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绿色情报员:鲨无赦 中国餐桌的野蛮吃相

0:00 / 0:00

“听说大白鲨是重金属摇滚的铁粉,我们要搬出一连串牠们爱到翻的曲目。”美国知名摇滚天团KISS的主唱Paul Stanley预告“为大白鲨而唱”演唱会。11月,KISS乐团将在澳大利亚林肯港外海的鲨鱼热点开唱,所有收入将捐赠澳大利亚海洋保护协会。

老习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你相信吗?

这位年近七旬的摇滚老顽童没唬人,根据研究,低频和震动性声音对某些鲨鱼品种特别具有吸引力。这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倒数之际,“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10月15日在深圳登场,老大哥习近平喊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讽刺的是,今年又有18个鲨鱼物种被吃进《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名录,而中国是主要的鱼翅消费国。

尖吻鲭鲨常用作鱼翅,这种全球游水速度最快的鲨鱼也陷入濒危命运。(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提供)
尖吻鲭鲨常用作鱼翅,这种全球游水速度最快的鲨鱼也陷入濒危命运。(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提供)

CITES第18届缔约国大会(CoP18)8月底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TRAFFIC)前主任吴郁琪指出,这次有18个鲨鱼物种新列入CITES的附录二,包括2个俗称马加鲨的尖吻鲭鲨和长鳍鲭鲨,以及整个琵琶鲼属(又称银盖锉鳐属)的6个物种和鲎头鲼科的10个物种,目前总计有48个鲨鱼物种纳入国际贸易规管。

“这是鲨鱼保育的重要里程碑,尤其是鲭鲨的加入。”吴郁琪长期投身鲨鱼保育工作,“过去列入贸易规管都是体型较大的鲨鱼,譬如说鲸鲨,由于个体数本来就少,人类的食用量和频繁度并不高,这次新加入的是鱼肉和鱼翅贸易中常见的物种。”

中国反对鲭鲨纳入公约 担心挨罚?

不过,中国、日本等国家却投下部分反对票,不愿眼睁睁看着鲭鲨列入贸易管制名单。吴郁琪指出,这些国家认为CITES不应该插手海洋物种,而应交由区域渔业协定来管理,中国、日本都是渔业捕捞大国,当然不乐见在区域渔业之外,额外加上更多管理规范,这也是他们反对的最主要原因。

每年约有超过一亿只鲨鱼因捕捞而丧命。(美联社)
每年约有超过一亿只鲨鱼因捕捞而丧命。(美联社)

“在香港,我们发现尖吻鲭鲨和长鳍鲭鲨主要拿来做鱼翅,银盖锉鳐属的鱼鳍也都常出现在鱼翅贸易。”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高级保育主任黎姵延观察华人市场需求,“这次新加入的银盖锉鳐属和鲎头鲼科,16个品种有15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极度濒危,另外一个是近危级别,尖吻鲭鲨和长鳍鲭鲨则是濒危。”

一但放进CITES附录二,鲨鱼产品须从合法途径取得,以确保捕捞数量不会让物种绝种。“全球有超过一千种鲨鱼和相关物种,超过四分之一面临绝种的威胁。”黎姵延说,曾经有调查报告分析,每年大约超过一亿只鲨鱼因为人类捕捞而丧命,血淋淋的数字背后,点出鲨鱼持续走向灭绝之路。

鲨鱼早在4亿2千万年前就出现在地球,辈份比恐龙早了2亿年,这个生态演化的佼佼者却败在人类手上,说得更直接些,大部分是华人。“香港每年处理全球超过40%至50%的鱼翅贸易。”黎姵延说明,“2018年香港转口了1,600公吨鱼翅,62%转口到越南,28%转口至中国内地。”

越南走私鱼翅送中 禁止不了?

吴郁琪表示,华人是鱼翅的最大消费族群,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是主要消费市场,从贸易路径可以看出法规管理的影响力,中国原本是香港鱼翅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近几年却转移至越南,由海关资料可看到香港再出口至越南属于合法贸易,但是接下来由越南转口至中国,很多是非法贸易,海关贸易资料查不到。

中国因素是鱼翅贸易路径改变的关键。吴郁琪分析,由于中国祭出禁奢令,进口管制相对较多,再加上中国和越南鼓励边界贸易,调降进口税率,因此改变了香港之后的贸易路径。

中国下达禁奢令,走私鱼翅问题不小。(美联社)
中国下达禁奢令,走私鱼翅问题不小。(美联社)

“鲨鱼面临两大生存危机,一是人类的捞捕和食用,一是栖息地消失和碎裂化。”吴郁琪指出,鲭鲨属于大洋性洄游鱼类,常在捞捕鲔鱼时被附带捞起,琵琶鲼和鲎头鲼则是底栖性鲨鱼,底拖网在捞捕牠们的同时也破坏了海底生态,迫使牠们离开原有栖息范围。

相较硬骨鱼动辄产下成千上万颗卵,容易恢复族群数量,吴郁琪指出,鲨鱼属于软骨鱼,每胎能产出的仔数很少,甚至只有几只到几百只,以长尾鲨来说,每次仅能产出2只小鲨鱼,此外,鲨鱼要到5至10岁才进入性成熟期,孕期需要8、9个月,有些妊辰期甚至更长,这些特性让鲨鱼容易受到过度捕捞的压力。

黎姵延说,每个鲨鱼品种在生态平衡扮演重要角色,当人类不断消费鲨鱼,导致鲨鱼灭绝,势必冲击渔业发展。以北大西洋海域来看,为满足鱼翅需求,鲨鱼被过度捕捞,以扇贝为摄食对象的魟鱼数量增加,当地的扇贝渔业不得不走入历史。

尽管鲨鱼贸易管制升级,鲨鱼保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郁琪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目前至少有181种鲨鱼受到威胁,现有贸易规管只有48个鲨鱼物种,这意味着仍有高达100多个受胁的鲨鱼物种没有纳入CITES;此外,相较犀牛、大象、老虎等濒危或保育物种,民众看到非法交易会协助监督或举报主管机关,但对鱼翅贸易却显得无感,这也是有待补足之处。

加拿大扩大禁翅令 中国行吗?

香港保育团体走上街头,为鲨鱼发声。(美联社)
香港保育团体走上街头,为鲨鱼发声。(美联社)

世界各国陆续出台“禁翅令”,透过鲨鱼捞捕管制,例如不能割鳍弃身,或是鳍连身等限制,落实鲨鱼保育。吴郁琪指出,加拿大是全球鲨鱼产品(鱼翅、鱼肉)第五大进口国,也是前五名中唯一的非亚洲国家,今年6月通过新渔业法,禁止进出口鱼翅,但若是整只鲨鱼,还是有可能合法进口。

华人饮食文化习惯根深蒂固,黎姵延认为,政府立法禁止鱼翅贸易,在香港可能窒碍难行,甚至会助长走私行为,从消费者教育着手或许更能收效,2007年起,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开始推动鲨鱼保育工作,与餐厅、酒店合作推广无翅菜单和环保海鲜,2016年更游说船公司承诺禁运鱼翅,2018年香港的鲨鱼产品入口量下降高达50%,以鱼翅来看,从2007年的10,210公吨,跌至2018年的4,681公吨。

中国能跟上全球永续渔业的风头吗?在海洋经济博览会上,习近平大开支票“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鲨鱼想摆脱生态难民的命运,只能靠中国人嘴下留情了。

撰稿人:麦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