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最近,中国出现如何看待预制菜进入校园的讨论。预制菜是指提前准备好、甚至已经烹饪好的半成品或者成品菜肴食品。
今年年初,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进入中国政府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中国乡村发展战略之一。但中国食品不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学校食堂也不例外。在有关预制菜进入校园的讨论中,各方看法不一,许多家长表示反对。
今天的节目,我们邀请海外的两位学者进行讨论。一位是任教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的谢田博士,一位是在美国的独立经济学者、时事评论专栏作家秦伟平先生。
中国媒体和网络上有关预制菜进入校园这一话题的讨论有许多家长、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但中国媒体和网络上没有涉及的一个角度就是,预制菜进入校园,不仅仅涉及到食品安全、教育和预制菜产业发展问题,还是涉及到政治权力和政治体制的问题。
9月下旬,中国媒体报道, 在“如何看待预制菜进校园现象”的话题投票中,选择“不赞成”的网民超过80%,仅有不到10%的网民赞同。
预制菜推广可以,请不要从校园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预制菜推广要从娃娃开始?这些都是中国网络和社媒上出现的质疑声音。
中国媒体引用中国教育部门负责人的表态说,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周末茶馆》专题节目关注中国社会热点话题,节目时间为半小时。详细情况请点击本网页《周末茶馆》节目的音频文件链接。
《周末茶馆》主持人小安的社交媒体:
推特账号:https://twitter.com/XIAOAN000
脸书账号:https://www.facebook.com/pei.an.58
声明:自由亚洲电台播出的被采访者的观点并不一定代表自由亚洲电台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