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落的油漆、发霉的水管,虎鲸的双眼涨红着血丝,用吻部撞击着墙壁,仿佛在控诉海洋馆编织的谎言。中国打着教育的幌子,陈仓暗渡鲸豚,这一起“鲸豚再教育营”的迫害事件,如火如荼在各地上演。
中国的海洋馆(水族馆)积极赶超各国,以大国姿态崛起。香港海豚保育学会会长郑家泰指出,目前中国有七十九家海洋馆在营运,日本约莫有五十家,反观三年前,中国排名仍在日本之后。台湾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董事蔡伟立表示,欧美的海洋馆趋势是逐渐退场、观众变少,饲养的鲸豚数量也跟着减少,中国却是背道而驰。
看似灿蓝的海洋馆,翻涌着黑狱的戏码。“我们的调查员走进新建的场馆,看到的却是陈旧的水池,墙壁的油漆掉落,水管都发霉了。”郑家泰露出惊讶的口吻,“这是普遍的现象,设计和布置都很旧。”
不堪用的豆腐渣工程,悄悄扼杀鲸豚的生命。郑家泰推测,这或许是海洋馆求速成、偷工减料,导致新场馆的设施品质低落,此外,不少海洋馆的背后是由国家支持,或是配合地产发展和区域开发,甚至沦为商场炒作的噱头,出发点并非着眼海洋教育,经营者满脑子想的是娱乐和赚钱,鲸豚成为牺牲品。
不意外,中国的海洋馆弊端丛生,“再教育营”里的训练过程也触目惊心。蔡伟立指出,鲸豚被迫学习跳火圈、摇呼拉圈等动作,没达到表演效果,有时还挨饿被处罚,去年网络疯传大连的训养员帮白鲸涂口红的影片,这种过度拟人化、被当作小丑的戏谑作法,非但不符合鲸豚的野外行为,更毫无教育意义。
“我曾在广州商场内的水族馆,看到训养员拿起拖把,想要一棍打在海牛身上。”郑家泰记忆深刻说,他摇头叹道,中国的水族馆实在太多,训养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常可见不当的惩罚行为,或是不专业的训练方式。
相对欧美圈养鲸豚的反对声浪大增,扬弃马戏团式表演,郑家泰说,中国停留在老派作法,鲸豚表演后,安排观众互动、亲吻,甚至出动海豚拉小船,载孩童绕一圈。看在专家眼中,这可让人捏把冷汗,“在欧美海洋馆的历史中,圈养的海豚被关太久,精神状态不太健康,曾经出现攻击行为。”郑家泰指出潜在的危险性。
在海洋馆推波助澜下,海洋哺乳动物的盗捕事件频传,今年2月中国辽宁查获100头野生斑海豹被囚禁,还没卖进黑市,38头海豹宝宝因惊吓过度、营养不良陆续死亡。蔡伟立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由于海洋馆需求大增,除了鲸豚,海狮、海牛、海豹也是热门的圈养动物。
虎鲸是中国海洋馆锁定的明星动物之一,高死亡率令人忧心。蔡伟立指出,人类圈养野生虎鲸可追溯至1960年代,迄今圈养的数量约156头,其中128头已死亡。此外,根据美国动物福利协会的研究调查,虎鲸在野外环境的死亡率为2.3%,在圈养环境为6.2%,大幅增加3倍。
中国游走保育法令的灰色地带,以教育名义进口虎鲸,不出其然,最后全关进“再教育营”。郑家泰说,目前中国少说圈养了13头虎鲸,2018年11月上海的海昌海洋公园展出4头虎鲸,珠海的长隆海洋王国引进9头虎鲸,预计今年夏天推出虎鲸表演。
蔡伟立指出,美国有一支虎鲸纪录片《Black Fish》,主角是海洋世界SeaWorld的虎鲸Tilikum,牠是圈养纪录中体型最大的公虎鲸,片中以牠攻击训练员致死的案件为主轴,探讨幼年被活捉、圈养过程,甚至被其他虎鲸霸凌,导致身心失衡,最后失控杀死三个人。
Tilikum的反击出于无奈,更贴切来说,牠是被逼疯了。“虎鲸是最不适合圈养的动物,在野外未曾发生攻击人类的事件。”郑家泰指出。这些从野外捕捉的鲸豚,面对狭小单调的圈养环境,牠们会出现撞击墙壁、咬异物等刻板行为,封闭的环境无法满足鲸豚的复杂行为。蔡伟立说,鲸豚属于群居动物,拥有独特的语言和生存技巧,孤单被关在水池里,或是被迫和其他物种相处,初期沟通困难,有时也会传出不合或打架等情形。
虎鲸纪录片的控诉,激起一连串的保育浪潮。蔡伟立说,这部片子发行后,美国海洋世界的票房一落千丈,股价连带滑落,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地区率先立法,禁止虎鲸捕捉和展演,世界各地也着手推动反鲸豚圈养法案,让鲸豚进入长期收容,或是设置保护区。
郑家泰表示,在全球动物保育意识高涨下,目前智利、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已完全禁止圈养鲸豚,匈牙利、芬兰、台湾等则是禁止鲸豚进出口,除非人工繁殖,鲸豚数量将逐渐减少,英国、巴西采取高门槛策略,让投资者却步、放弃经营海洋馆。反观中国,圈养标准订得太低,助长海洋馆扩展,这一场丑陋的“鲸豚再教育营”风暴,注定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