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制天权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

今天是2021年元旦。敬祝听众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心想事成。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今年的第一集栏目,应该讲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话题,作为全年栏目的开场。最后决定讲”制天权”的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如何掌握太空资源。

太空珍珠港

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美国人开始提出”制天权”,呼吁要及早经营。直到今天,制天权在美、中、俄等大国竞争中已经成为决胜的要件。人类几千年来的战场,今后有可能从地球转向太空。美国军方甚至担心,下一次珍珠港事件有可能在太空发生。

去年12月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Mark Milley)参加一场网络研讨会,由他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奥汉隆(Michael O’Hanlon)进行对谈。奥汉隆问他:美国军队从指挥控制到网络和电子作战都过于依赖卫星,缺乏防卫措施,太空领域已经成为美国的致命弱点。然而,多年来美军执行反恐战争,对手的技术水平较低,谈不上从太空反制,使得这个问题一直被忽略。目前美军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改进吗?

米利回答说:太空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脆弱领域。对手一旦从太空先发制人,破坏卫星,美国就会陷入失明状态,从指管、通信到导航等系统相继失灵,有可能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因此,下一次珍珠港事件有可能在太空发生。

米利还说:美国认识到太空领域的脆弱性,正以快速行动,投入大量资金来强化太空系统。不过,美军也有心理准备,必须适应当太空资源受到攻击,在没有完善的指管系统、无线电网络遭到干扰,以及在全球定位系统(GPS)降级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运作。对手越强,太空资源降级的程度就越高。

反卫星试验

一颗卫星解体导致太空碎片,美中等国正在研制清除太空垃圾航天器亦可作为反卫星武器。(欧洲航天局插图)
一颗卫星解体导致太空碎片,美中等国正在研制清除太空垃圾航天器亦可作为反卫星武器。(欧洲航天局插图)

多年来,俄罗斯和中国相继发展反卫星武器,不论是用激光或反卫星导弹,至今都还没有在太空轨道上针对性使用。去年7月中旬,美方发现俄罗斯在太空进行了一次非破坏性的反卫星武器试验,由俄罗斯宇宙2543号(Cosmos 2543)卫星,在太空轨道发射1枚抛射物体,可以把其他卫星作为攻击目标,使得太空作战成为现实。

这不是单一事件。去年1月中旬,俄罗斯2颗卫星开始跟踪美国超大型照相侦察卫星“锁眼”(KH-11),相隔仅有160公里。美国太空军首任司令雷蒙德(John Raymond)说:这种挑衅行动令人不安。半年多后,俄罗斯的卫星向目标发射1枚抛射物体,更是精心设计的恐吓行为,完全超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苏联剧本。

试问,美国卫星一旦遭到敌方反卫星武器攻击,影响层面恐怕一时难以估计。克里姆林宫宣称,去年7月的卫星试验,是在自我检测,并不影响他国卫星。假设,这是一次试探性演练,以自我检测进行伪装,作为日后太空袭击的一种尝试和准备,而美国没有能力发现,或是发现了却没有能力反制,”太空珍珠港事件”就有可能发生。

美国对”太空珍珠港事件”的警告,不是今天才有的。2001年1月,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出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前9天,向国会国家安全太空管理和组织评估委员会提交一份报告,对美国在太空领域的脆弱性作出全盘说明,指出美国有可能成为”太空珍珠港事件”(Space Pearl Harbor)的目标。拉姆斯菲尔德举出3个太空脆弱性的案例:

太空脆弱性

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2001年出任美国防长前夕,向国会提出美国太空报告。(维基百科)
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2001年出任美国防长前夕,向国会提出美国太空报告。(维基百科)

1998年,美国银河四号商业通信广播卫星出现故障,导致80%的美国寻呼机,以及有线电视和广播传输关闭。经过几周时间抢修,卫星才恢复运作。

2000年,美国卫星地面站因计算机出现故障,使得一些卫星的所有信息丢失,持续3个小时。

2000年7月,中国《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军方正在制定在未来一场高科技和天基战争中,能够击败美军的战略和方法。这是美国在正式文件中,提到中国对美国的太空威胁。

由于美国在太空领域的脆弱性,拉姆斯菲尔德担心,美国可能在一些危机和冲突中陷入不利处境。

首先是反恐战争。当美国海外部队或公民遭受恐怖袭击前,或美国本土和美国盟友遭受恐怖袭击前,美国需要卫星对恐怖分子的据点和设施进行侦察与识别。如果卫星失灵,美国将非常被动。

再来是台海一旦冲突,美国除了寻求外交手段,还要通过军事行动来吓阻事态升级。这也需要卫星。

另外在中东地区,侵略者若对美国盟友发动大规模导弹威胁或攻击前,美国需要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立即作出回应。同样需要卫星。

拉姆斯菲尔德在报告中指出,太空袭击通常不是缺乏警示,而是美国往往有一种倾向认为,这种事不太可能发生,既鲁莽又冒险,不屑一顾。报告说,如果美国不立即采取行动,难道非要等到遭受”太空珍珠港事件”后才觉醒,为时已晚。

为此,拉姆斯菲尔德在报告中提出整套方案,增强美国的太空资源。从转变美国军力到增强太空情报能力,从塑造国际法律环境到技术创新,以及建立并维持一支专业的太空队伍。这整套方案的影响力,持续至今。其中有两项特别需要一提。

太空演习

施里弗太空演习(Schriever WarGame)是一种模拟太空战争的兵棋推演。至今已举行14次。图为施里弗2010太空兵推。(Space-Library)
施里弗太空演习(Schriever WarGame)是一种模拟太空战争的兵棋推演。至今已举行14次。图为施里弗2010太空兵推。(Space-Library)

在塑造国际法律环境方面。拉姆斯菲尔德在报告中指出,美国和多数国家把”和平”(peaceful)使用太空资源,解释为”非侵略性”(non-aggressive)使用,这符合国际惯例。换言之,可以在太空进行常规性军事活动和部署,就像在公海和国际空域能够自由行动。国际法并未全面禁止在太空部署军力,或从太空向地球进行军事行动。报告说,美国在塑造国际法律环境时必须坚持这一点,如果美国在太空的行动受到法律或协议上的限制,将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后果。至今美国都在坚持这个原则。

根据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数据显示,截至去年7月底,全球在轨卫星有2,787颗,美国有1,425颗,占全数51%;中国有382颗,占14%;俄罗斯有172颗,仅占6%。显然,美国利用太空资源最多,发展也最快,这不代表她破坏国际法。美国希望在太空领域,大家都能遵守”非侵略性”的使用太空资源,不把太空作为战场。否则,天下大乱。

今后如何界定”和平”使用太空资源,将是大国夺取”制天权”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拉姆斯菲尔德的太空报告,留下的第二个重要影响是,他规划美国能定期举行太空演习,藉此对潜在对手产生威慑,以防不测。从2001年起,美军真的开始认真举行”施里弗”太空演习(Schriever WarGame),是一种模拟太空战争的兵棋推演。去年11月初,举行第14次的计算机模拟兵推,由2019年12月美国最新成立的太空军首次主办。200多人参加,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和英国等8个国家。

美国太空军首任司令雷蒙德(John Raymond)说:”施里弗太空演习是一个联合国际、民用和商业合作伙伴,探索新的太空经营概念的主要论坛,目的是增强太空领域的安全和稳定。我们的独特优势,是能够无缝整合来自多个盟友与合作伙伴的多领域能力,以创造协同效应。”

去年12月20日,雷蒙德在太空军成立一周年,向《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投书指出,到2023年,全球在轨卫星约有5,000颗;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他说:美国需要快速设计、测试和采用新技术和创新经营理念,这是太空竞争的必胜之道。大国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已非过去的反恐战争。

基本功

由此看出,美国经营”制天权”并非为一己之用,而是与盟友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目的是维护太空领域的安全和稳定,以及庞大的太空经济利益,为世界所用。

美国太空演习之所以命名”施里弗”,是为纪念1950年代美国空军将领施里弗(Bernard Schriever),在太空和发展洲际弹道导弹计画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他在1957年的一次演讲中指明:从长远来看,美国的国家安全可能取决于我们如何实现”太空优势”(space superiority)。

他还说:”几十年后,重要的战斗可能不是海战或空战,而是太空战。我们应该花费一定的国家资源,确保在夺取太空优势方面不落人后。”他还预测,随着太空技术的发展,美国可以进行月球探测,乃至星际飞行。施里弗目光远大,被公认是美国太空和导弹之父。说他是美国的”制天权”之父,也不为过。

根据美国《太空新闻》(SpaceNews)报导,美国国会通过2021财年政府预算案中,拨给美国太空军的预算有152亿美元。其中,24亿美元用于运作和维持费、23亿美元用于采购、105亿美元用于研发、测试和评估(RDT&E),这部分的预算约占七成,而采购预算比预期略微减少,说明今后一段时间美国太空军的发展重点,不急于采购新设施和装备,而是努力做好基本功,掌握”制天权”的基本特点与规律。

这才是大国发展”制天权”的克敌制胜之道!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