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火烧出动物难民潮,乌克兰边境城市紧急搭起临时的动物救援站,被炸伤的小狗、虚脱呻吟的猫咪,一张张无辜的脸孔,露出惊慌的神情。另一头陷入疫情火线的上海,也传来动物落难,一只柯基犬被防疫人员当街打死。
4月12日,俄乌战事延烧第48天,俄罗斯总统普京指称俄乌谈判进入“死胡同”,放话战争将持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战争和瘟疫,祸乱接踵而至,动物往往是没被看见的受害者。
即刻救援的《辛德勒名单》
这一场战争把动物推向困途,开战迄今超过400万人逃离乌克兰,在仓皇逃难下,不少宠物与家人失散、流落街头,善待动物组织(PETA)中文区发言人秦川指出,“我们透过乌克兰本地的志愿者,在城市街头搜救走丢的动物和流浪动物,目前已经在乌克兰境内救出超过1000只动物。”
战争爆发后,PETA火速在乌克兰的边境城市利沃夫设立工作站,动保志愿者开着面包车或小货车,在乌克兰西部、南部和东部城市寻找落难动物,估算约有8万4千只猫、狗等伴侣动物滞留在当地,“我们尽可能给牠们投喂一些食物和水,以整个乌克兰来看,估计至少有数十万动物等待救援。”秦川说,“我们仍得继续营救更多动物,就像《辛德勒名单》一样,名单上能多一个就多加一个,带牠们远离战争的影响。”
布恰(又译作布查)距离乌克兰首都基辅约30公里,俄军炮火狂袭小镇,“那儿有一个动物收容所不幸遭到炮弹的攻击,有些动物被炸死了,我们的志愿者非常勇敢,把存活下来的动物尽量带出来,有些实在没法儿带走,只好把粮食留在那里。”秦川叹了口气,“在炮弹袭击下,其实人类和动物都没有区别,都是受害者。”
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HSI)同样在第一时间投入动物援助工作,3月下旬,HSI救援团队在波兰边境取得不完全统计,每12位乌克兰人就有1人带着猫或狗过境。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也表示,乌克兰邻近的欧洲国家中,约有5成家庭养宠物,这意味着可能有一半的难民带着他们的宠物踏上逃难之路。
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中国政策专家、美国休士顿大学城中分校东亚政治学副教授Peter Li指出,乌克兰很多家庭有宠物,这是现代社会愈来愈明显的现象,包括中国大陆也有很多人饲养宠物,所以国家遇到紧急灾难的时候,例如战争、大地震或疫情等特殊灾难,要有应急预案或政策,不仅要帮助人民,而且要考量到宠物,因为宠物是他们的家庭成员。
大白追杀柯基犬之后
疫情下的上海,身穿防护衣的“大白”用橇子打死柯基犬,前一刻主人才被送走隔离。一只倒卧在血泊的毛孩儿,引燃了舆论风暴,抹煞民间组织在疫情初期启动的宠物互助行动,一笔笔防疫人员打死宠物的事件又被翻了出来:去年11月江西上饶市“大白”橇门入室,用铁棍打死柯基犬;今年3月广东惠州市“大白”进入民居,萨摩耶犬死在乱棍之下,同一个月,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发出文件“对阳性患者户内饲养动物展开全面彻底扑杀”,舆情反弹后,当地改口喊停。
网络上传来“请上海抄深圳作业”的呼声,深圳在3月中旬建立2个“爱心宠物驿站”,为集中隔离者提供免费宠物托管服务;4月再成立“宠物方舱”,进一步让疫情期间宠物托管规范化。
Peter Li指出,这些个案说明了遇到紧急灾难,政府要有完善的政策规定,把人撤到隔离区,家里的宠物也要得到关照,而且任何人都不能趁机打死宠物,这样做你就是违反国家规定、你是给国家拆台,要有统一的规定才行。
各国驰援拯救动物
俄罗斯出兵后,跨国动物救援链如火如荼启动,给紧急灾难应变树立了人道标杆。欧洲各国陆续打开方便之门,松绑宠物入境措施,原本动物须符合植入芯片、接种疫苗等规定才能入境,现时只要填写简单表格,并持续追踪动物情况
即可。
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立刻派遣工作人员前进波兰,联系当地6家动保组织和乌克兰最大的动保组织UAnimals,“我们把一些救援物资运进乌克兰,同时给了一笔资金。”Peter Li说,“我们也协调波兰、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地动保机构,为难民提供宠物救援包和药品,里头有狗粮、猫粮、尿垫子、宠物玩具等。”
PETA救出的动物目前已全数撤离乌克兰,秦川指出,大部分动物来到波兰、罗马尼亚两地的收容所和当地动保机构,不少也去了德国、奥地利的收容所,等待下一步的领养。
秦川谈起边境上的人宠逃难情景,“我们在利沃夫这边看到很多难民想要过境,很多人连车都没有,或者是有车也用不上,因为根本加不到汽油,有些主人提着猫或狗,徒步60几公里来到边境,还有人一路辗转搭乘公交车或火车,两天没吃饭,带着动物来到边境。”他有感而发说,“我们的工作不只是拯救动物,也是试图保护家庭的完整。”
奔走在死神的十字路口
战火下长途跋涉,宠物不只是饥渴交迫,各种突发状况也让牠们置于险境。“我们看到有些动物的状况不是特别好,有的受到惊吓,精神上有些焦虑,有些老年的狗需要看兽医,还有些狗甚至受伤。”Peter Li不舍说,“比如有两只狗从乌克兰接到了波兰,可能因为炸弹或炮火波及,其中一只狗的前脚掌受伤严重。”
秦川表示,以伴侣动物来看,战争最大的影响是心理层面,因为牠们习惯生活在稳定的状态,现在突然爆发战争,置身在混乱、恐慌的氛围中,不免造成心理创伤,此外,由于逃难时人流和动物密度高,传染病的风险也跟着提高,所以PETA在边境跟波兰、罗马尼亚的动保组织合作,搭建临时兽医站,帮助受难动物。
事实上,动物救援工作在生死交关中进行,工作人员承受的身心煎熬也不小。“3月7日,我们在乌克兰当地的3位志愿者,前往布恰收容所喂食动物,却遭到俄军袭击,3位志愿者不幸罹难,他们也不管你出现是什么理由,炮弹一打下来,人和动物都是血肉之躯,全都没了。”秦川掩不住伤痛口吻,“这对我们的打击非常大,战争前线的救援工作相当困难。”
来自动物园的讣闻
战争猝不及防,围困在动物园和农场里的动物更是难以走避,基辅动物园园长特蓝廷(Kyrylo Trantin)说,有些动物的听觉很敏锐,牠们感知到的轰炸声会被放大,武装冲突让牠们痛苦不安,甚至得施打镇定剂。
乌克兰第二大城哈尔科夫的费尔德曼生态动物园(Feldman Ecopark)也地处战事前线,频繁炮火持续击落在园区,动物园不断在线上更新“讣闻”:马鹿、袋鼠、黑猩猩……,死亡名单继续增加中,随着园区设施受到重创,日前园方考虑安乐死大型食肉动物,所幸消息传出后,各地驰援协助撤离部分动物。
“对动物园管理单位和主张开发动物园旅游项目者来说,这是一个警示,以后动物园这个产业要愈来愈少愈好。”Peter Li说,“多年前,中国大陆一个城市的动物园遇到很大的洪灾,整个动物园淹掉了,很多动物活活淹到死,这是一个非常悲恸的情况。”
从动物园到农场,由于撤离难度高,大批动物往往在灾难中绝望陪葬。Peter Li指出,乌克兰是农业国家,肯定有许多农场动物,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离战事较远,不过,战争导致物资运输困难,同时破坏基础设施,水和电力供应会出问题,饮用水也可能受到污染,这些都会影响到动物,更何况当工作人员撤离后,动物也只能自生自灭。
俄乌停火遥遥无期,长期毒害的后作用力不容小觑。Peter Li提醒,弹药爆炸对当地自然生态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植被、湿地都会受到破坏,候鸟栖地连带消失,战争留下的有毒物质或是未爆弹,对动物和生态系统也是很大的潜在威胁。秦川表示,战争还会让流浪动物数量爆增,冲击原本稳定平衡的城市生态系统,而不幸无法存活的流浪动物,也可能衍生环境污染问题。
不过,火线下的救援行动,凸显出对生命的珍视和人宠紧密连结的情感。“有个志愿者将一只猫从利沃夫带到捷克,通过当地动保组织找到牠的主人,后来在捷克重逢。”秦川聊起温馨的记忆,“这完全出乎这家人的意料之外,没想到在捷克可以再遇到小猫咪。”
“有个老先生回到被战火摧毁的家中,家人全给炸死了,在废墟中他找到唯一幸存的家庭成员-一只猫,在这个时候那只猫对他来说非常重要,是他心灵上巨大的安慰。”Peter Li缓缓提起令人动容的这一幕,“人类和伴侣动物之间的纽带非常深,所以回到这个话题,灾难的时候,考虑灾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家中其他成员,因为那也是他们的顾虑和关心所在。”
撰文:麦小田 责编:许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