之,武汉的文革冲突一旦失控,将危及全国。当时,全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冲突,毛泽东唯独看重武汉,显示武汉的特殊地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文木,最近发表一篇名为《湖北地区的地缘政治特点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全局意义》的文章,更能说明湖北和武汉在中国整体安全格局中所占有的地位。他认为,从隋朝起,中国的国防体系呈“工”字形,上边的一横代表长城,下边的一横代表长江。连接南北两线,位居中间的一竖,代表从北京到武汉的陆路,以及从北京到杭州的水路-大运河。长城是中国历代王朝国防的第一道安全防线,长江是第二道防线。随着时间的发展,武汉位于京广线的咽喉地带,在中国国防全局中具有核心支点的作用。

破局地带

远的不说。从中国近200年的历史来看。西方殖民列强很早就注意汉口的重要。185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当中,增辟的11个通商口岸中就包括汉口。从此,汉口成了西方列强在中国境内经营殖民地最下功夫的地区。

除此,美国海权理论创始人马汉(Alfred Mahan)。他对中国长江的地缘政治价值十分重视。马汉以研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著称。他认为,海洋是发展商业最有效的媒介,而长江对于中国具有同样的意义,谁拥有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可观的政治权威。他还说:「在长江流域丢下一颗种子,它会结出一百倍的果实,在其他地区也有三十倍的收获。」

张文木指出,在整个长江线路中,马汉特别强调“中部长江”的战略意义,它为西方列强提供一个从汉口,长驱直入到中国内陆1,000英里远的宜昌。马汉的海权理论1890年提出后,在英国、德国、日本等地广为流传,尤其他对“中部长江”战略地位的分析,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高度重视。不久,汉口成为英、德、日、俄、法等5国的租界,成为列强在中国境内的“国中之国”。

根据张文木的研究,不管从任何方位,或从任何政治利益的角度看,武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地位扮演破局地带的角色。所谓破局,是指武汉往往是中国历史上出现分裂或统一的关键。如清末曾国藩从武昌发兵,击溃太平天国的上游屏障,导致太平天国败亡,避免当时中国很可能出现南北分裂,隔江而治的局面。此前,洪秀全因攻克武昌,而在南京定都,之后又因为武昌失守而走上败亡。

全局意义

再来看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从武昌起义,由此引起全国性的政治变局,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1926年9月,北伐军从武昌破局,重新打开全国统一的形势。不论历史如何翻转,武昌一直扮演关键性角色。如今,武昌成为武汉市的一个市辖区,当地居民习惯地把武汉市长江以南的市区统称为武昌。

在抗日期间,蒋介石深知武汉对于全国政治的全局意义。为此在抗日战争中他所实施的“武汉会战”表现得最为坚决,由此带来巨大伤亡,日军也损失惨重。张文木说,为了保卫武汉,蒋介石不惜下令在花园口决堤,引黄河之水造成平汉铁路东侧区域洪水泛滥,阻止日军沿黄河西进。

历经4个月的会战,武汉最终弃守。张文木说,武汉在日本近卫首相眼中,是实现控制长江的“钥匙”。武汉失陷给当时的中国政局带来极大震动,日本控制长江为汪精卫伪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安全前提,使得中国再次出现政治裂变的格局。在军事上,因为日军占据武汉,得以在1944年4月,发动入侵中国以来,日军动员规模最大且最具攻势的豫湘桂战役,目的是打通从华北到华南以至到中南半岛的通道。

在此,我稍做一个补充说明。国民政府领导的抗日战争,共分初期、中期和后期等三个战役阶段,武汉会战是初期战役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从1938年7月至11月。它的最大意义,是争取4个月的时间,掩护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能够顺利向后方西南地区转进,为长期抗战预作准备,同时打破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结果日军惨胜,战争开始进入长期相持阶段。可以说,武汉会战在8年对日抗战中,以空间换取时间,最成功的一次会战。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武汉启动大批挖土机具赶建野战医疗站。图为实施整地工程。(视频截图/SKY NEWS)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武汉启动大批挖土机具赶建野战医疗站。图为实施整地工程。(视频截图/SKY NEWS)

文革缩影

到了国共内战期间。毛泽东看到武汉与南京互为命运的联动关系。因此,在淮海战役胜利后,毛泽东改变中国历史上由荆州和襄阳东进统一全国的经验,集中力量直接进入长江最脆弱的中间地带,就是从武汉至南京的这一段,一举突破国民党防线,为解放全中国打开了局面。

再来看文革初期。武汉发生严重的流血冲突事件。毛泽东亲赴武汉,表面上说是去长江游泳,实际上是察看全国的文革发展形势。武汉是连接大江南北的要冲之地,一向对全国形势有辐射作用。武汉的形势,可以说是全国文革的一个缩影。

根据中共党史记载,毛泽东1967年7月在武汉有过一次遇险经历。因为传出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要发动「兵变」,毛泽东仓促之间乘坐飞机离开武汉,飞往上海。请注意。这是195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因为安全起见,决定毛泽东今后出行不坐飞机,改坐火车专列之后,毛泽东首次破例乘坐飞机,也是他最后一次乘坐飞机。事发地就在武汉。说明武汉有变,可能辐射全国,迫使天不怕、地不怕的毛泽东,赶紧乘坐飞机离开武汉。事后证明,所谓「兵变」,是林彪和江青的刻意造谣。

稳定大局

不久,曾思玉接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毛泽东特别嘱咐他,掌握好军队,稳定大局。如今,武汉封城,再次说明这座城市对中国整体安全形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此非常时期,祝愿武汉疫情防控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