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格局促的铁笼内,貉子歇斯底里地绕圈打转,皮毛被啃得稀疏光秃,病恹恹的模样,大不同于卡通里的狸猫萌样(日文称Tanuki,即中文的貉)。当全球陆续淘汰皮草养殖场,中国跃居最大养殖国,赔上命的产业链黑洞,疫情岂只新冠病毒这一波?
根据中国皮革协会毛皮经济动物养殖专业委员会(简称中皮协)3月出版的统计报告,2019年水貂、貉、狐的取皮总量约3,971万张。随着全球疫情升温,这份报告出炉格外引人注目,报告总结写着“目前中皮协正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沟通,反映行业内的呼声。”这句话透露了人工圈养和动物保护、公卫健康无可避免将陷入拉锯战。
中国皮草的一笔烂帐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皮草养殖史并不长,却逆袭成为全球霸主。长期研究皮草议题的中国清华大学博士龙缘之指出,“1980年代起,中国自北美、北欧等地引入动物和产业技术,相较欧洲国家的皮草养殖业来得晚。主要养殖地在河北、山东、辽宁和黑龙江等北方省份。2000年以来,中国成为最大的皮草加工国,2014年进而成为最大的皮草动物养殖国,无论是单一物种或是动物总数,都达到世界第一位,超过全球的50%。”
中国成为皮草养殖大国,光环背后却是一本烂帐。龙缘之分析,中国崛起的背景因素之一是环保意识和相关法律的不足,而欧美国家在动物福利声浪高涨、法规趋严的情况下,皮草养殖产业也出现转移至中国的现象。
近年来,中国皮草养殖和残忍屠宰的视频不断被公诸于世,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副执行长陈玉敏也曾深入调查中国毛皮养殖场,她目睹过度密集的养殖环境,“所有的动物被关在小小的笼子里,这些生性喜欢隐密的狐狸、貂和貉子,因为处在过度紧迫、单调枯燥的饲养环境,导致牠们出现严重的刻板行为,不停地转圈圈,甚至啃食自己的尾巴和前肢,或是把自己的毛整个舔光,身心受到很大的折磨。”
活剥取皮病毒上身

毛皮动物仅数月龄大就被取皮,屠宰过程也存在不人道争议。陈玉敏说,有些电击设施缺乏专业规格,甚至是养殖户自行研发,拿电池、前后端通电,动物在没有被有效电晕、有意识的状态下,直接被剁断手掌、脚掌,从缺口剥下皮来,动物是在巨大的惊恐和痛苦之中被活活剥皮。
人畜共患病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龙缘之说,每年到了小雪节气,即10、11月之际,打皮队出现在皮草重点养殖地区,这种流动屠宰队一一拜访养殖场,提供取皮服务,每只动物收费大概是人民币6元,打皮队可能成为病毒的携带体;此外,最近的临床研究也发现,山东威海确诊的68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案例中,22例有貂类养殖史或曾被水貂咬伤。威海正是重点水貂养殖区,相关数据备受重视。
中国的毛皮行业法规却治不了养殖业的沈疴弊病,龙缘之指出,2016年中国修订出台的《貂、狐、貉饲养繁育利用规范》不具有法律执行的效力和意义,所以没有办法真正改善养殖场弊病和动物福利。
染毒的河川和皮草制品

皮草加工衍生的环境祸害,长期以来也被漠视。“我们曾经看过一个皮草加工的村庄,很可怕的是,河川整个都是各式各样的七彩颜色。”陈玉敏回想起触目惊心的场景,“因为皮草产制过程需要硝染,泡浸化学药剂,让皮毛柔软、防腐,同时用染剂染色,这些化学药剂随污水违规排放,造成河川污染。”
河北无极县的污染事件,2014年在媒体披露后投下震撼弹。龙缘之说,十多年来,无极的磁河沿岸随着皮革和化工业发展,剧毒污水直接排放至河中,致癌物质多环芳烃超标700多倍,河岸土壤也测出镉,地下水污染面积高达100平方公里,这一带村民约有1,500人,20%的人饮用红浊的水源,皮草产业污染导致当地有“三致”:畸形、癌症、突变;世界银行也曾指出,皮草产业是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五个产业之一。
放眼皮草加工排行榜,中国排名世界第一,以毛皮服装及服饰产品来说,全球超过70%是中国制造。不过,加工后的皮毛制品可能残留有毒化学物质,龙缘之以在中国市场的研究调查为例,所有的男装、女装和童装样本中,全部检测出甲醛、六价铬、多环芳烃、重金属(包含铅)等有毒物质,其中,甲醛会诱发过敏和癌症,六价铬则容易造成肾脏、神经和生殖系统损伤,严重危害健康。
皮草饰品的丑陋真相

“随着经济起飞、消费力提高,中国成为最重要的皮草消费国,80%中国产的皮草制品,供应给国内市场。”龙缘之说,“芬兰、丹麦和挪威等欧洲国家生产的皮草,主要输出中国,而中国出口则以饰品化皮草商品为主力。”
狐狸和貉子是最适合制作装饰物件的毛皮动物,龙缘之表示,中国的貉取皮量每年约为1,400万张,数量是欧洲的100倍,2019年最新统计是1,359万张,相较前一年成长10%,这些饰品化的皮草总量加总起来,远超过被拿来制作整衣式的皮草数量,皮草的泛滥程度相当严重。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调查市售皮草商品,9成来自中国,陈玉敏说明,“很多人以为皮包上的毛球吊饰、铺在鞋内的保暖毛、大衣或帽沿的毛饰是假的,我们送检结果显示,全部是不折不扣的动物毛皮,而美国的动保组织也曾调查发现,中国的猫、狗被剥皮取毛,运输至美国,最后制成各种皮草商品,其实皮草不再是高单价的奢侈品,现在已经化身成各式各样的小物件。”
中国能斩断皮草命脉吗
“零皮草”(Fur Free)已成为全球趋势,不但全球时尚品牌和零售业者响应跟进,各国也陆续通过立法,全面或部分淘汰动物皮草养殖场。龙缘之指出,现在“全面禁止皮草养殖”的有英国、奥地利、克罗埃西亚、捷克等十余个国家,德国虽未设下禁令,不过,由于动物福利规范严格,养殖户无法负荷沉重的成本,目前已全面关闭皮草养殖场;而“部分禁止养殖”的国家,则考量了动物福利、污染及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环境问题等,以自东亚引入的貉为例,欧洲除了芬兰和波兰以外,各国皆禁止养殖。
荷兰是世界前三大水貂养殖国,2012年政府表决通过禁止水貂养殖,2024年实施,荷兰大刀斩断经济收益来源,中国能吗?龙缘之表示,荷兰从立法到正式实施有很长的过渡期,尽管当地皮草产业拥有历史和经济基础,透过广泛的教育和对话,建立社会大众的道德共识,同时改变价值观、扬弃皮草商品,迄今养殖业者仍不断试图翻案,却始终无功而返。
新冠疫情如火如荼延烧,零皮草能否在中国成为“政治正确”?“我们已经到了一个人类利用野生动物,涉及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地球环境永续,都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陈玉敏说,“我们要衡量是真的得吗?背后有没有更大的失?”这次瘟疫正是中国抉择的关键时刻。
撰稿人:麦小田 责编:许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