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 武统迹象-习近平留任的关键指标

0:00 / 0:00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

中共二十大即将在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预料习近平将继续留任。有分析指出,习近平留任的理由之一是,争取在未来5年任期内解决台湾问题。

俄军教训

我一直怀疑这种说法。因为不论就习近平个人及其思想,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已经确立,不需要多做承诺;若定下武统时间又不能完成,5年后习近平就没有恋权不走的理由。何况,未来5年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点项目。就军队建设而言,是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加快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看不出有武统台湾的部署。

接下来是2027年,是中共换届、习近平留任的最后1年,也是解放军建军百年。因此这一年被外界视为习近平武统台湾,为他青史留名,继续掌权的最佳时机,听起来很有道理。不过,形势的发展不得不让习近平面对现实,尤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深陷泥淖,说明发动战争容易,结束战争困难,侵略国面临被国际孤立,而使国力大幅滑落的巨大风险。

今年8月10日北京公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第3份对台白皮书),从其内容可以看出习近平并不急于武统台湾,而是立足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并有足够能力面对美国介入时,统一自然水到渠成。

白皮书指出,决定两岸关系走向、实现统一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的发展进步。只要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大陆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就会不断扩大,使得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更雄厚、能力更强大,必将有力推动祖国统一进程。

白皮书清楚表明,美国介入是推进统一进程的”突出障碍”,美国推行“以台制华”策略,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和打压。换言之,北京认定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美国因素,其本质是中美大国竞争,其结果取决于中美两国实力消长,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博弈过程。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William Burns)10月3日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专访时指出,他相信习近平”像鹰一样盯着乌克兰发生的一切。”而且在某程度上已经被俄军糟糕的表现弄清醒了。中国领导人也会关注一旦发动入侵,将看到当地人民以极大勇气和韧性进行抵抗所发生的一切,而这一启示可能改变习近平对台湾的态度。

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说,习近平要求军队最迟2027年能准备好成功入侵台湾的行动。(法新社图片)
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说,习近平要求军队最迟2027年能准备好成功入侵台湾的行动。(法新社图片)

“准备好”侵台能力

伯恩斯认为,习近平虽然坚定要实现统一,但他更倾向于寻求不使用武力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同时他要求军队,最迟2027年能准备好成功入侵台湾的行动,也就是2027年之前具备武力侵台的能力。

请注意,”准备好”侵台和”决定要”侵台是两回事;习近平要求解放军2027年具备侵台能力,和是否真的具备侵台能力也大不相同。而这种侵台能力是否涵盖拒止或打退美国介入,恐怕解放军心里也没有底。

美国知名汉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10月10日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表示,有些人说习近平会在未来5年内尝试入侵台湾,但他不这么认为。习近平会继续执行他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他所要做的,而其中1个潜在的国际风险是台湾。

黎安友认为,美、中、台三方都不希望发生战争,但随着解放军在台湾周边增强其军事行动,美国也提高其军事巡逻,此将增加发生意外的风险,也是目前中国面临最主要的国际风险。请注意,意外和战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从以上事态来看,因外部环境习近平不会在2027年武统台湾,但他仍将主导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极尽可能缩短统一时间,中共二十大是他一锤定音的时刻。

不急于武统是从理性的角度上说,但是战争往往出自领导人昧于现实的疯狂决定。假设习近平任期内或他的继任者要武统台湾,不可能出现战略上的仓促决定和战役上的奇袭,让人措手不及,而是有明显迹象可以监视追踪。俄乌战争的经验,使得全世界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同步看到中国的一举一动,而这种战争前的透明度,无形中也增加武统台湾的难度。

4种决策情境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资深研究员卡佛(John Culver),曾是中情局资深情报官员,拥有35年东亚事务主要分析师的经验。10月3日他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表文章指出,中国领导人一旦决定武统台湾,将面对4种决策情境。

首先,入侵台湾将是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战争可能持续数年,中国将受到美国和可能的多边制裁,甚至可能受到美国的封锁。第二、从2019年起中国镇压香港民主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海峡两岸交流大幅滑落,台湾人愈加不相信”一国两制”,两岸关系的迅速恶化使”和平统一”变得更加令人怀疑。

第三、中国的统一既有军事成分,也有经济、信息、法律、外交等多重手段,包括不入侵的军事选择,例如夺取台湾外岛,封锁港口,扼杀台湾贸易和经济。这些可能无法迫使台湾投降,但是可以在经济和政治上进一步孤立台湾,诱使台湾屈服进而走上政治谈判。

第四、由于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而台湾在支持独立的民进党政府领导下强固民主制度,以及美国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打出“台湾牌”的决心,使得过去台湾几十年的和平、繁荣和民主得以实现的谅解、军事因素和模糊的立场目前正被侵蚀。换言之,两岸的冲突风险正在升高。

大西洋理事会资深研究员卡佛认为,习近平若武统台湾将有明显迹象。(大西洋理事会官网)
大西洋理事会资深研究员卡佛认为,习近平若武统台湾将有明显迹象。(大西洋理事会官网)

明显迹象

卡佛指出,如果中国真的决定在18或24个月内入侵台湾或与美国开战,肯定有其明显迹象。大国(甚至不是大国)之间的现代化战争会消耗大量的关键弹药,特别是用于高强度海战、空战和两栖作战的精确制导弹药。因此,中国至少在开战前1年,就要开始大量生产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防空、空对空导弹和用于远程滩岸打击的大型火箭炮,以及许多其他项目。

在入侵前6至12个月内,中国应在全军范围内实施战备动员,包括召回服役人员,停止士兵和军官退伍和转业。数以百计的军用飞机和包机将运送关键材料和高级官员,检查东部战区的战备情况。正常的客运和货运航班将被打乱。这些很容易被业余的追踪航空班机爱好者发现。

在入侵前3至6个月内,解放军将停止大部分的例行训练,并对几乎所有装备进行维修。同时在远离美国或台湾可能会轰炸的军事设施,包括台湾海峡附近的海军基地和军用机场,重新武装、补给和修护船舰、潜艇及飞机。海军还将更换常规动力潜艇上的电池,并加强在所有舰船上装载导弹、鱼雷和弹药等相关训练。

与此同时,负责对台作战的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将采取针对性的临战训练,并且在登船地点和机场附近建立野战医院。各级指挥所转移到隐蔽区域,负责管理石油、机油和润滑油的单位将与野战油料车队一起部署到民用港口,支持渡海船团上的车辆使用。以上属于军事层面,而准备一场战争远远超过这些。

战争需要动员。卡佛指出,中国在开战前至少3至4个月内进行全国动员。各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将征用商船、滚装车辆运输船、大型汽车渡轮、飞机、火车及卡车,所有与战争有关的物资将作为战争之用,并且贯穿整个战争过程。动员对象包括大量民兵,负责守卫关键民用基础设施,做好修复美国轰炸破坏的准备,并防止暴乱和破坏。这些都是公开行动,中国各级媒体都会报导,使动员无所遁形。

灰色地带威胁

另外,中国还将采取明显措施,使其经济、军事和关键产业免受干扰和制裁。这将影响中国目前的工业政策和”双循环”战略(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

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资深研究员迪皮波(Gerard DiPippo)指出,冲突临近的指标包括金融项目,例如实施更有力的跨境资本管制,冻结中国境内的外国金融资产,以及迅速清算和撤回中国在海外的资产。

紧急应变措施还包括大量储存紧急物资,如药品或关键技术投入;暂停关键物资出口,如关键矿物、石油产品或粮食出口;减少关键商品需求或配给,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以及优先改变军事生产的关键投入方向。同时,中国的精英和高端专业人员也将限制出境。

卡佛指出,对中国而言,跨海入侵台湾比俄罗斯从陆地入侵乌克兰风险大得多,这不仅需要进行大规模两栖作战,还可能面对美国及其地区盟友迅速投入作战力量。这是一场牵动全国、攸关中共政权稳定的战争,可能持续数年之久。

因此可以合理推估,习近平不会在可期的未来武统台湾,但是对台采取灰色地带的威胁将会愈来愈多。如果习近平失去理智,武统的迹象也会非常明显,不至于让人措手不及,无从应对。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撰稿、主持、制作: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