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什叶派新月地带”撼动中东地缘格局

0:00 / 0:00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长久以来,中东一直是国际的热点地区,战祸不断,动荡不安。6月13日,2艘油轮在阿曼湾遇袭,中东情势再度紧绷。根据美国掌握的情报显示,这次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伊朗。伊朗矢口否认,并做出相应的军事部署。为确保美方军事人员在中东地区的安全,美军开始增派兵力前往该区,双方是否因此而开战?吸引全球目光。

上周有网友说,美伊开战进入倒数计时阶段。我认为,目前美国和伊朗交恶还没有走到这个份上,双方引发军事冲突的概率非常低。当时我用12个字来形容中东当前的局势:“伊朗坐大、沙特紧张、美国平衡”。

所谓“伊朗坐大、沙特紧张”,是指中东局势逐渐进入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Shiites)势力与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Sunnism)势力,在回教世界形成两强抗衡的局面,尤其伊朗势力逐渐坐大,什叶派在中东地区打造的新月地带隐然成形,沙特如芒在背,极尽可能遏止什叶派新月地带的形成与扩张,双方你来我往,而背后是美俄两国在中东的大国博弈。沙特和伊朗的抗衡,加上美俄的大国博弈,域内和域外国家相互结盟,故而在中东形成冷战与热战交织的拉锯局面。

换言之,当今世界已经没有一股势力或单一国家可以主导中东局势的发展。因此,我说美国在中东扮演平衡的角色,以外交和军事手段双管齐下,保持区域平衡,使中东局面不致失控,进而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目前俄罗斯虽然没有明显动作,她的意图也不出这个范围。我们可以从最近几天美国和伊朗的表态,看出一个大致的趋势。

6月17日,美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宣布向中东地区增派约1,000名美军,以应对该地区来自海陆空的威胁。声明指出,“美国不寻求与伊朗发生冲突。”增派兵力将用于防御目的,在于确保中东地区美方军事人员的安全,并保护美国利益。同时,美国将继续密切关注局势发展,根据需要而调整兵力。对于阿曼湾的袭击事件,美国国防部稍早表明,美国正在努力就如何应对阿曼湾事件达成国际共识。

17日当天,伊朗做出回应并宣称,伊朗将不再履行2015年伊朗核协议中对浓缩铀和重水储量的限制。根据协议,伊朗在协议生效15年内最多可保留300公斤浓缩铀,以及最多可保存130吨重水。预料,75天内伊朗将打破这些限制。分析人士认为,在美伊关系紧张时刻,伊朗会做出如此举动,目的是为了增加与美国博弈的筹码。6月18日,伊朗总统罗哈尼(Hassan Rouhani)透过国营电视直播的演说中说:“伊朗不会对任何国家发动战争。”

同一天,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造访美国中央司令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总部时说:“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不想要战争,我们将继续传达此一讯息,同时做一些必要行动,以保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讲到这,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稍后继续为您讲述……。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说,阿曼湾油轮遇袭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伊朗。但美国不想要战争,同时做一些必要行动,以保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美联社)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说,阿曼湾油轮遇袭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伊朗。但美国不想要战争,同时做一些必要行动,以保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美联社)

好的。刚才提到美国对中东局势的最新立场。蓬佩奥还说,美国增兵是让伊朗政府相信,美国严正看待此事,并吓阻伊朗在该区域发动进一步的侵略行为。万一伊朗做出“糟糕的决定”(bad decision),选择找美国人或美国利益的麻烦,或持续扩张核武计划时,美国确信有能力因应。需要注意的是,蓬佩奥提到事态演变至此,不是2年半或5年时间所造成,而是伊朗40年来的作为所形成今日的局面。往前推算,40年前就是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伊朗国王巴勒维(Mohammad Pahlavi)被推翻,由革命领袖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成立以伊斯兰教什叶派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在霍梅尼的10年主政期间,伊朗向外输出革命,扩展什叶派势力。之后历经伊拉克强人萨达姆(Saddam Hussein)倒台,以及2011年爆发“阿拉伯之春”,北非和中东等十多个国家陷入动乱和战争,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趁乱窜起,4年多后被击溃。在这一系列的变局和动荡之中,凡是有什叶派存留的地方,伊朗都以不同形式介入,包括支持内战中的叙利亚政权、援助萨达姆主政时期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群体、在黎巴嫩扶持真主党、在也门对反政府胡塞武装组织提供武器弹药等。

美国前防长马蒂斯(James Mattis)曾说:“在中东,哪里有麻烦,哪里就有伊朗。”可见伊朗在中东地缘战略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中东问题专家秦天指出,伊朗对中东政策的特征是找代理人,找相关国家什叶派的政治力量或武装组织,见缝插针、趁乱介入,进而填补真空,巩固和扩大什叶派势力。目前看来,伊朗已经在中东打造一片以什叶派为基础的势力范围,称之为“什叶派新月地带”(Shiite Crescent)。

这个地带状似弯形的月亮,以伊朗为中心,所形成的一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认同为纽带的地缘政治板块,主要由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和叙利亚组成,还包括巴林、也门和沙特等国的什叶派力量,并且渗透到阿拉伯半岛,对以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国家带来空前挑战,并且在回教世界形成伊朗与沙特的两强对抗局面。从历史的角度看,也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千年之争的延续。

“什叶派新月地带”的概念是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Ⅱ)2004年提出,他作为逊尼派国家的领导人,对伊朗在中东地区结合什叶派的崛起与扩张敲响警钟。当时很多西方学者怀疑,伊朗有如此大的能耐。如今,这种怀疑已经成为现实。讲到这,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稍后继续为您讲述……。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左)2004年提出“什叶派新月地带”,对伊朗在中东地区结合什叶派的崛起与扩张敲响警钟。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左)2004年提出“什叶派新月地带”,对伊朗在中东地区结合什叶派的崛起与扩张敲响警钟。

好的。之前提到今天的局面,是伊朗40年来的作为所形成。其实,从1979年起,由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主政的10年期间,对外政策以输出伊斯兰革命为主,尤其针对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但这种强势作为进展不如预期,1980年至1988年发生两伊战争,使伊朗设想和伊拉克合并建立“什叶派联邦”的计划泡汤,更引来除了叙利亚之外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围剿,把伊朗什叶派政权视为洪水猛兽。伊拉克强人萨达姆曾自豪地说,伊拉克是站在反对伊朗霍梅尼政权的“第一线”,以伊拉克士兵的生命为代价,顶住了什叶派势力的扩张。

这种局面直到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美国推翻后,什叶派成为伊拉克新政府的主导力量,伊朗的影响力开始发挥作用,这就是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2004年提出“什叶派新月地带”的时空背景。2011年发生“阿拉伯之春”,北非和中东等十多个国家陷入动乱和战争,为伊朗发展什叶派势力提供契机。同时,伊朗的扩张手法也发生变化。2013年伊朗温和派总统罗哈尼上台,他一方面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并在2015年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共同签署伊朗核协议(JCPOA‎);另一面以代理人的方式发展什叶派势力,除了大力支持叙利亚政权,在其他战线上尽量不站在台前。这种两手策略,使得“什叶派新月地带”逐步成形。

2017年伊朗大选,罗哈尼击败强硬派对手莱希(Ebrahim Raisi)而取得连任。估计他的两手策略仍将持续。这是美国至今对伊朗采取审慎态度的原因之一,面对中东地区新的战略格局,美国的平衡策略应该可以预期。特别是“印太战略”提出后,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转移,也无必要在中东掀起波澜。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