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巨人醒了!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是全球瞩目的焦点。除此之外,大国之间在军事尖端科技领域的发展并未因为疫情而减缓。

测试成功

美国HTV-2”猎鹰”高超音速滑翔器曾进行两次飞行试验,都在发射约9分钟后失去信号而失败。(示意图,视频截图)
美国HTV-2”猎鹰”高超音速滑翔器曾进行两次飞行试验,都在发射约9分钟后失去信号而失败。(示意图,视频截图)

根据《美国国防部官网》报导,3月19日晚间美方在夏威夷考艾岛(Kauai)的太平洋导弹靶场,成功测试一枚高超音速滑翔器的飞行试验,并且提供发射影片。报导说,这是美国海军和陆军联合发射的一种「通用型高超音速滑翔器」(common hypersonic glide body,C-HGB)。这次试验是美国国防部以2020年代的初期到中期为目标,开始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报导还说,高超音速武器能够以超过5倍音速(5马赫)的速度飞行,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并在不同的高度运行。这为作战人员提供了在几分钟内打击数百英里甚至数千英里之外,具有高价值目标的能力,而交付高超音速武器已经列为美国国防部最高的研发工程项目之一。

相较于俄罗斯和中国,美国部署高超音速武器虽然晚了几年。但是从这次试验的成果来看,美国这个巨人已经觉醒,并且以更大的决心,建立一套崭新的导弹攻防体系。

美国国防部的这篇报导虽然不长,却披露几项重要消息,或许可以从中看出,今后一段时间美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基本思路和动向。

猎鹰计划

2019年底,俄罗斯”先锋”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正式列装部队。图为”先锋”展示图。(Getty Images)
2019年底,俄罗斯”先锋”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正式列装部队。图为”先锋”展示图。(Getty Images)

首先,这次美国测试的高超音速滑翔器,属于助推-滑翔飞行器。其原理是利用小型运载火箭作为助推器,把滑翔器送到大约100公里高空的临近空间,然后助推器与滑翔器分离,滑翔器在临近空间和大气层之间,以”打水漂”的方式反复高速飞行,最后进入大气层来攻击目标。技术成熟后,滑翔器改装为弹头,以不规则的飞行弹道和超过5马赫的速度攻击目标,对目前全球的导弹防御系统,构成极大的挑战。

这种助推-滑翔技术,美国从2002年开始推动,称为「猎鹰计划」,由高超音速技术载具(HTV)为代表。「猎鹰计画」(FALCON)的全名,是指「兵力运用与从美国本土发射」(Force Application and Launch from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是美国「全球即时打击计划」(the Prompt Global Strike program)的一部分。顾名思义,美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目的,就是要在一、二个小时之内,能够以常规武器打击地球上的任何地方。

据报导,HTV-2”猎鹰”高超音速滑翔器2010年4月和2011年8月,共进行两次飞行试验,都在发射约9分钟后失去信号而失败。此后,就没有后续的测试消息,「猎鹰计画」宣告停摆。

前沿部署

中国2019年国庆阅兵首次展示东风-17中近程导弹,号称是全球第一款列装部队并可用于实战的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视频截图)
中国2019年国庆阅兵首次展示东风-17中近程导弹,号称是全球第一款列装部队并可用于实战的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视频截图)

事隔多年,美国在这次的飞行试验中取得成功,说明美国并未放弃发展助推-滑翔的高超音速武器,而改采海军和陆军联合发展的通用型载具,并且在2017年10月成功进行过一次飞行试验。美国海军战略系统计划主任沃尔夫(Johnny Wolfe)说:这次飞行试验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增加系统测试的难度,成功认证这次设计。现在准备进入下一阶段的试验,使系统产生高超音速的打击能力。美国国防部规划,开始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时间是在2020年代的初期到中期之间。

不过,美国在这次飞行试验中,还有一些关键数据没有公开。比如:这次试验的飞行速度有几马赫?飞行多久时间?飞行距离有多远?

高超音速武器的的最低门坎是5马赫。换算一下,每小时飞行6,125公里。如果是10马赫,每小时飞行12,250公里。以前,美国测试”猎鹰”高超音速滑翔器,以10马赫为目标,结果飞行9分钟后失败,飞行不足2,000公里。

假设以10马赫为目标的技术难点尚未克服,美国又亟需部署高超音速武器,一个变通的作法,就是调低它的飞行速度,飞行时间超过10分钟,飞行距离约在3,000公里,这对目前美国的技术要求来说,完全可以做到。这种高超音速武器虽然不能从美国本土发射,在一、二个小时之内打击全球,却可以部署在海外的前沿地带,对中国和俄罗斯构成威慑和打击的作用,应该是游刃有余。

尽快列装

除此,美国也在发展另外一型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它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不需要火箭助推,本身具有超强推力,能有6-20马赫的速度。比如,美国曾展示的”X-51A”乘波者号,它以B-52轰炸机的机翼为起飞平台,多次试验都未达持续300秒、6马赫的飞行目标,说明要克服的技术难点依然存在。

根据以上种种。大致可以看出,为了尽快形成战力,美国改变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策略,以发展海陆两用的通用型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为主,以节约成本,并且以足够好的性能,而不是最先进的性能,使高超音速武器能够在未来几年内尽快列装部队。

美国之所以如此紧迫,是看到2017年12月,俄罗斯米格-31战机所搭载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已经投入战备值班;2019年底,俄罗斯”先锋”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也正式列装部队。另外,中国201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首次展示东风-17中近程导弹,号称是全球第一款列装部队并可用于实战的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美国的研制时间起步最早,至今却没有任何一款高超音速武器正式服役,明显落后于俄罗斯和中国。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海腾(John Hyten),今年1月在美国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演讲时说:10年前,美国在高超音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当时有两项计画,两种原型机,就是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推动的HTV-1和HTV-2。它们的表现不是很好,结果失败了。美方对失败过程进行多年研究,最后取消「猎鹰计划」。海腾认为,这不是加快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作法。由于停止计画,如今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生产进度。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预算的问题。海腾还加上一个体制上的原因,就是美国人在推动项目之前,总是努力研究以求完美,至少要做好80%的研究,才会动手去做,导致时间拖长。海腾说,这太疯狂了。他认为,只要有50%的把握就足够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探索,几年内就会知道答案。

攻防一体

据报导,今年2月,美国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向国会提议,2021财年拨款32亿美元研发高超音速武器。这笔拨款提案比2020年多出4.59亿美元。说明美国已经警觉到事态严重,力求在最短时间平衡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差距。

根据俄罗斯《祖国武库》(Arsenal of the Fatherland)杂志主编穆拉霍夫斯基(Viktor Murakhovsky)的观察,到2025年美国可能开发出2-3种定型的高超音速武器,能够批量生产,可供战役战术使用,以常规导弹为主,射程在1,000-3,000公里之间,主要是助推-滑翔导弹。换言之,今后几年美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以靠近俄罗斯和中国的前沿地带进行部署为主要考虑。

导弹要达到真正的威慑力,必须是攻防一体。高超音速武器是攻击性武器,它还需要防御性措施才能克敌制胜,而防御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能够「看到」敌方高超音速武器的来袭,做好战略预警。问题是,如何「看到」呢?陆基型的雷达虽然可以,但它无法全面覆盖侦察范围,而必须仰赖在太空的侦察和预警卫星。

海腾说,美国在地球同步轨道上(GSO,距离地球的高度约35,786km)的卫星能力非常强。但是,高超音速武器的信号特征非常模糊,必须要下降高度,来到近地轨道(LEO,距离地球的高度一般在2,000公里以下)和中地球轨道(MEO,距离地球的高度约在2,000-35,786公里之间)才能看到。因此,在这两个轨道部署更多的侦察卫星,是今后美国发展的重点。

2019年7月1日,美国国防部太空发展局公布一项有关建立美国下一代太空体系架构的基本设想,将在不同轨道部署由数百颗多功能小卫星所组成的卫星网,来应对新的太空威胁。换言之,美国建立新一代的导弹攻防体系正在加紧进行。

三国对话?

正当外界感叹美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已经落后于中国时,中国的导弹技术专家杨承军却有不同看法。他说:「美国的高超音速技术总体上是世界最先进的,只是还没有用于导弹战斗部这个领域。」当她一旦投入,很快就可以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所以「不可盲目夜郎自大。」

目前美国准备与俄罗斯讨论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提出军控的内容应该涵盖更多新的武器系统,包括高超音速武器,并且呼吁中国能够加入。中方声称,对军控谈判不感兴趣,但不排斥进行战略安全对话。我们期待美、俄、中三国能够率先示范,达成一个新的全球军控机制,造福人类。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