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九一一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

20年前的9月11日,盖达组织(Al-Qaeda)向美国本土发动恐怖攻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轰然倒塌,五角大楼也遭到飞机撞击。震惊世界,美国由此展开长达20年的反恐战争。

间歇期

美国知名作家,也是智库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的地缘政治学者卡普兰(Robert D. Kaplan),上周在《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杂志谈到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的时代意义。他说: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九一一事件可能是一场虚张声势,代表大国冲突之间出现的一个间歇期。但是看到世贸中心塔楼在大火中崩塌,这场灾难又非常真实。

卡普兰说:背景就是历史的一切。过去80年,美国经历两个时代。第一个时代,美国进行长达60年的斗争,把世界从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中解放出来。这是一场意识形态和常规战争的斗争,事实证明美国能够胜任并且完成任务。这段期间美国人自认不可战胜。

2001年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发生后,后冷战时代宣告结束,美国进入第二个时代。包括卡普兰在内的许多美国人认为,伊斯兰恐怖主义取代了二次大战和冷战,美国进入新的反恐战争时代。然而,美国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伊斯兰社会,本质上是文化的,和上一个时代的地缘政治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美国在第一个时代成功了,在第二个时代失败了。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大国竞争始终是时代的主流。过去20年的反恐战争意外地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心。卡普兰认为,这使得在大国冲突之间出现的一个间歇期。九一一事件发生时,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刚上台1年多,未形成气候,而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担任地方的福建省省长,离上调中央接掌大位尚有11年。对于俄罗斯和中国的威胁,美国民众没有看在眼里,也不认为是个威胁,注意力都放在中东的反恐战争。

20年后,整个国际形势改观。随着美军撤出阿富汗,历史的钟摆又回到大国竞争时代。过去20年美国彷佛做了一场恶梦,却又真实的无比沉痛。下一步美国该怎么做?也许就是卡普兰回顾九一一事件所要传递的时代意义。

4种冲突类型

面对大国竞争时代,很多人关心中国和美国是否不免一战?什么时候开战?

美国前海军上将,曾担任北约(NATO)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的斯塔夫里迪斯(James Stavridis),今年4月、5月分别在美国彭博社(Bloomberg)和《日经亚洲》(Nikkei Asia)发表2篇文章指出,问题不在何时开战,而是一旦开战美国能否取胜?他认为,中美若发生冲突首先来自海上,作战将有4种类型,在东海、台海、南海或印度洋。台海是最有可能的引爆点。

20年后美中进入大国竞争时代。美国前海军上将斯塔夫里迪斯(James Stavridis)认为,美中海上冲突将有4种类型。(法新社)
20年后美中进入大国竞争时代。美国前海军上将斯塔夫里迪斯(James Stavridis)认为,美中海上冲突将有4种类型。(法新社)

斯塔夫里迪斯曾带领航母打击群,多次支持美军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承担海军作战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战略和长期规划任务,并担任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实战经验。在他眼中,中美两军的差距正在缩小,未来10年内美国对此差距若不做出回应,形势将对中国有利。

斯塔夫里迪斯在文章中指出,没有人能真正“赢得”一场大战。避免开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你的潜在对手相信,一旦开战他们肯定是最大输家。

评估中美的军事实力是复杂的,它需要考虑预算、军舰和战机数量、地缘位置、联盟系统和军事技术,特别是水下战力、网络安全和太空实力。就总体资源而言,斯塔夫里迪斯认为美国仍具优势,但看起来不那么有压倒性。

特别是南海。中国兴建约10个军事化人工岛,美国海军并未把它们看成岛屿,而视为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军正在研究如何瓦解这些设施,应对可能的南海冲突,包括从关岛、日本、韩国等地,以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发动远程空对地打击,或以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在作战初期将其摧毁,扫除中国的前沿基地。对美军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漫长的供应链,虽然美军可以利用盟友基地弥补后勤之不足。但是地理位置显然对中国有利。

轻足迹作战

在联盟方面,与中国相比,美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她在世界各地的盟友、合作伙伴和朋友网络。在印太地区,有日本、韩国和澳洲等3个铁杆盟友。美、日、澳和印度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正在形成。不过,与中国一旦开战,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区域内的其他合作伙伴,仍是一个问题。

若在东海作战,斯塔夫里迪斯较有把握,因为美国现地就有第7舰队和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军,日本军力够强,能够激活美日安保条约,又有关岛海空兵力可以随时投入。在台海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美国海军投射距离过远,而且美国政府至今对台防卫仍采”战略模糊”,这有可能导致北京误判,而引发更大冲突。在南海作战,首先是要摧毁军事化岛屿和海上舰艇,扫除共军的前沿存在。战火一旦延烧到印度洋,印度的回应将是关键所在。

斯塔夫里迪斯强调,谁拥有更好的技术将极大影响美中战争的胜负。如潜艇的静音性能、军用卫星数量、兼具攻防的网络战手段,以及无人作战系统等关键领域,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中国快速追赶,特别在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武器、网络和新兴量子计算等领域,使得中美的军力差距正在缩小。他再次重申,未来10年内,美国对此差距若不做出回应,形势将对中国有利。

对于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入侵台湾?斯塔夫里迪斯认为,共军首先要控制台湾周边海空域并确保军力投射,阻止美军接近战区,不太可能发动大规模两栖登陆,因为极其困难。反而会以闪电袭击,在台湾周围建立海上控制,再采用”轻足迹作战”方式(lighter-footprint operations)而非大军入侵,运用特种部队联合在台湾岛内的长期潜伏者控制机场,为后续兵力空运来台铺路。共军同时运用地对地导弹和空中力量摧毁台湾的防空系统。台湾可以坚持一段时间,最终仍不堪重负。

美国海军并未把中国南海人工岛看成岛屿,而视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图为南沙永暑礁,有大型港口,机场及军事设施。(美联社)
美国海军并未把中国南海人工岛看成岛屿,而视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图为南沙永暑礁,有大型港口,机场及军事设施。(美联社)

分散兵力

斯塔夫里迪斯指出,此时美国若选择以直接军事力量作为回应-这是一个很大的假设-美国首先从海上行动,瞄准中国舰船,削弱对方地对地导弹打击能力。美军同时以导弹舰船防卫台湾,快速强化在关岛、韩国和日本的前沿基地,确保在太空和网络空间激烈争夺中的持续作战。另外,美国有可能突击中国在南海的岛屿基地,迫使中国分散攻台兵力和作战重心。

和共军的说法相比,斯塔夫里迪斯的分析确有几分道理。所谓的”轻足迹作战”方式,共军称之为”小战制敌”,而非大动干戈。最好以军事威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若做不到,争取以”小战而屈人之兵”。把台湾打的稀巴烂或打烂了再重建台湾,是一种威慑性的宣传攻势,不在中共对台攻略的方案之中。不是中共仁慈,而是需要继续治理台湾为其所用,而这需要把攻台伤亡降到最低,才有可能做到日后的治理。

斯塔夫里迪斯在文章中说道:中美一旦开战,双方都会尝试防止战争升级,因为美军一旦摧毁中国的基地和基础设施,将会引发中方报复,甚至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国本土发动攻击。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也是中国惯用的心理战,以此恫吓对方不敢对中国采取过激的军事打击,藉此逼退强敌。

谁更怕报复

这就涉及到决心问题。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比的就是胆识和决心。在大国竞争中尤其需要这样的精神。美国的总体军事实力优于中国,如果美国担心中国报复,难道中国不担心美国的反报复吗?

美国政府关切台海稳定。图为美国导弹驱逐舰班福特号(USS Benfold )7月通过台湾海峡。(US Navy)
美国政府关切台海稳定。图为美国导弹驱逐舰班福特号(USS Benfold )7月通过台湾海峡。(US Navy)

美国在中国的前沿用兵,直接面对中国富庶的东南半壁江山,所有中短程常规武器都能对其发动攻击。中国面对的则是第一岛链的围堵,重在突围,防止美军接近台海,若要对美国本土发动攻击,需要使用库存量不多的常规洲际弹道导弹,效果非常有限。在此条件下,试问谁更怕遭到报复?

假设战争上升到核战边缘,美国目前拥有3,800个核弹头,中国只有350个。谁更具有核威慑的本钱呢?

为此,中国正在,也必将持续重点发展中远程打击力量与核力量,以扭转总体上处于极度不利的作战空间态势。

九一一事件所引起反恐战争年代,给美国留下痛苦的记忆,美国决定走出这段历史,集中精力面对大国竞争,吓阻战略随之调整,其原则、内涵与标准也将重新定义,和冷战时期大不相同。也许,台湾问题是美中新一轮大国竞争中最主要的一个试金石。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