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战略突围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

今天来谈中国最近出现一个新的战略动向。3月24日至30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接连7天访问中东6国(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阿曼),创下中国外长一次访问最多中东国家的纪录,并且和美国的死对头伊朗签署了《中伊全面合作计划》。

中东之行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代理所长马斯洛夫(Aleksey Maslov)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中伊合作计划是中国加强中东政策的第一个信号,合作内容广泛而全面。以往中东对中国的作用不大,双方关系以贸易为主而非政治。如今”中国正在逐步加强中东方向新的全球政策,而且变得越来越具有积极性和进攻性。”

据多家外电报导,《中伊全面合作计划》长达25年,中国将在这段期间向伊朗投资4,000亿美元,以换取稳定的石油供应和战略合作。中国外交部则称,该计划是一项长远合作的前景和路径,”不包括量化的具体合同或指标,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前一句是真话,4,000亿美元应该是形式大于内容,所以不设指标;后一句是外交辞令,不足为信。

因为伊朗作出表态。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4月4日以醒目标题指出,”《伊中全面合作计划》是对美国的重要警告”,要让美国知道国际关系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将使美国不能再以单边政策干涉他国事务。

事实上,中国外长王毅返国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中东之行已有总结。其意义更多是政治上和战略上的考虑,包括和中东6国提出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5点倡议,并且向国际社会传递3项信息,内容都和排除外部施压干扰、摆脱大国地缘争夺有关,句句指向美国。王毅说,与6国达成共同探索各自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也是针对美国的民主制度。

王毅的中东之行引起俄罗斯战略学界的高度关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专家帕霍莫娃(Maria Pahomova)表示,王毅此行一方面要确保”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和中国出口商品的安全,另一面提出安全倡议,一口气访问中东地区3个主要权力中心-伊朗、土耳其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出访的背景是在中美两国对抗不断加剧,以及北京为确保”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发展而展开。

根据俄罗斯政治学者米尔扎杨(Gevorg Mirzayan)的观察,北京曾自认能够度过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施压,并且不想再刺激华盛顿。没想到,拜登(Joseph Biden)政府上台,制裁未减,压力更大,使得北京转向中东,和伊朗签署全面合作计划。

战略突围

2011年利比亚撤侨行动,中国空军派4架伊尔-76运输机从乌鲁木齐起飞紧急救援。(视频截图)
2011年利比亚撤侨行动,中国空军派4架伊尔-76运输机从乌鲁木齐起飞紧急救援。(视频截图)

可以说,中国强化与中东国家关系,出于”战略突围”的需要,既能开辟第二战场扩展影响力,又能转移目标减缓美国对中国前沿地区围堵的压力。北京联合美国的死对头伊朗,对美国施行战略制衡的力道和敏感度,都远超过联合其他国家。当然这种战略转移,也可能带来美国更多制裁和对抗风险。但是就大国战略制衡的角度看,除了中东,北京没有太多选择;不是伊朗,美国也不觉得太有压力。

只要美国不撤离中东,不放弃中东利益。中国的战略转向就有现实意义。甚至有可能迫使美国再次投向中东。

中国强化中东政策,是近年来最重大的一次战略转向。看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势力扩张的前奏。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德刚对《澎湃新闻》说:中伊两国达成全面合作计划是从全球视角做出的战略抉择,是针对美国和西方国家而作出的反应。未来根据需要,不排除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也签订类似的中长期合作协议。

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向。从长远看,“一带一路”仍将扮演中国和中东国家提升合作并注入新动力的主要平台,而军事实力必将为维护海外利益提供必要的战略支撑。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行动,已经说明没有海外基地的严重后果。

2011年利比亚发生动乱,75家中国企业受到波及,损失近200亿美元。当时的撤侨行动,主要是靠民航包机和租用邮轮和商船方式,及时撤出35,860名中国公民。当时中国首次动用军事力量参与撤侨,空军派出4架伊尔-76运输机从乌鲁木齐起飞,连续飞行12架次,单机总航程29,397公里,最后撤出1,942人,占总数5%。海军派出1艘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护卫舰赶往救援,主要为商船提供护航,并未搭载撤离人员。

柔性军事存在

这次撤侨行动显示一个大问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基地,中国的战略预警能力、对外的兵力投射能力,以及支持保障能力都大大受限,效益不彰,而且缓不济急。

目前中国在中东地区虽有军事部署,但都属于”柔性军事存在”,没有过硬的军事设施和储备,不足以执行中强度以上的军事行动。请注意,中国眼中的中东地区,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涵盖西亚、北非和东非的“大中东地区”,所谓的”柔性军事存在”主要表现在3个层面。

一、到亚丁湾的护航编队。从2008年底到今年4月,中国海军共派出第37批护航编队,前后执行1,374次护航任务。西方媒体形容,这是郑和下西洋600多年后中国海军首次到达西印度洋。但就任务性质而言,护航编队是出于地缘经济利益需要,而实施的临时性军事部署,而且沿途需要停靠友邦国家进行补给休整。

二、在中东的后勤补给基地。孙德刚说,这些基地大多是临时的海军停靠站,从东非的吉布提港、濒临红海的苏丹港、沙特的吉达港、阿曼的萨拉拉港,以及印度洋中西部的塞舌尔马埃岛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是中国2017年7月设立的第1个海外基地。

最初中国避免用”基地”这个词,称它为”后勤保障设施”,因为它的规模和功能并未按军事基地的标准设立。但是它的位置重要,面对曼德海峡,往北连接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往东通往亚丁湾,连接阿拉伯海与印度洋,控制世界最重要的石油运输航线。这是中国首次有机会影响世界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

三、在中东的维和部队。中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主要集中在海湾地区和苏丹与南苏丹,也是中国维和部队比较集中的地区。但其性质仍属于”柔性军事存在”。

海外基地

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是中国2017年7月设立的第1个海外基地,目前正在增建码头。(AFP)
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是中国2017年7月设立的第1个海外基地,目前正在增建码头。(AFP)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海洋法专家薛桂芳指出,中国在中东地区与友邦国家通过合作建设港口和周转设施,可以扩大海上行动范围,增强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但是这类的商港不能满足军火储备、大型船舰维修及重要装备器件更新的需求,难以对军事行动提供安全保障,一旦发生武装冲突,自我防卫能力也不够。随着中国在海外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扩大,这类的商港无法满足长期而有效的后勤保障支持。

有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海外投资金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海外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加上中国外向型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需要依靠更多的海外自然资源与市场,没有过硬的军事力量在背后撑腰,海外利益将处于脆弱状态。因此,中国在大中东地区的”柔性军事存在”势必有所调整,转型为”刚性军事存在”。

薛桂芳指出,中国设立海外基地可以发挥硬实力,同时也能产生软实力的作用,从单纯的军事目的,扩大到政治宣示、社会治理、侨民保护、信息搜集和科学研究,发挥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功能。印度就是明显例子,先发展经济,再逐步增强对印度洋的军事投送能力,通过建立海外空军、海军基地以及沿海雷达监听站等方式,取得海外战略支点,将其势力渗透到域内所有战略要地,达到维护海外利益的目的。

基地转型

中国海军到亚丁湾的护航编队基本属于柔性军事存在。(中国海军)
中国海军到亚丁湾的护航编队基本属于柔性军事存在。(中国海军)

对于中国,也同样如此。薛桂芳说,建立海外基地不仅是提升中国向海外发展的主要依托,也是发挥军事软实力的重要工具,更是保护海外利益的战略支点和辐射点。事实上,中国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根据卫星图像显示,2019年底,中国在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兴建1个340米长的码头,可容纳中型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或其他大型船舰。如果需要可以容纳4艘核攻击潜艇。2020年3月,卫星图像显示中国的挖掘机正在加紧施工,填海造陆,看来是要增建码头,增强基地设施。这个动作很可能是中国扩建海外基地,发展”刚性军事存在”,发挥军事软硬实力的开始。

西方一些观察家认为,中国有意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主要是基于经济层面。这种判断恐怕不符实情。又说在外交和军事上,中国的作用非常有限,不会影响美国的地位。目前来看是事实,长远看未必然也。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