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来谈一下台海议题。
武统降温
几天前的5月4日,中国空军少将、原国防大学教授乔良,在美国卡特中心(The Carter Center)中国项目的一个网路平台-《中美印象》(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网,发表一篇〈台湾问题攸关国运不可轻率急进〉的评论文章。这是最近一段时间,北京一些军方人士高喊以武力统一台湾(武统)以来,内容深刻、视角宽广,又具有启发性的一篇文章,引起各界的关注。
文章发表当天。有国际友人问我,怎么看这篇文章?是否意味北京当局要对武统声浪降温,或向美国表达目前没有片面改变台海局势的动机,避免美方误判。因为,卡特中心由美国前总统卡特(James Carter)1982年创立,主要目的是深化美中关系,而《中美印象》网以促进美中两国互信与合作,缓解两国紧张关系为宗旨。在这个背景下,乔良的这篇文章就更具有探讨的必要。
由于信息有限,目前无法判断这篇文章的用意。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中美印象》网的主要成员,大多来自中国的智库和学界,他们应该是希望看到一篇有分量,出自解放军将领的文章,来说明当前军方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看法,免得让那些每天喊打喊杀的激进言论,左右舆论的走向。
1999年2月,中国空军的两名大校乔良和王湘穗,合写一本军事理论著作《超限战》,广受西方军事理论界的重视,红极一时。此后,我在北京的一场研讨会上,巧遇乔良,向他请教后才知道,他们写这本书的动机,起源于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当时两岸剑拔弩张,美国两支航母特混编队赶来台海,对解放军带来极大压力。之后,他俩决定合作写书,针对全球化时代的战争与战法做出一些想定。
超限战
所谓《超限战》。简单说,就是超越一切界线和限度的战争。这种战争意味着手段无所不备,除了军事手段,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重手段;信息无所不至;战场无所不在。一切武器和技术都可以任意迭加,导致战争与非战争之间、军事与非军事之间的界线被打破。战胜的关键,取决于超越限制的组合。因此,战争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许多作战原则要被修改,甚至战争法也要重新修订。
乔良说:曾经无往不利的军事手段,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民族、宗教等问题面前,往往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战争需要从全局把握,要从表象看到本质。
时隔21年,乔良这篇〈台湾问题攸关国运不可轻率急进〉的评论文章,从思路脉络上看,一以贯之,也更接近现代战争的实际情况,包括对台作战。
军事战略的分析主要有3个面向:时间、空间和力量,以及这3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乔良的文章,亦能以此视之。
一、在时间方面。乔良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千年复兴,机遇难得」的历史阶段。台湾问题并非民族复兴的全部内容,甚至连主要内容都谈不上。复兴大业的主要内涵是十四亿人民的幸福生活,收复台湾难道就可以满足这一伟大目标吗?显然不是。因此,对中国人来说,没有比实现民族复兴更大的事业!
所有作为都必须为了完成此一大业而让路,包括解决台湾问题。
疫情期间,美国自顾不暇,军力收缩,看起来的确是武力统一台湾的时机。乔良认为,除非美国因为疫情而倒地不起,否则,这种时机仅仅是一个「战术窗口」,还不足以解决中国今后将要面临的「战略困境」。因此,收复台湾,并非当务之急。选择时机,必须通观全局。
美国因素
二、在力量方面。武统台湾主要受制于「美国因素」,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军人出身的乔良,是从世界金融的角度而非军事层面,来看美国强大的另一面。他说:当中国的经济和人民币还未摆脱美元约束的情况下,中国的任何决策,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军事的,都不能不考虑这个首要的外部压力。
乔良曾多次指出,不管北京如何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但本质上仍是中美问题。」如果没有美国介入,”台独”只是一个伪命题;有了美国在背后撑腰,”台独”就成了真问题。因此,「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解决台独势力,而在于要先解决中美实力对比。」换言之,在中美两国实力对比未见胜负之前,台湾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硬着头皮干,也只能煮成一锅没有熟透的饭,反而使中国背上沉重包袱。
对于美国是否会直接以武力介入台海冲突?乔良判断,应该不会直接介入,但是肯定会间接干预。按美军设想,一旦台海发生战争,美军应该不是直接对中国开战,而是联合西方国家封锁并制裁中国,特别是用美军的海空优势,掐断中国海上生命线,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停顿,同时通过纽约和伦敦两大金融中心,掐断中国的资本链。他说:眼下美国虽遭疫情冲击,实力大减,但是倾其全力用以上手段对付中国,还是可以做到的。
离岸控制
乔良的以上说法,有其根据。美国战略学界曾提出一个针对中国的「离岸控制」(Offshore Control)战略。其着眼点是,中国83%的进口石油,是在美国控制的海域下通过,包括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另外,中国通往海外的39条贸易航线中,有21条航线通过南沙群岛海域,占外贸运输总量的60%,也是在美国基地的眼皮底下通过。因此,美国只要掐断中国海上生命线,就能重创中国的经济动脉,迫使中国屈服。
为了减缓「美国因素」的外部压力,乔良指出,除了军事准备,中国需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改变中国对美国的实力对比,才能真正解决台湾问题。这需要时间,即使「等到猴年马月也得等。」
香港《紫荆》杂志今年5月,刊登一篇乔良的文章,内容提到今年3月美国正式生效的《台北法案》,将对中国产生何种影响。乔良认为,这是美国对中国设下的圈套,其用意并非要把中国逼上武统台湾的死角,而是美国政府和国会遇到国内的发展困境,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找上中国,藉此制造话题,分散中国的精力,一方面为自己获得喘息机会,另一面为中国的复兴之路制造障碍。为此,中国「不应该跟着美国的节奏跳舞。」否则,正中下怀。
武统代价
乔良说:《台北法案》就是美国给中国挖的最新的一个「坑」,只要不跳进去,就能抵销它的影响力。今后,中国应该改变思路,由中国来出题,让美国来答卷,而不是任由美国来主导议题。
三、在空间方面。台海一旦开战,台湾的资金外流、企业关门、人员失业,中国将要注入多少资金去重振台湾经济?投入多少人力去管理台湾社会?面对2,000多万敌视中国大陆的人口,要用什么方式治理?乔良说:「难道一直军管下去不成?」这是多大的代价和成本?难道不会拖累甚至拖垮中国的复兴?在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应该是轻装前进,而不是面对来自内外的双重压力。只要中国完成复兴大业,解决台湾问题岂不易如反掌。
乔良在《紫荆》杂志上指出,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以传统思维看待领土,是一种「小农眷恋土地的情感意识」。殊不知,当今世界,经济主权、金融主权、网络主权、资源主权、粮食主权、投资主权、生物主权、文化主权、话语主权等,都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有时维护这些主权比领土主权更为紧迫,更能决定生死存亡。
非战争军事行动
乔良说:遏制“台独”,除了战争选项,还有很多灰色地带,比如采取一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方式,既不开战,又可以适度动用武力来阻遏“台独”。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2020年1月美国对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Qasem Soleimani)进行斩首行动。这些都是动武,但是美国有对中国和伊朗开战吗?没有!在这方面,中国应该虚心地向美国学习。
以上是中国空军少将,也是当前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乔良,对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看法。这是他的个人之见,还是中共决策层已有的共识?目前不得而知。也许,一、二年内就能看出一个大致趋向。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