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绿色情报员:疫情下被穷死的动物园

0:00 / 0:00

2020年新冠肺炎瘫痪全球,湖南长沙商场内的动物园大门深锁,困在笼中的白狐啃食羊驼的尸体;2003年SARS大爆发,福建厦门的海沧野生动物园也发生类似悲剧,群狮争食残杀小狮子。这两起命案有什么共通点?杀手不是“病毒”,而是“动物园”。

疫情殃及动物园,不只发生在中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秘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都传出灾情,由于封城禁令或收入锐减,园方宣布打算将部分动物安乐死,或以草食动物喂食肉食动物。当各地把动物争议赤裸裸摊在阳光下,中国长沙却是以偷拍影片流出,揭发仓鼠、貂、蜥蜴等小动物疑似被饿死。

滥建动物园闯祸灾

中国的动物园数量堪称全球之最,圈养的动物数量也不断攀升,疫情下,动物园的黑洞再次现形。

“大陆近几年滥建动物园,不仅建野生动物园,也在一些大型商厦里建小型动物园、水族馆等。”中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莽萍说,她曾带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林业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投身中国野生动物园的田野调查,“这些商厦室内动物园,动物状况多半不佳,携带何种病毒完全是未知状态,同时也污染室内环境,存在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这种情况应该通过修法去改变。”

北京清华大学博士龙缘之指出,长沙的室内动物园是接近动物咖啡的商业性营业场所,由于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很大,面对庞大的维护费用,动物生存对管理者而言是负担,干脆把动物直接饿死,这也显示主管部门的不作为或是无力作为。

龙缘之曾经在中国进行动物园调查研究,“中国大、小城市几乎都有动物园,水族馆也愈发普遍。”她点出中国动物园的快速崛起现象,“由于缺乏监管,即便是公立动物园的动物死伤,或是动物交易买卖,中国民众无从得知,更不用说私立动物园或动物咖啡这类场所。”

动物穷死是常态

中国是动物园大国,4月北京动物园解封开放,亲子游客戴上口罩入园参观。(路透社)
中国是动物园大国,4月北京动物园解封开放,亲子游客戴上口罩入园参观。(路透社)

“穷死事件”并非偶然,中国各地一窝蜂兴建动物园,不少存在营运差问题,2010年沈阳野生动物园就曾传出11只东北虎相继饿死。“其实不仅是在重大的疫情之下,在战争、地震、洪水等等情况下,都会出现动物园无法应付而让动物受苦或饿死的境况。”莽萍揪心说,“在经济高涨时期滥建动物园,大量繁育养殖野生动物,在经济下降时就随意牺牲动物,这是人类的自私。”

“动物园主导了这样的悲剧。”龙缘之直指问题的核心,“这些动物活着的时候被当做摇钱树,没有利用价值时,就变成烫手山芋,对园方来说,当牠们生命终止时,毛皮、骨和肉反而更有经济价值。而目前中国没有动物福利保障的基本法,加上动物伦理意识缺乏情况下,着眼点就只是经济利益了。”

中国囚笼里有多少动物,没有人说得清楚,龙缘之以日本和歌山县某港湾捕捉的海豚为例,“活捉后、被训练员挑出的海豚,大多数被卖到中国。”从人工圈养的老虎,也可窥见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动物园观察(China Zoo Watch)从2004年起,访查中国各地的动物园。曾经长达10年重点访查圈养老虎的情况,除了活体的老虎展示外,甚至在园中就可以看到虎骨酒、老虎的各种器官泡浸在药酒中,以及虎皮、标本的销售。曾经有组织估算,中国圈养虎的数量高达5,000只,而野外老虎约仅有10多只。”

保育为名的血腥虐待

中国的圈养老虎数量远高于野外族群,老虎拉车载客,保育旗帜形同幌子。(路透社)
中国的圈养老虎数量远高于野外族群,老虎拉车载客,保育旗帜形同幌子。(路透社)

这些披上保育外衣的老虎园区,掩饰了野蛮的真相。龙缘之表示,这些场所写着斗大的标语“野化驯练”、“科学保育”,实际上,这些人工圈养的老虎根本不可能放归野外,特别是牠们多半从小被“去牙”、“去爪”,丧失野外生存能力,很多方式根本称不上保育或民众教育,而是合理化了动物的虐待和利用。

现有法令为野生动物的商业利用,打开合法的大门。龙缘之指出,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经过几次修法后,某种程度愈修愈糟,因为展演动物的利用仍然受到鼓励,即便这次疫情期间,禁吃野味相关法例出台,当中却存在很多但书,比如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物种被排除在外、动物园动物和宠物也未纳入保障范围内,此外,动物园的动物尸体流入野味市场的情况,近年也多次被媒体曝光,暗藏防疫的缺口。

各种光怪陆离的动物展演和互动,也是中国动物园行业为人诟病的乱象。“鹦鹉、大型鸟类的翅膀被剪断;骆驼被囚禁在只有一张办公桌大小的铁栅栏里,让游客轮轮流骑乘拍照,一小时接客多达数十人。”龙缘之用“瞠目结舌”来形容,即便走访调查几十个动物园,一幕幕让她大呼不可思议:“动物天性怕火,狮子、老虎却要跳火圈,还让黑熊高空骑单车;要山羊走绳索,同时让猴子在山羊身上倒立。”

疯狂失控的动物展演

中国动物园安排各种畸形的动物表演,流于哗众取宠式娱乐,未扮演好教育角色。(路透社)
中国动物园安排各种畸形的动物表演,流于哗众取宠式娱乐,未扮演好教育角色。(路透社)

当观众坐在台下看秀,喧哗式娱乐之后,可曾想过在野外用四肢走路的黑熊,为什么会“人立”、用后肢来走路呢?“他们从小熊训练起,第一种方式是烫伤前掌,让牠们只能用后肢站立;另一种方式是以铁链套住黑熊脖子、靠墙直立,训练的背后是极其残忍的虐待。”龙缘之戳破假相,“动物园的本质不是动物的天堂乐园,它其实是人类操控动物的生命,并且以保育、教育为名。”

中国的展演动物不少是一、二级国家保护动物,而快速增长的动物园也助长动物的野外猎捕行动。“中国除了从和歌山进口野外捕获的海豚,还从非洲津巴布韦等国家进口野生小象,我们曾经看到,小象抵达中国后遍体鳞伤、不断发出哀鸣,有些小象甚至没多久就死了。”龙缘之指出,“动物园期待游客保护动物,不希望这些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但本身作法就是矛盾的。”

莽萍指出,动物表演是一种残酷对待动物的娱乐活动,国家住建部早就在2010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叫停城市动物园及公园的动物表演,2013年住建部又发布《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进一步要求动物园杜绝一切动物表演。龙缘之表示,尽管政府10年前就有相关举措,不过,根据动保团体的调查,动物表演禁而不止,有些问题愈来愈严重。

疫情按下未来转型键

透过喂食、互动,动物染疫风险大增。(美联社)
透过喂食、互动,动物染疫风险大增。(美联社)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青岛森林野生动物园才宣布永久停止动物表演,“这是新冠疫情爆发后最令人鼓舞的信息之一。”莽萍乐见迟来的好消息,“近年来,天津、杭州、广州、福州等动物园都取消了部分或者全部的动物表演;2019年上海长风海洋世界还将圈养用于表演的两头白鲸,送回冰岛白鲸海洋保护区,这也将影响其他动物园或马戏团做出正确选择。”

这场大瘟疫让动物园陷入染疫危机,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动物园(Bronx Zoo)传出狮子、老虎被工作人员传染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禁止人与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禁止驯兽和野生动物表演,以及其他近距离拍照、触摸、骑乘活动,以避免可能存在的野生动物源性疫病。”莽萍说,“随着疫情迁延,关闭室内动物园和水族馆,更将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话题。”

中国的动物园该何去何从,危机能否化为转型的契机?龙缘之认为,动物园转型要透过外界动力持续推动,以国际案例来看,有些转型为本土物种的救伤场所,或是真正具有教育意涵的场域,例如动物庇护所,收容无法放归到野外的动物,或是贸易走私动物,或民众非法圈养的野生动物等。此外,游客角色也要相对应的转变,像是经过培训后,担任志愿者、照料动物。

“那个时候,动物园应该也不要叫动物园了。”龙缘之带着期盼的眼神道出心愿。有一天,中国动物园会有新名字吗?

撰稿:麦小田 责编:许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