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今年二月底在越南河内举行第二次美朝首脑会谈。此前,外界对此会谈抱以期待,最后却以双方提前离开、未签署任何协议而破局。有些评论对后续的会谈表示悲观。我则有不同的看法。主观上,会谈结束后双方虽然各有说词,却没有恶言相向,并且期待今后能够相约再谈。客观上,朝鲜已经是初步具备核武的国家,美朝双方既然有意愿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以及建立新型的两国关系,就实在没有不接触、不会谈的道理。
根据各方信息,这次会谈的主要障碍,在于双方对「无核化」的定义差距甚大。美方希望朝鲜能够废弃所有的核设施,除了宁边的核设施,还包括被美国情报单位发现位于首都平壤郊区的一个秘密地点,称为”降仙”(Kangsun)的核设施,据信它是1处核燃料浓缩工厂。当美方提出这个秘密核工厂时,朝方大感意外,可见特朗普是有备而来。反观朝鲜,提出只要美国解除制裁,朝方将永久性拆除宁边的核设施。朝方认为,宁边是「核计划的心脏」,废弃这里就意味着放弃事实上的核武发展。但对美国来说,宁边只是朝鲜藏在核设施面纱下的一小部分而已。这种认知上的差距,今后还有赖于美朝双方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和做法来加以解决。
就当前而言,朝鲜的核武实力究竟如何?以及它的潜力和未来发展的趋向是什么?或许可以作为观察今后美朝会谈的一个变量和指针。目前,朝鲜已实施六次核试爆,每一次都有其特定目的。朝鲜2006年10月进行首次核试爆,距离苏联在1965年帮助朝鲜建立宁边核能研究所,并引进第一座核反应堆以来相隔41年。1980年,朝鲜在宁边建造第2座核反应堆,它的废燃料棒可以提取钸239原料,进而制造核武器又称钸原子弹,它的稳定性远不如铀235原料做出的铀原子弹。这是因为朝鲜缺乏足够的离心机难以提取浓缩铀所致。为了提取钸原料,朝鲜倾全国之力,用尽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电力。
到1986年,宁边核设施每年可生产7公斤武器级的钸原料。制造1枚钸原子弹需要5公斤钸原料,2年下来朝鲜就拥有制造近3枚核武器的钸原料。美国很快察觉到事态严重,1988年就对朝鲜可能发展核武提出警告。美国是利用卫星,从朝鲜核反应堆的尺寸、运行时间和放出的热能,估算出朝鲜提炼多少核原料,误差约2-3倍。所以美国侦察到”降仙”(Kangsun)这个神秘的核设施,并不让人意外。讲到这,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稍后继续为您讲述……。
好的。我们刚才谈到朝鲜2006年10月进行首次核试爆,目的是验证它的核爆原理。我曾经听一位核武专家说,每个国家的核武都是最高机密,即使有外国援助,到最后真正的制造和加工都是独门秘方,要经过实际试爆才能知道设计的原理是否正确。如这次核试验的设计威力约在四千吨TNT当量,结果它实际释放的能量不足一千吨TNT当量,效果不如预期,说明朝鲜提取的钸原料不纯,影响核燃料的正常反应。这次行动不算成功,但它终究完成首次核试爆的原理验证。
朝鲜第二次核试爆是在2009年5月,目的是核装置的改进测试,主要是增强首次核试爆的爆炸威力。从试爆地点的震波显示,这次核试所释放的能量比先前提高4倍。前2次试爆是在金正日时代完成的。金正恩上台后,他在短短1年2个月内,把核试爆向前推进一大步。2013年2月,朝鲜结束第3次核试爆后对外宣称,此次试验的是小型轻量级的原子弹。换言之,这是朝鲜首次尝试核弹小型化的验证。核弹头要小、要轻,才能装载在不同规格的弹道导弹上进行发射,理想的状态是核弹头的直径小于1米、重量低于500公斤。否则难以用于实战。目前外界还不清楚朝鲜核弹小型化的真实水平,透过这次试爆它至少要掌握核弹小型化装置与关键部件是否可靠。
另外,第3次核试爆的弹头首次使用浓缩铀。换言之,朝鲜应该拥有一定规模的离心机,才能提炼足够的浓缩铀制造新的核弹,由此朝鲜突破钸原子弹的限制,迈向效益更高的铀原子弹时代。2016年是朝鲜核试爆的高发期,1年之内进行2次核试爆,包括第4次和第5次。第4次核试爆是在2016年1月,目的是对氢弹助爆原理的验证。6年前,朝鲜《劳动新闻中文网》宣称,朝鲜科学家已经百分之百掌握氢弹的研制技术。当时外界半信半疑,直到2016年1月朝鲜宣布成功进行氢弹试验。当时西方研究机构测定这次试爆的TNT爆炸当量约1.2万吨,由于当量太小,故而怀疑这次试爆不是氢弹,或是一次失败的氢弹试验。各方消息,莫衷一是。朝鲜则是大张旗鼓表彰参与氢弹的研发和试验人员。
接着,朝鲜又在这年9月进行第5次核试爆,目的是对核弹的标准化进行验证。据美方数据显示,这次核试的爆炸威力约在2-3万吨TNT当量,达到一般核大国第1次核试验2万吨的起点标准线,说明朝鲜核武技术的发展逐步提高。这次试爆的特点在于核弹头的标准化和规格化。若能达到预期目标,意味朝鲜能制造不同规格的核弹头,既能用于试验,也能进行实战部署。朝鲜第6次核试爆是在2017年9月,也是氢弹试验,释放的能量超过前次的10倍,是历次核试爆中爆炸威力最大的一次。
这次试验惊动了美国,就在稍早的8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朝鲜从5月到7月连续试射火星-12型中程弹道导弹和火星-14型洲际弹道导弹,发出烈焰怒火,并警告朝鲜若危害到美国,朝鲜将会遭到「炮火和怒火」。没想到,9月朝鲜进行历次威力最大的氢弹试验,加上稍早的火星导弹试射,让人容易联想朝鲜似乎要展示具备攻击美国本土的核打击能力。虽然这与事实还有相当距离,但舆论造成的影响确实让人感到不安。讲到这,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稍后继续为您讲述……。
好的。我们刚才谈到朝鲜发展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与实战还有相当距离,是基于当导弹发射后再进入大气层时,核弹头对高温和振动的承受能力需要一系列的高端技术支撑才行,所承受的温度是摄氏7,000度,而目前朝鲜试射导弹的环境温度只到摄氏1,600度,这还不包括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料稳定性的问题。根据韩国的情报显示,金正恩2017年上半年的公开活动有51次,比去年同期减少31%,而且他还把活动更多选在凌晨时段,访问地方城市时也不坐专车,多数乘坐干部车,说明金正恩也怕美国的斩首行动,他并不是不要命的疯子。从金正恩2018年发表的新年贺词中可以看出,朝鲜发展核武是为了自保,同归于尽不过是一种壮胆的宣传。
美国对朝鲜大致有三套作战方案。行动代号5027方案(OPLAN 5027)是以因应朝鲜半岛全面战争为主,发生的概率极低;行动代号5015方案,是以有限、精准和特战的预防性打击为主,如果不能一次解决金正恩,将面对巨大的报复风险,因此也不容易实施;行动代号5029方案,是以应对朝鲜内部应急事件为主,包括可能的政变。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因此,今后美朝首脑会谈能有成果最好,没有成果也有其现实意义,至少可以感受到朝鲜的政局是否稳定。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亓乐义(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