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 中俄军事合作全面推进升级

0:00 / 0:00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我们来探讨中俄两国最近的军事发展动态。7月23日,中俄两国空军在东北亚举行首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中方派出2架轰-6K轰炸机,与俄方2架图-95轰炸机组成混合编队,在日本海和东海实施联合巡航,期间穿越对马海峡。中俄双方宣称,这次联合巡航不针对第三国。但是,中俄双方的战略学界,都一致认为是针对美国而来。

开启”新冷战”?

随着中俄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逐步深化,以及中俄两军战略协作层次的不断提高,是否意味一个”新冷战”的局面即将到来?这个判断目前还不好说。但是,就中俄两军合作而言,目前已经走上历史的高峰。俄罗斯《祖国军械库》杂志主编、备役上校穆拉霍夫斯基(Viktor Murakhovsky)说:俄中两军目前合作的密切程度,已经超过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中俄罗斯的一些盟友,因为双方面对相似的对手。

2005年8月,俄中两国首次展开联合军演。图为军演中的俄国士兵在和一名中国男子谈话。(美联社)
2005年8月,俄中两国首次展开联合军演。图为军演中的俄国士兵在和一名中国男子谈话。(美联社)

中国驻俄罗斯前国防武官王海运也不讳言,为了应对霸权主义,中俄两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战略协作,提升国际战略格局,以构建新型国际秩序。如此看来,中俄两国空军在东北亚举行首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应该说,是双方今后深化军事合作领域中的冰山一角。这次联合巡航2年前已经决定,并且是由俄罗斯主动提出。2017年6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Sergey Shoygu)参加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Astana)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防长峰会,会见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时,向他提议签署两国2017至2020年的军事合作路线图。内容称不上是军事联盟,但两军的合作项目创下历年新高,多项大型联合演练也安排到2020年。

合作路线图

如何看待这份路线图呢?俄罗斯地缘政治学院院长伊瓦绍夫(Leonid Ivashov)说,路线图可以使俄中两国连手,先遏制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包括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THAAD)反导系统。他认为,路线图是俄中军事合作持续多年来的结果,现在只是把整个军事和技术合作领域调整到位。

从2015年起,在美俄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俄罗斯开始明显向中国靠拢。同样的,中美两国在南海等问题上的对峙,使得北京和莫斯科一拍即合,出现双方在军事领域的高度合作。2017年俄罗斯提出为期3年军事合作路线图的最大意义,不仅在于合作的项目与内容,更是为俄中两国整个军事合作的范围建立一个法律框架,确保双方的合作能够稳健落实。讲到这,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稍后继续为您讲述……。

7月23日,俄国空军派出图-95轰炸机,在东北亚举行首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日本防卫省)
7月23日,俄国空军派出图-95轰炸机,在东北亚举行首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日本防卫省)

好的。冷战后,俄中军事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10月,双方签订一份内容简短的协议,主要是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没有提到联合军演的问题,只是约略提到可以邀请对方代表作为嘉宾,观摩演习。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卡申(Vasilii Kashin)说,这份协议虽然简短,但预留一项「其他形式合作的条款」,为日后其他领域合作埋下伏笔。此后,每年12月1日,双方签署一项明年的合作计划,详细说明合作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但是,这样的计划没有法律框架作为保障。

从量变到质变

2005年8月,俄中两国首次展开联合军演,在俄罗斯海参崴和中国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举行。2007年,双方确立在联合军演期间参演部队到对方国家进行暂时停留的法律地位。此后,俄中两国大多是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实施以反恐为主要课目的联合军演;海上联合演习也大多围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课目进行。2012年习近平上台后,双方海上联合演习的常规作战课目增多,并且从中俄两国沿海向地中海东部海域进行远海演练。

7月23日,中国空军派出轰-6K轰炸机在东北亚举行首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日本防卫省)
7月23日,中国空军派出轰-6K轰炸机在东北亚举行首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日本防卫省)

至今,中俄两军先后举行7轮战略磋商,联合军演开始从量变转为质变,从战役战术层次提升为战略层级,包括2016年、2017年双方举行首长司令部联合反导计算机仿真演习,以中国和俄罗斯领土遭受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的偶然性和挑衅性攻击时的反应为想定。2018年8月至9月,应俄方邀请,中国军队首次参加俄罗斯“东方”战略演习。估计,这次参演活动应该是在2017年俄罗斯提出为期3年俄中军事合作路线图的规划之内。7月23日,中俄两国空军在东北亚举行首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可以说是双方军事合作的又一次提升。

阻绝美军介入

从莫斯科的角度看,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想要遏制美国的势力扩张,单凭太平洋舰队的力量是不足的,而需要远程战略轰炸机的补强,这是俄方筹划与中国空军首次在东北亚举行联合空中巡航的主要战略考虑,与中方连手,不但可以加重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的成本和难度,又能增加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及战略发言权,因为最近几年亚太几个热点议题如南海和岛屿主权之争等,俄罗斯都处于边缘位置。一旦俄中联合空中巡航成为常态化,结果将大不相同。

中俄联手针对美国而来。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2019年访问日本视察驻日美军时说,美军无意失去在世界的领导地位。(AFP)
中俄联手针对美国而来。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2019年访问日本视察驻日美军时说,美军无意失去在世界的领导地位。(AFP)

从北京的角度看,轰-6K属于中程轰炸机,作战半径3,500公里,对美国本土并不构成战略威慑和实战效果,但是对于周边地区乃至于第二岛链的美国关岛基地,足以带来实质上的威胁,可以扮演阻绝美军介入东海、台海与南海事务的角色。在此基础上,中方和俄方连手进行空中战略巡航,不仅在战略上可以充实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营造中俄连手反制美国的有利战略态势,更可以学习俄罗斯从空中实施战略威慑与打击的经验,把目前相对有限的轰-6K战力发挥到最大的战略效果。

卡申指出,俄中两国从空中连手参与在太平洋地区的行动,可能使该地区在未来的冲突中出现不同以往的态势。也许,美国可能被迫采取某些代价更高的措施,俄中双方则不需要额外费用。讲到这,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稍后继续为您讲述……。

军事与经济对接

好的。刚才提到俄中两国军事合作的可能前景。中国寄予厚望。之前提到的俄中军事合作路线图,2020年即将届满。根据外电报导,俄罗斯目前正在推动与中国签署一项新的军事合作协议,估计是上次路线图的升级版,外界评估今后俄中军事合作有可能走向无军事同盟之名,却有某种军事同盟之实的微妙关系。如果这种关系界定为双方同意共同承担军事攻防义务时,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机率非常之低。比如,中国在南海与美国发生冲突时,俄罗斯会出兵援助吗?卡申认为,俄罗斯将选择「置身事外」,不会卷入这类的主权争议。反之亦然。

我认为,俄中的军事合作是在双方同时受到美方的战略挤压下,所采取相互取暖的自然反应,当外部压力一旦在某一方的力量天平上出现调整时,这种相互取暖的需求也会随之改变。我不认为,美国政府会误判到把俄中关系推向与自己完全决裂的道路上去。需要关注的是,俄中的军事合作不同以往,它不是一个个别的行动,而是放在确保俄中两国各自发展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战略协作,包括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之间的对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季志业说,中俄两国在新的时代都面临,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国内主要任务。2018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取得连任,在发表国情咨文时也提出类似的发展目标。因此,俄中的军事合作不太会出现所谓的”新冷战”,但这种带有经济特点的军事安全战略,其影响力将比冷战时期更具有威胁性。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