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来谈一个重要的战争形态:”混合战”。
超限战
混合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主流,它打破传统战争的界线,游走于战争与非战争之间;手段从常规到非常规;除了军事行动,它融合更多的政治、外交、经济、网络、心理、宣传等多重手段,试图以最小代价,达到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台海安全是眼下最明显的例子。
5月19日,日本退役将领,曾担任陆上幕僚监部装备部长的渡部悦和,接受《日经business》新闻网专访时说:中国正以”超限战”谋求统一台湾。这是一种混合战,不以强攻与台湾正面交锋,而采取军事和非军事等混合手段威逼台湾屈服。
他提出中国对台攻略的8种想定。一、影响台湾选举,建立亲中政权,美国就没有理由介入。二、网络攻击造成社会混乱,削弱人民对民进党政府的支持,实现政党轮替。三、以特工暗杀引发台湾内乱,瓦解民心士气。四、侵占台湾外岛如东沙岛、太平岛等,迫使台湾谈判。五、对台湾实施海空封锁。六、发动空降快速突袭总统府,联合特工夺取政权。七、以弹道导弹发动攻击,瘫痪台湾。八、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夺取台湾。
以上是中国利用混合战试图统一台湾的缩影,还有很多手段如强制性经济措施、针对性的军事演训与威慑,以及用切香肠战术压缩台湾国际与防卫空间等等。从大国竞争的角度看,中国运用混合战已对美国构成意识形态、供应链、国家安全、技术、经济与能源,以及竞争力等六大挑战。
在拜登(Joseph Biden)总统眼中,中国发动的混合战还朝向控制全球共同市场或关键地区,并且成为世界唯一有潜力结合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持续挑战稳定和开放的国际社会的竞争者。他还说:世界已经走到一个新的拐点,今后的世界将是独裁与民主之争。拜登不是危言耸听。习近平曾多次提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灰色地带冲突

可以毫不质疑地说,中国是混合战的最大受益者,而这些都是不费一兵一卒、一枪一弹,透过非军事手段达成。其威力远超过冷战时期的美苏博弈。
2019年9月,美国副国家情报总监吉布森(Karen Gibson)在国防新闻发布会公开呼吁,混合战-也可称为灰色地带冲突(grey zone conflict)或低强度冲突-是一个现实,美国军方必须做好应对和威慑混合战的准备。这位女将军说:混合战是在不使用强大武力的情况下实现战略目标,它是一种无定形战略(amorphous strategy),包括信息作战、部队调动、发送假信息、网络攻击或所有这些的组合,也使用武力,就像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做法。
混合战有多种形式。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军事化,以及破坏太平洋地区的联盟,都包括在内。
从历史的实践看,混合战不是新鲜事。纳粹德国在二战前就使用混合战。吉布森特别提到,2,500多年前,中国兵法家孙子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者,诡道也”。都是混合战的经典名言。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还说:用兵的原则是”上兵伐谋(谋略),其次伐交(外交),其次伐兵(临敌对阵),其下攻城(攻坚城池)。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由此看出,孙子把军事手段视为最次的选择,谋略第一、外交第二,后面还可以延伸一些非军事手段,以较低伤亡和成本达成战略目标。混合战的战略精髓即在于此。
所谓”兵者,诡道也”,就是兵不厌诈。一旦用兵,孙子列出12项原则,强调隐藏意图和实力,遇强敌则退、遇敌乱则取,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决不正面迎敌,强攻强取,像流水一样,绕过险阻,顺势而下。混合战的战术指导也在于此。
但是人类的战争往往反向而行。以大规模杀伤为常态,以几次大战役决定一国的兴衰。外交、经济等非军事手段不过是辅助工具。直到信息化时代来临,混合战逐渐从战争配角走上历史的舞台中心。
如今的混合战有何不同呢?吉布森说,它以前所未有的能力,以更大的数据、速度、广度、深度和精确度,把信息作为战争的一个要素,因为全球信息技术(IT)系统使人模拟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联网和自动化,并且允许更精确地传输信息。此一发展使对手能够发布大量信息,精确传给他的受众。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和物联网的成熟,混合战带来的机会和风险都会增加。
吉布森指出,混合战对那些想要挑战美国的国家或团体很有吸引力。当她们看到美国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的作战方式,就知道不能与美国抗衡,而需要改变策略,以低风险和低成本的混合战,混淆美国对敌人发动灰色地带冲突的判断。混合战已经成为美国面对的世纪挑战。
车臣战争

其实,美国对混合战的警觉始于本世纪初。2002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少校聂梅(William Nemeth)在美国海军研究院提交他的硕士论文,题目为《未来战争与车臣:混合战的一个案例》(Future war and Chechnya : a case for hybrid warfare)。他关注俄罗斯与车臣进行的两次实力悬殊的战争中,为何败的灰头土脸?以此作为美国的借镜。
他的结论是,车臣人灵活运用混合战。战略上虽未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或认可,战术上则可圈可点,尤其在心理作战和信息作战方面,车臣人的手法比俄军更为出色。
在心理作战方面,车臣人使用诡计,装扮成俄罗斯士兵、红十字会成员或其他非政府组织,混入俄罗斯的阵地,俄军防不胜防。车臣人甚至宣称拥有几枚核弹头,并且把1个医疗用的放射性装置放到莫斯科的1个公园,造成莫斯科民众极大恐慌。俄罗斯政府不相信车臣人有此能力,但是始终挥不去随时可能面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的阴影。
车臣人的通信设备有限,但他们善于利用无线电,用俄语模仿俄军指挥官的声音,发送假指令让俄军相互残杀。自己却用母语通讯,俄军即使截获也听不懂。车臣人还使用带有中继器的手持式收音机、移动电视发射机和短波无线电,指挥战士进行非对称作战,同时向车臣及其周围的俄罗斯平民和军队发送假信息,以宣传攻势,动摇对方民心士气。车臣人的信息作战能力简单而高效,俄军吃尽苦头。
中东战场

除了研究车臣战争。200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将马蒂斯(James Mattis,2017年成为国防部长)和退役陆战队中校霍夫曼(Frank Hoffman),在《美国海军学会月刊》(Proceedings)共同发表一篇名为《未来作战:混合战的兴起》(Future Warfare: The Rise of Hybrid Wars)的文章,反省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经验,指出敌人已经不按照美军的规则作战,而以恐怖攻击和超限战等非常规手段,削弱美国的决心,成为美国未来最难缠的对手。直到今天,美国尚未克服混合战带来的挑战。
经过车臣战争的教训,俄罗斯改弦更张,2014年乌克兰危机发生期间,运用混合战收效显著。当时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公开宣称:”使用非军事手段实现政治和战略目标,被证明远比使用武力更加有效。包括使用非对称手段,派遣特种部队渗透,利用敌国内部分歧,以及广用宣传工具等。”
除此,2018年普京(Vladimir Putin)总统批准成立国防部军事政治管理总局,强化信息战、心理战和舆论战,成为俄军改革的重点,使得俄军信息战部队在中东战场和乌克兰东部冲突地区起到重要作用。
和平演变
1999年中国两名空军大校共同写了一本《超限战》,被外界视为中国发动混合战的代表作。作者之一王湘穗,目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他认为,混合战是当前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工具,美国虽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却无法赢得反恐战争,完全控制局面。但从大国博弈的角度看,真正运用混合战最好的国家还是美国,以隐蔽手法、外交、心理、科技、情报乃至压低油价等非军事手段,搞垮军力强大的苏联。
同样的,北京也很担心美国用类似手法搞垮中国,为此提出”和平演变”一说。王湘穗指出,目前美国的战略决策者对混合战有高度认识,中美贸易战有可能发展成为混合战。中国要以总体安全观应对,奉行毛泽东提出”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指导原则,以体系对体系,以混合战对混合战,因应美国的挑战。
习近平多次强调,战争指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在敌人期待的时间和地点,不采用敌人预想的方法和样式与敌人作战。下一步如何进行?也许可以从今后一段时间中美大国竞争中看出一些眉目。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