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斗而不破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来谈美中大国竞争下的台海议题,和这几天发生两件大事有关。

第一件大事从美中大局来看,美国总统拜登(Joseph Biden)11月16日上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视频会晤。这是拜登上任后,首次与习近平进行视频对话,会谈时间3个半小时。会后双方没有联合公报,也未达成任何协议。

暗流涌动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习近平最近一次与美国总统会晤,是在2019年与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会谈结束,双方没有发表联合公报,那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标志。如今中美两国寻求缓和,关系仍未突破。

今年6月,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日内瓦举行峰会。会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对军控和降低冲突风险等议题开展双边战略稳定对话。相比之下,中美这次视频会谈的结果不如美俄峰会。

《纽约时报》引述1位美国高级官员的话说:”我们未曾期望会有突破。”事实上,美中关系暗流涌动。双方在各自发表的声明中,都强调存在已久的争论。声明内容相当于一方对另一方不满所列出的清单,几乎没有妥协的余地。

比如,美国白宫11月16日发表声明称,拜登总统对中国在新疆、西藏和香港的做法,以及更广泛的人权问题表示关切。同时,美国政府有必要保护美国工人与产业不受中国不公平贸易和经济做法的影响。拜登还强调维持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并传达美国继续承诺坚守在该地区的决心,重申自由航行及安全飞航对该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性。有关这些议题,美中两国没有共识。

在台湾问题上,美中两国立场南辕北辙,会后表述竟然出现重大差异。拜登总统强调,美国持续承诺以《台湾关系法》、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美国对台六项保证为指导的“一个中国”政策,强烈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或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努力。

管理战略风险

中国官媒《新华社》11月16日却发出完全不同内容,指出拜登总统明确重申,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这些表述在当天白宫声明中完全没有。是中方片面之举,或美国避重就轻,目前不好判断。但终究反映出美中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本质差异。

不仅如此,《新华社》还报导习近平对台湾问题的强硬立场,指责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民进党政府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习近平说,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完全不提美国更在意的《台湾关系法》和对台六项保证。

中共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强化军队塑造态势、管控危机。(路透社视频截图)
中共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强化军队塑造态势、管控危机。(路透社视频截图)

对于两岸统一问题,习近平说:中方有耐心,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可以说,这次美中元首视频会谈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最大,各自坚持,毫不退让。双方的坚持能做到哪一步,也许危机发生时才能分晓。如果说这次视频会谈有取得共识,就是双方都认为需要管控危机,而这恰恰反映当前美中关系的总体态势,双方都不希望局面失控,避免迎头相撞。

会谈期间,拜登总统强调管理战略风险的重要性,指出需要”常识性的护栏”(common-sense guardrails),以确保美中竞争不会转向冲突,并保持沟通渠道畅通。习近平提出中美”和平共处”,不冲突、不对抗是双方必须坚守的底线,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

西太平洋安危

第二件大事来自中共内部,11月11日中共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被称为"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决议明确提出,要强化军队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战略功能。有关台湾问题,要求军队做到震慑“台独”分裂行径,有效应对外部军事挑衅(或称有效应对来自海上方向的挑衅),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这段论述看不出有武统台湾的紧迫感,而是把军队职能任务对准争取战略主动权,防止美台关系持续升级走上独立。

从这份决议到美中元首视频会谈,已经预告今后一段时间美中大国竞争将以台湾问题最为敏感,以管控危机为主要形式,以斗而不破维持双方既竞争又合作的战略平衡。

中国武统台湾,就是打破西太平洋的战略平衡。《台湾关系法》开宗明义说道:”本法乃为协助维持西太平洋之和平、安全与稳定。” 该法第2条提到:制订本法”表明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及安定符合美国的政治、安全及经济利益,而且是国际关切的事务。”以及”任何企图以非和平方式来决定台湾的前途之举-包括使用经济抵制及禁运手段在内,将被视为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及安定的威胁,而为美国所严重关切。”为此,美方”提供防御性武器给台湾人民。”这是美国对台军售的法律依据。

该法第3条提到:”美国将使台湾能够获得数量足以使其维持足够的自卫能力的防卫物资及技术服务。”这是美国对台提供军事装备与技术服务,及其相关训练的法律依据。换言之,美军驻台协助训练台湾军队完全在法理之中,但没有协防关系。

由此看来,美国与台湾保持一定的军事关系,除维持两岸和平稳定,更着眼于维护西太平洋的和平安定与秩序。近年美台关系升级,与其说是改变现状,不如说是为了应对中国扩张危及地区安全所做出的补救措施,以维持地区的战略平衡。而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防线中最大的缺口,如果不补救,西太平洋的战略平衡就必将瓦解。

从北京的角度看,美台关系持续升级如同”台独”升高挑衅,如果突破红线,中国将采取断然措施。而这条红线的临界点在哪里?中国始终保持战略模糊。如何判定红线,不在于《反分裂国家法》的条文,而在于中国能否打破西太平洋地区战略平衡的综合实力。在可期的未来,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因此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只能以非战争形式,在美中台三边保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灰色地带威胁

从军事的角度看,中国在台海地区不具有发动战争的条件,主要来自地缘战略格局的限制。中国整个近海呈半封闭状态,前无屏障,都在美国第一岛链海空兵力常规打击1,000km范围内,外层有2,000-3,000公里线状或点状断断续续的包围圈,不足部分由航母打击群补齐,更外围有5,500公里中程弹道导弹包围圈,且海上战略通道受制于人,攸关中国经济民生命脉。对于解决台湾问题,不能大打,只能巧胜智取。

多年来北京也确实这么做,利用和战之间的灰色地带,混合运用非直接动用武力、准军事或低强度军事手段,对台进行袭扰与胁迫。发动认知战、信息战及机舰侵扰等方式,打击台湾民心士气,消耗台军战备,逐步侵蚀台湾国家安全。主要表现在5个层面:控势、威慑、破坏、瘫痪、打击。

所谓控势,就是运用塑造态势、管控危机和遏制战争的手段,维持台海地区的战略平衡,达到台湾不独立、美台不结盟,又能反制美国战略围堵的目的。这是中国当前与今后首要的战略方针。

所谓威慑,以加强共军在台海周边演训为主,越过中线,侵扰台湾防空识别区,发动海空兵力模拟攻台等军事强制行动。开展战场经营,压缩台湾空防空间,同时反制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

所谓破坏,以认知战为主,对台实施舆论战、心理战及法律战(又称三战),渗透分化,扶植亲中势力,发展组织,引发认同危机,族群对立乃至社会骚乱。

所谓瘫痪,以网电侵入为主,主要集中在台湾公部门、能源和重要产业,以及政府委外供货商。病毒长期潜伏,关键时发作。台湾公部门平均每月遭到网络攻击2-4千万次,大多来自中国大陆。

所谓打击,是一种惩治战,强调两岸内战性质,阻止外力介入。手段包括警告性打击,在两岸机舰对峙时发动攻击,目前两岸处于战术接敌,未到战术接战,情势紧张,但总体可控;或实施惩治性打击,如攻击台湾外离岛,如东沙岛、太平岛,夺而不占,避免事态升级。目前这部分并未发生,但有可能随着两岸紧张情势升高而出现。

以上5个层面,前4项天天发生,并逐步深化。第5项虽未启动,但随时可用。然而这些都不足以引发大战,却影响深远。这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美台两国需要以新的思维和做法,才能遏止中国的侵台图谋。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