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谈台海局势最新进展。
当世界的目光集中在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兵变出现戏剧性结果之际,台海不安的局势开始升高。
逼近邻接区
6月24日,解放军8架次歼-10战机越过海峡中线并抵近台湾24浬邻接区(中国称毗连区),另外有5艘军舰配合执行联合战备警巡。台湾多家媒体报导称,其中2架次战机抵近澎湖群岛24浬邻接区。
台湾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受访时指出,澎湖群岛是战略要域(国防或军事上必须控制与确保的战略基地,以及战术要点所在的地域及水域),是台湾的第一线,IDF战机组成的”天驹部队”在此部署,中国军机来这里是寻找台湾周边空域的破口,同时测试天驹部队的作战和应变能力。
台湾领海基线以西24浬的邻接区,是台湾的训练空域。中国战机向此逼近,显示台湾的训练空域正被压缩。张延廷认为,今后中国战机会逐步逼近台湾12浬领空,目前先派有人机测试,之后会出动各式无人机侵扰,交互运用。现在是试探性,以后是常态性,再变成全面性;除了澎湖,台北、台湾东岸的花东地区都会面临这种灰色地带的威胁。
台湾国防部长丘国正今年3月在立法院备询时指出,去年8月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中国军舰曾逼近台湾领海基线外、贴着24浬邻接区。他研判今年会更加逼近,甚至突入24浬接近到12浬的领海线。看来形势正朝此方向发展。
目前台湾的应处之道,是运用执行拦截任务的军机和军舰,以及岸置导弹系统实施监控。保持高度克制,不发起”第一击”,避免事态升高。如果对岸得寸进尺,怎么办?台湾的底线是捍卫12浬的领海及其领空。经警告无效后,台湾将对中国侵入的任何飞行器与海航实体行使”自卫反击”。不过,这已经是下下策了。
去年8月解放军全面打破海峡中线,如今台湾的训练空域线也面临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守住邻接区,台湾的海防与空防将被压缩到12浬领海线,台湾海峡将失去天堑的意义,两岸的军事对峙和战前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对峙已无区别。这是当前台湾防卫最严峻的问题。
合成化空中作战力量
另外,今年6月8日,解放军出动歼-11和歼-16等战斗机负责掩护、轰-6轰炸机作为攻击主力,以及担任保障任务的运油-20空中加油机、运-9通信对抗机、无侦-7无人侦察机和空警-500预警机等多型军机共37架次,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并穿越巴士海峡至台湾东南方空域后返回。
这个编队不仅阵仗大,还形成合成化的空中作战力量,结合攻击、掩护与保障。它的编组在进攻、防御和保障上的比例,虽不及美军保持在2:1:1的水平,但已经初步具备体系化的空中作战力量。有分析指出,这是自2020年解放军机群常态化袭扰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以来,最完整的一次体系化打击机群编组。
这些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外宣,而是对台海的和平稳定构成实质上重大威胁的开始,而且会在外界不持续关注的情况下变得更具破坏性。如果不加紧威慑,将助长中国犯台的侥幸心理。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今年6月公布一份名为《新时代美台关系:回应一个更强硬的中国》的研究报告,指出美国的对台政策需要演变,以应对日益不满于现状,而且更有能力、更强硬、更能接受风险的中国。加强威慑是报告的核心概念。
2020年代末攻台能力
报告指出,威慑力在台湾海峡逐渐减弱并有失效的危险,进而增加中国侵略的可能性。目前中国尚不具备在美国干预下入侵和夺取台湾的能力,但是如果台湾军队不进行重大转型,美国国防部不持续关注,中国很可能在2020年代末获得攻占台湾的能力。
由于目前中国尚未决定对台湾采取非和平的解决办法,威慑仍然是可能的。战争并非不可避免,除非美国采取紧急行动加强威慑,并影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决策盘算,提高中国侵略台湾的成本,否则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如果威慑失败,导致战争爆发,将对台湾、中国、美国和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造成各方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全球性经济萧条。如果中国占领台湾,将意味着自由民主的结束,并对全世界的民主国家产生寒蝉效应。因此,美国必须吓阻中国使用武力或胁迫实现与台湾的统一。
报告强调,威慑中国对台湾的侵略应该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首要任务。美国应该让中国领导人确信,封锁或入侵台湾都将失败,而且会使中国无法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做到这一点很困难,但是通过正确的政策组合可以做到。为此,报告建议美国政府采取5项威慑措施:
一、把台湾突发事件列为国防部的优先部署方案,确保美国有效协防台湾。二、从根本上改变美台安全关系,建立台湾防卫能力。三、寻求盟国明确说明在台湾突发事件期间提供的援助,确定她们的角色和责任。四、现在就把美国的国防工业基地置于战时的基础上,确保美国军队拥有威慑中国侵略所需要的能力,并优先向台湾提供武器。五、与台湾共同研究有关台湾在战争期间的弹药储备、战时生产武器的能力和基本物资储备等问题。
报告最后指出,台湾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关键的地区,她的未来很可能取决于美国能否成功威慑中国并维护台湾海峡的和平。
美国民意支持台湾
美国”里根研究所”(Reagan Institute )6月底公布夏季调查结果显示,56%受访者支持增加美国在台湾周边的军事存在,防止中国入侵台湾;52%受访者同意增加美国对台军售;54%受访者认为对抗中国的军事力量应该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重点。民意反应都超过半数。
在政治领域,61%受访者支持最近美国政治领导人与台湾官员的会晤是正确的,这显示对民主的支持。有21%的人认为是错误的,因为有可能挑衅中国。这是一次针对美国18岁以上成年民众进行的线上调查,共完成1,254 份有效样本。
对于俄乌战争的看法,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乌克兰赢得俄罗斯的入侵战争对美国非常重要,包括86%的民主党人和71%的共和党人表达持久支持乌克兰。同时59%受访者同意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对照之下,这次民意调查对台湾的支持度不及乌克兰,并不意外。但是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超过一半的民意认同威慑并防止中国入侵台湾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也许反映美国民众逐渐看清中国的威胁,而这种心理趋向愈强,对强化美国协防台湾愈有利。
目前美台之间的军事合作进入自1979年以来罕见的良好状态。台湾国防部长丘国正今年4月在立法院证实,美国国防部及印太司令部已规划从2023至2025年,依循建立、整合与执行等三个阶段,建立双边网络系统,建构共同作战图像,并执行多层级部队协训及后备动员演训,持续落实台美之间的训练合作计画。
在”加速军购程序”方面,美国国防部与国务院政军局特别组成专案小组,专责处理优化美台军售程序,确保台湾及早取得各项必要武器装备。如果美国军备产能受国际供应链影响而无法如期交付,台湾向美方提出”多元军购筹获途径”的建议,请美方协助洽询其他供应商或盟邦提供出售同类装备。今后台湾国防部持续与美方密切合作,确保兵力整建能按规划期程完成作战需求。
Link-22链结美台作战系统
眼下最受外界关注的是,今年5月25日台湾国防部在立法院证实,美国将协助台湾取得北约Link-22战术数据链路系统与技术,目的是为了能与美方链结。也许是巧合,美国前太平洋陆战队司令、退役中将鲁德(Steven Rudder)5月初率领25家美国军火商访台时指出,台美现阶段最重要的合作进程,是让双方能够共同操作相同军备,武器系统能够链结;使用相同的指管通情系统,在战场能有共同作战图像。
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揭仲表示,台湾一旦取得Link-22,技术上已经有可能大幅提升台湾军队与美军之间的通讯、资料互通和作战协调能力,使美国可以把在俄乌战场上援助乌克兰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日后的台海战场。
尤其是,当中国军队对台发动首波联合火力打击后,台湾现有可执行长距离搜索的雷达可能不保。有了Link-22,台湾军队具备和美军即时分享战场情报的能力,可以发动协调一致反击,大幅提升台湾防卫作战韧性,进而实现美军军事体系直接参与抗击中国军队入侵台湾的场景。
毫无疑问,这是美国采取紧急行动加强对中国威慑,最有力道的手段之一。这种加紧式的威慑手段愈多,对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就愈有利。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