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
7月7日,是全体中国人难忘的日子。84年前的今天,在北京近郊发生”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面对日抗战由此开始。经过8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打败日本帝国,取得近代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圣战。
国共合作宣言
这是中国历史伟大的一页,所有中国人都感到自豪。但是每当谈起对日抗战,因为政治因素和党派利益,这段历史被严重歪曲和假造。因为时代并不久远,国内外的史料档案和录音影像俱在,还能睁眼说瞎话,实在让人感伤、不平和愤慨。很不幸,这样的谎言还真的让人相信。
纳粹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Joseph Goebbels)曾说:”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不会成为真理,但谎言如果重复一千遍而又不许别人戳穿,许多人就会把它当成真理。”
他还说:”混杂部分真相的说谎比直接说谎更有效”、”即使一个简单的谎言,一旦你开始说了,就要说到底”、”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好的。”
多年前,台湾军方的友人告诉我,某位退役上将到中国大陆交流。他是有名的大统派,所以接待单位邀请他参观抗战纪念馆,认为应该不会出问题。结果出乎预料,这位退役上将临走时,在纪念册上写下1句感言:”不容青史尽成灰!”
2014年是七七抗战77周年,台湾前参谋总长、国防部长郝柏村到中国大陆出席纪念活动,并参观纪念馆和卢沟桥抗日战争遗址。结束时,他当面纠正馆方人员:”抗战历史要讲明,到底是谁领导的?是蒋委员长。”根据台湾《中央社》报导,郝柏村参访纪念馆时询问馆方人员:”纪念馆里有没有共赴国难宣言?”对方说没有。如果有,历史自然浮出原貌。
所谓共赴国难宣言,就是1937年7月15日,七七事变的1周后,周恩来向蒋介石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又称《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为此,中共中央向全国郑重宣布4项承诺:
一、 中国共产党愿为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奋斗。二、取消一切
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及赤化运动。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职责。
中流砥柱
此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下辖林彪的第115师、贺龙的第120师及刘伯承的第129师,共4万5,000人,由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统一指挥,朱德兼任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担负开展敌后游击作战,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江南一带的共军编为新4军,叶挺为军长,下辖4个支队,有1万多人,归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指挥,在苏北、皖南地区打游击。
在这个总体兵力和任务分派的结构下,抗战的历史真相是:以国民政府领导、以蒋介石为最高统帅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全民族抗战,举全国之力,以持久消耗战、空间换取时间的指导方针,历经守势、持久与反攻等3个时期,最后配合盟军反攻,历时8年浴血奋战而取得胜利。真正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据国民政府的相关统计,抗战期间国军动员兵力超过10万以上的会战有22次、兵力超过1万人以上的重要战斗有1,117次、小型战斗达3万8,900次。伤亡321万余人,其中阵亡将领206人(含追授),上将8人、中将45人、少将153人。军民伤亡总计3,500多万。
因为由国民政府领导抗战,日军战败后,在全国15个受降区都是向国军投降,没有任何日军向中共投降。谁在领导抗日?历史早有定论。
扩大根据地
对于第18集团军牺牲的将领,根据军事委员会有案可查的是副参谋长左权,而新4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的阵亡,并非与日军作战,而是与国军交战而死,性质不同。中共发布阵亡将官名单有23位,多数是旅长和团长,还有地区党委书记,与国府的认定标准不同。
日军伤亡部分。据日本厚生省战后统计,日军在中国战场死亡人数约44万,这与抗战时期担任参谋总长何应钦的统计48万人比较接近,若加上受伤和病死的超过70万人,包括79名将官,其中46名被国军击毙、5名被八路军击毙、11名被东北抗日联军击毙,其他17名因意外或事故身亡。
抗战8年期间,国民政府最初在全国分5个战区,之后扩增为12个战区,第八路军归第2战区指挥,在山西与河北一带的晋察冀地区打游击,没有超出范围。当时国军有40个集团军,八路军仅占其一。
新4军的情况比较棘手,从1940年起拒绝接受第3战区命令,为了扩大根据地,多次袭击国军,蒋介石一怒之下撤销新4军番号,发兵围剿并逮捕军长叶挺将其监禁,史称”皖南事变”。此后,中共重建新4军,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统一整编为7个师,全军约9万人,继续在华中地区扩展根据地。国共两党由此而闹翻,因为抗战没有公开决裂,但为日后国共内战埋下伏笔。
2018年《中国军网》举出抗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10大战例,从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血战长乐村、陈庄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到车桥战役等,每一仗都打得顽强壮烈。但是都属于游击性质的”伏击战”,主要在山西、河北两省境内,歼敌人数不多,自我伤亡也有限,主要是与日军实力相差悬殊,不能正面硬拚,只能以逸待劳,伏击取胜。
1940年8月至12月的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是八路军动员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号称有105个团。实际上是22-30个团,加上各地游击队和20多万民兵在不同方向出击。规模虽大,基本上是一次”破袭战”,以一连串游击战、运动战、破坏战,攻击日军的交通线为目标。待敌反击时,立即化整为零,迅速脱离战场进入山区根据地,继续发展实力,扩张地盘。
即便如此,百团大战在1945年遭党内严厉检讨,因为它的动静太大,违背毛泽东以”山地游击战为主”,保存实力,争取发展壮大的战略方针。这一仗看起来辉煌,实际上是过早暴露八路军的力量,把日军主力从正面战场吸引到中共敌后根据地,反而帮助国民党。
洛川会议
1937年8月底,就在七七事变发生后的1个多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举行洛川会议,毛泽东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作为抗战的战略方针。他说:”一切军事行动根据此一原则,尽可能保存自己的力量”,同时”要建立长期支持的根据地,山地当然是最好的条件。”9月底,中共在平型关进行伏击,取得首战大捷。
打完平型关,10月底毛泽东电令115师副师长聂荣臻留守五台山地区,建立晋察冀边区根据地,是中共和八路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聂荣臻的女儿聂力,在《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的书中写道:参加洛川会议时,父亲就特别注意到,毛主席一直强调,”要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壮大我们的力量。”
聂荣臻还说:那时他意识到毛泽东已经想到更长远的目标。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后,还要建立新中国。只有争取群众,扩大武装力量,才能取得抗战胜利,为革命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换言之,抗战开始,毛泽东就想到抗战结束后必将与蒋介石争夺天下。所以整个抗战时期要保存实力,发展壮大。
争夺天下
以聂荣臻建立的晋察冀根据地来说,最初只有3千人,抗战胜利后主力部队发展到32万人,扩大百倍,民兵也发展到90万人。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共占据解放区的人口扩充到1亿5,000多万,军队扩编为130万人,为国共内战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是否在内部发表”七分发展,二分应付国民党,一分抗日”的讲话或指示,国民党自信握有证据,来自投诚的八路军115师独立团骑兵连党支部书记李法卿的一段谈话记录;中国大陆学者则认为,李法卿的说法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并不完全相合,因此不足相信。
不过,从洛川会议的精神和聂荣臻的说法来看,保留实力,发展壮大确实是中共抗战的战略方针,最终目的是要在抗战结束后,与蒋介石争夺天下。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其他都要让位,最终毛泽东确实达到这个目的。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