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谈中美大国竞争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出现”斗而不破”的新常态。
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10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共有99个官方代表团、19国国防部长、14国军队总长(国防军司令)、6个国际组织代表及专家学者和各国观察员等1,800多人出席。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没有参加,由国防部次长办公室中国事务主任卡莱斯(Xanthi Carras)率领代表团低调出席,使得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成了媒体焦点。
中美峰会带来缓和?
绍伊古这次到北京进行工作访问。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为他举行欢迎仪式,并陪同检阅解放军仪仗队。双方会谈后张又侠指出,发展中俄关系是符合历史逻辑的战略抉择,中方愿与俄方携手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绍伊古并受邀在论坛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备受中方礼遇。
绍伊古在讲话中称赞俄中关系模式堪称典范,对其他国家越来越有吸引力,他还指责西方国家在欧洲挑起严重危机后,正试图将冲突的可能性扩散到亚太地区。俄罗斯明明是侵略者,反而倒打一耙;中方非但不指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反而提供论坛为俄罗斯解套,其作法与这次论坛寻求“共同安全、持久和平”的主题,形成强烈反讽,使得北京香山论坛越办越走样。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虽未参加香山论坛,与会人士都清楚中美关系的走向才是关键。白宫新闻发言人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周二(10月31日)证实,美国总统拜登(Joseph Biden)预计11月将在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袖峰会期间会晤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这将为处于激烈竞争的美中关系带来某种缓和的可能。
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在这次香山论坛的高端对话上表示,长期以来中美关系有两种表现形式,有时合作协调多一点,有时交锋斗争多一点,两者同时存在,因此很难界定下一个中美关系的周期就是合作,关键是双方要找到一条正确的相处之道,只要双方都能够承认和接受,中美两国便可以”和而不同,斗而不破。”
斗而不破
崔天凯认为,当前中美交往正在逐步恢复,这种交往应该扩大而且继续深化。如果双方”躺平”什么也不做,最不希望的事情(发生冲突对抗)很可能会发生。
“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本质特点。毛泽东讲得最多,邓小平也讲,但是在他的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不但要与美国斗争,更要争取斗而不破。1999年江泽民在十五届四中全会闭幕时说:”与美国打交道总的策略是两手对两手,既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又要策略灵活、善于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斗而不破,以斗争促进合作。”至此,江泽民明确说出对美”斗而不破”的用语。
中国前驻美大使周文重2016年推出潜心力作,名为《斗而不破:中美博弈与世界再平衡》,为他的40年外交经历,在美工作16年留下历史纪录,可见”斗而不破”是中美关系长久来的常态现象。
习近平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同时他也提出”无论哪一手都要讲求有理、有利、有节。”他强调斗争既要讲”原则性,也讲灵活性,”并且争取”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共赢。”习近平没有说”斗而不破,”字里行间,他和江泽民的说法几乎相同。因此这些论述不是习近平的发明,而是延续前人,却又走向某种极端化,带有强烈的毛泽东色彩。
”斗争”一词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出现22次,贯通对台斗争、国际斗争、扫黑除恶斗争、军事斗争、反腐败斗争等多个领域,涵盖斗争精神、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等多种表述。不仅如此,习近平把发扬斗争精神的内容写入新的党章,“斗争”一词出现13次。
中美斗争历史必然
习近平为何如此高举斗争大旗?旅居美国的中共党史专家高文谦认为,习近平再提斗争哲学,是出于中国现实环境需要。他完全继承毛泽东的衣钵,”他用这么一杆枪,来对付所面对的内外困局,以及反对的力量。”可以说,斗争本身也是习近平权力定于一尊的手段,因此党媒不断强调,坚定拥护习近平作为党中央的核心与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发扬斗争精神的根本保障,否则不足以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
就中美关系来说,习近平确信中美斗争有其历史必然性。他多次强调,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往往是国家安全的高风险期,某些大国(主要指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的力度不断加大,千方百计打压中国,这是历史规律。
就斗争本质而言,习近平认为,西方敌对势力(主要指美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与中国的对立不可调和,谁也改变不了谁。因此中国要做好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长期斗争的充分准备,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证社会主义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既然中美斗争是历史规律,避免不了;中美斗争本质又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取决于更多的超军事手段和综合国力。在本世纪中叶之前,中国还无法实现计画中的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没有能力提前与美国全面摊牌,只能保持斗而不破,直到中美两国力量对比可能出现实质上的势均力敌或力量翻转。在此之前,延长斗争时间是必然选择。
“西强东弱”没有改变
中国与美国保持斗而不破还受到3大因素影响。首先,习近平判断”东升西降”是历史大趋势,但他也清楚”西强东弱”的总体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世界各主要力量正在进行战略斗争,总体形势尚未明朗。因此习近平频繁告诫党内,保持战略定力,加强战略运筹,才能在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变化中掌握战略主动。
其次,中国各主要战略方向从东北、东南到西南,从东海、台海到南海都面临安全挑战,并且都和大国战略竞争、地区格局调整交互影响,联动升温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一旦与美国斗争失控,将引发难以应对和收拾的连锁反应。
接着,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瓶颈,社会不稳定因素升高,保持政治社会大局稳定是习近平当务之急。中美斗争失控将直接打乱改革开放稳定大局,迟滞或中断现代化强国进程,进而威胁中共政权的长期执政地位。基于以上因素,保持与美国斗而不破,是习近平掌握权力,局面不致失控最稳当的策略。即使他把斗争极端化,也不会不顾稳定中美大局现实上的需要,而出现疯狂之举。
中美斗争失控的引爆点很可能来自台海冲突。不过,这种风险在今后一段时间并不明显。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项目常务总监葛来仪(Bonnie Glaser)10月29日在《纽约时报》发表观点文章指出,近期解放军对台威慑行动掩盖中国领导层内部的重大疑虑,就是实力未经实战考验的解放军能否以可接受的代价夺取并控制台湾,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失利很可能加剧这种疑虑。因此中国军队在未来几年内不太可能做到占领台湾。
另外,中国军队高层遭到清洗,表明习近平对军队的作战能力缺乏信心,军队腐败也对军事准备造成影响。葛来仪认为,中国对台咄咄逼人的行动不应被视为迫在眉睫的攻击迹象,而应该按照其本来面目对待。这是中国展示不能容忍台湾独立的决心,也是解放军磨练技能的机会。
危机管控新常态
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中国军事事务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志远(Joel Wuthnow)9月26日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提出类似看法。习近平对军队缺乏信心还可能影响党在未来几年对使用武力的考虑。他意识到军队是一个丑闻频发的机构,尽管有宣传工作和定期反腐运动,但很难控制。这次军队采购部门存在严重腐败现象,很可能另有隐情,包括过去10年采购武器装备的品质问题,进而波及军队战备,或至少影响习近平对军队在冲突中能否胜任的看法。
在此情况下,习近平不得不问,如果要求军队从平常象征性的力量展示如对台军演,转而与有能力的对手进行真正冲突时会出现什么问题。接着,习近平和政治局常委在决定是否与美国和台湾发生冲突时也会首先考虑到这些问题。
在军力堪忧的形势下,中国对美斗争保持可控局面是必然也是必要之举。双方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出现”斗而不破”的新常态,是指斗争战线涵盖全方位、全领域,军事是最后手段。双方突发性碰撞或低于战争门槛的冲突也许会有,大打出手可以排除,危机管控将成为新常态。
如果习近平判断政治上有需要,即使军事上有困难和风险,他有可能对台铤而走险。这个”险”是以有限目的,不与美国全面开战为前提,游走于战争边缘,对台发起战略威慑和快打快收的军事行动,确保台海形势维持大国竞争的均衡局面,直到本世纪中叶,中美两国力量对比可能出现翻转。在此之前,中美斗争只能保持斗而不破。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