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新编《草木篇》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新编《草木篇》

白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伶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摘自《草木篇》 流沙河

汉中退伍兵张扣扣在大年三十手刃杀母仇家父子三人后仰天长啸:二十二年,我终于把仇报了!

复仇主题的世界名著琳琅满目: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勒儒瓦的《雅古复仇记》,莫言的《复仇记》……

复仇主题的名言佳句频频如过江之鲫且立意互不相让又各自深刻雋永:

我的風馳電掣的流血的思想,在我的複仇沒有充分達到之前,絕不會踟躕反顧,化作繞指的柔情。

—— 莎士比亞 《奧賽羅》

在法律建立之前每個人都是自己所受傷害的唯一評判員和復仇者。這樣一來,自然狀態中所需要的善良不再適用於新誕生的社會。人們之間的碰撞越來越頻繁,復仇手段也越來越殘忍,對複仇的恐懼起到了嚴酷法律的作用。

—— 盧梭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上帝想保留住那種對惡人的懲罰!他想讓人類的複仇行動趕在天上的審判前頭! ”

—— 大仲馬 《三個火槍手》

人類更願意報復傷害,而不願報答好意。因為感恩就好比重擔,而復仇,則快感重重。

—— 塔西佗

复仇主题的探索和争执,在张扣扣仇杀之后貌似一蹴而就为第三次思想解放般的全民大讨论,方兴未艾:

《满屏力挺复仇犯,打了谁的脸? 》作者: 沉雁 【时局文摘】:

“如果人人都用自然法则维护自然正义,但由于人的理性有限,实施自然正义时就不可能精确计算,要么实施过度要么实施不足,无论过度还是不足,都会毫厘不差转化为高昂的社会成本。张扣扣就没有精心计算,仇家只杀了他妈一人,他却一气之下宰了父子仨,这就叫自然正义实施过度的巨大社会成本。但这能怪张扣扣吗?不能,因为有限理性也是人性,其本身也是自然正义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为了降低自然正义的社会成本,就需要一个能够精确计算正义的公共法官,这个公共法官就叫国家。如果国家这个公共法官从不缺席,张扣扣还会过度酿造手刃父子三的社会成本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同情一个罪犯,有什么错呢?》匹马戍梁州【百度贴吧】:

“美国电影《守法公民》,一个父亲,目睹妻女被害,而法律却无法给予这些恶人应有惩罚时,他就发生了变化。他花了很多年很多年的准备,从技能,到策划,然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对参与罪恶的每一个人,从罪犯,到检察官,再到辩护律师,甚至法官,都一一复仇。虽然最后他被炸得灰飞烟灭,但这有什么呢?他求仁得仁,不在乎是否被理解,被原谅,或者死亡。正义无法实现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会孤注一掷。”

私仇垫底,公愤冒尖。

张扣扣跨世纪恩怨情仇爆料,赶在在百年孤寂后帝制大复辟前夜,看似狠狠地击中了亿万万原本就气不打一处来的神州屁民丹田七寸。

今天,和张伟国先生谈谈时下正如火如荼绵延的与复仇相关的这国情事。

【读报补丁】

【张扣扣案: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2018年2月19日 墙外仙 六神磊磊

杀人者张扣扣,想要一个公平。

2月15日,腊月三十,丁酉年最后一天,他提刀去了村里王家,连杀三人。

这一天忌祭祀。张扣扣杀人后,却据说到母亲坟前烧了纸。他没有时间择日再祭了。

杀人是为了复仇。22年前,因为一场宅基地纠纷,王家的三男王正军打死了张母汪氏,被判刑七年。当时的张扣扣13岁。

有说法称,王家当年仗势欺人,靠势力“做”的案子,但目前还是传言,不知真假。

廿二年后的春节,张扣扣隐忍多年,终于来讨“公平”了。

简单聊一聊对这个事的想法。

以前的帖文里其实讲过,世上主要有过两种公平。第一种,是比较理想的,法治的公平。

国人追求这种公平很多年了。

一百多年前,在一盏昏黄的灯下,有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国近视男子,正翻译着一本厚厚的外文书,努力把它变成中国的文言文。这本书叫做《论法的精神》。

翻译的时候,他读着书中的字句,再联想到自己祖国当时的现实,不时痛哭失声:

“吾译是书,至于此章,未尝不流涕也!”

这个感性的中国人叫做严复。他努力地译书、写作,就是为了寻找这“第一种公平”。

哭过之后,他又擦干眼泪,继续埋头工作。

他在自己翻译的书中热情洋溢地憧憬了这种公平:在民法慈母般的眼中,每个人就是每个国家。

被侵犯的人不必寻求报复,因为他对法的公正永怀信任。对犯罪的最强有力的震慑不在于刑法的残酷,而在于被处罚的必然。

这个所谓法治的公平要实现,关键在什么呢?在于有权有势的人守不守法。这个是关键。

换个主流的词儿,叫做治权。

依法治了屌丝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好是好,不能说没卵用,但却不是关键。关键是有权的赵七守不守法。

如果治不了赵七,法治的公平是建立不起来的。

你可能说我一个讲金庸的,在这里跨专业胡说八道。不是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坚持依法行政。

这个讲得真好,就是这个意思,关键是权力要守法。

张扣扣的案件里,如果那些传言是真的,对方有权有势,所以当年就给轻判了,那说明当时治权不成功。在张扣扣的心里,法治的公平就建立不起来。

他就会追求所谓的第二种“公平”——武侠的公平。

什么叫做武侠的公平?

就像《基督山伯爵》里,唐戴斯逃出了伊夫堡,在黑暗无边的大海上立下的誓言:

“我会让使我承受痛苦的人,也承受同样的痛苦,按东方人的说法,这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又好比郭靖举着淑女剑,对郭芙说:“你伸出右臂来。你斩断人家一臂,我也斩断你一臂。你爹爹一生正直,决不敢循私妄为。”

这就是大侠郭靖信奉的公平:你断人家的臂,我就断你的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洪七公在华山上精神抖擞地教育裘千仞:“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这是“武侠的公平”的精髓。

在这一种公平里,执法者是那些拥有更强武力的人。要治郭芙,只有郭靖,柯大公公就不行;要治裘千仞,只有洪七公,丘处机就不行。

这其实是蛮可怕、蛮无奈的,属于是次一级的公平。但在漫长的时间里,人类都信奉这种公平。因为实在是别无选择。

裘千仞欺负你,你不可能去大金国告,也不可能去大宋国告,更不可能去他的铁掌帮告。你哪里都告不动,喊破喉咙也没人理你。

你只能一步一磕头去找洪七公做主,又或者,自己苦练武功,多年之后找上裘千仞的门。

可是武侠的公平,也有一个关键:不能滥施。

第一点,人家吐你口水,你不能要人家命。以眼还眼,不能以命还口水。

比如有的人自尊心过度,被人骂了一句,回头就灭人家门,还以为自己很侠客。这叫武侠的公平吗?不叫。这只能叫人渣的报复。哪怕放在武侠小说里,也要被洪七公干掉。

前几天在重庆,一个人骑摩托车违章被交巡警拦了,要处理。这货就把交巡警捅死了。可别以为这叫什么“赤丸杀公吏”,这只叫人渣的报复。

第二点,冤有头债有主,不能伤害无辜的老弱妇孺。

举个金庸小说里的例子。山东八卦刀商剑鸣跑到苗人凤家去比武,不巧苗人凤不在,他就把苗人凤两个兄弟、一个妹子全杀了。

这件天大的惨事,苗人凤居然接受了一半。他说:“比武有输有赢,我弟、妹学艺不精,死在他的手里,也怪不得别人。”他居然认可这是武侠的公平。也真是心大。

可他不能接受的是另外一半:商剑鸣把他不会武功的其它家人也杀死了。

滥杀老弱妇孺,武侠小说里也不容,所以商剑鸣捅了大篓子了,他该死。数年之后,大侠胡一刀驰马单刀夜行山东,取了商剑鸣项上人头。

都是私斗杀人,胡一刀只诛了商剑鸣,没有伤害他的妻儿老小,所以大家称他一声“侠”。这是武侠的公平。

今天很多人同情张扣扣,因为他杀了王家三个人,但没有伤害妇孺。

人类用很多年的时间,证明了第二种公平是虚幻的。

裘千仞很多,洪七公没几个。而且很多人自诩要做洪七公,干的事却比裘千仞还恶心。人们吃够了苦,上够了当,终于发现还是第一种法治的公平好。

所以武侠世界里的“好汉”,今天我们仍然要拿来当罪人。人情是一事,法律又是一事,大家基本上其实都懂。为孝屈法,最后实现不了法。

但是,96年的案子怎么回事?既然质疑这么多,能不能至少去研究一下?能不能深刻反思反思?法治不是息事宁人。要法治,就不能错过了任何推动法治进步的机会。

法照顾不到的地方,赶快照顾照顾,不然武侠就要来了。

最近有一首袁枚的诗据说很火,很能说明问题: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闲话上海】《新编草木篇》后记:

“那些有杀父之仇,杀母之仇,杀兄之仇,杀弟之仇,杀子之仇的人, 时候一到就会来一个草木篇。” 毛泽东

☯铜锣湾书局☯

侦探小说《红旗袍》第十章 作者裘小龙【美】

此刻,于光明正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眼下的局面实在让人摸不着头绪。他自己也承认,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破案的希望。更有甚者,也许接下来这三天就会出现第三名受害者,而他作为警察却无能为力。

从清晨开始,他就被各种调查报告和领导的命令搞得焦头烂额。电话铃如老电影里的葬礼钟声般响个不停。昨夜几乎未眠,一早又因为与北京的法医专家一起召开电话会议而错过了早餐,于光明身上正冒着虚汗。与组里其他干警一样,这个上午他感觉疲惫不堪,只能靠一杯又一杯浓茶勉强支持。

廖国昌看起来很失落,不再提及死者资料和调查车库的事。他提出的调查风月场所的建议也被李书记否决了。在这个城市里,色情业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只是没人愿意明说而已,更何况还牵涉到如此敏感的连环杀人案。

至于陈超的那番精神分析理论,于光明根本就没在局里提起。在他看来,没有谁会把这当回事的。通常观点认为,心理分析只有在抓获凶手之后才有意义。不过,他还是建议,借助居委会组织的力量加强星期四夜间的治安巡逻。这一次,李书记很痛快地答应了。

于光明决定再冲杯茶。正当他往杯子里倒茶叶的时候,电话铃响了。

“你好,我想找一下于光明警官。”电话那头的声音并不熟悉,听起来像是一位中年妇女。

“我就是,您有什么事吗?”

“您好,于警官。我叫雅琴,是田陌的同事。您那天来过我们宾馆吧,我看见你和前台经理谈话了。”

“是的。”于光明答道。

“那个……你们征集田陌死亡线索的悬赏还作数不?”这位叫雅琴的妇女显得有些紧张。

“当然,如果能帮助我们破案,奖励人民币两千元。”

“哦,好。田陌有个男朋友,几个月前认识的。那人每次从美国回来都住我们宾馆,算是个常客了。”

“听起来有点意思,你能说详细点儿吗?”于光明顿时来精神了。

“那人姓翁,看起来并不是那种大款,否则也不会住我们这种店。不过他应该有点钱,至少够他每次都住上几个月的。他有美国绿卡,就凭这点好多上海姑娘都愿意跟他。不过只有田陌和他合得来,有人看见过他俩手挽手一起出去吃饭呢。”

“你亲眼看见过他俩出双入对吗?”

“我倒是没见过,不过有一天下午,天挺晚的了,我瞟见田陌溜进姓翁的房间里。那天下午可不是她值班。”雅琴想了想,补充道,“对于姑娘们来说,这个姓翁的算是个实惠之选了。他比田陌年长十多岁,可他能给她办到美国去呢。”

“你发现过这个翁先生有什么可疑之处吗?”于光明问道。

“呃,我不确定。他家人都还在上海,可是他却要住在我们店里。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谁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他钱都是哪儿来的。虽然我们宾馆档次不高,可一次住三四个月也不少钱呢!”

“那天我去的时候,你们经理没说起这个姓翁的,也没说起这人和田陌之间的关系。”

“他可能不知道吧,要么就是不想多说。田陌死后,店里生意很受影响,经理可能不想再因为这事儿惹闲话了吧。”雅琴说道。

“那个翁先生这会儿在宾馆吗?”

“他今天上午刚从美国回来,从那之后还没出过房间呢。”

“好,那我马上就到。如果他要出门,请让他暂时留在宾馆里。”于光明说道,“你确定他前两周都在美国吗?”

“田陌死的时候他不在。不过我也不知道那时候他在哪儿。他是今天上午拖着行李到的。”

“你能查查他的护照吗?特别是他最后一次入境记录。”

“那简单,他把护照寄存在前台这边的保险箱里了,我替你查查。不过我可不想让人看见警察来找我。”

“没问题,我理解,我穿便装去。一会儿见。”说完,于光明挂断了电话。

四十五分钟后,于光明走进了海鸥宾馆。他穿着妻子买给他的灰色夹克,似乎没人认出他。不一会儿他见到了雅琴。这是一位四十五六岁的矮个子妇女,梳了一个旧式的发髻。她塞给于光明一张护照复印件,上面清楚地表明,这位翁先生在田陌被害那天从广州出境,直到今天上午才重新入境。这个人几乎没有做下第一起案子的时间。至于第二起案子发生的时候,他压根儿就不在国内。

“谢谢。翁先生还在房间里吗?”于光明问道。

“307房。”雅琴低声答道。

“我一会儿给你打电话,这样回头我们可以去外面谈。”于光明也压低了声音。

雅琴点了点头,转身去倒烟灰缸了,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于光明走进老旧不堪的电梯,晃晃悠悠来到三楼。走过狭窄的过道,他在307房间门前站定,敲了敲门。

吱嘎一声,门开了。房间里的男人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蓬头垢面,一双充血的眼睛略显肿胀。于光明知道这就是翁先生。与护照那张照片上英气勃发的样子相比,眼前这个家伙显得憔悴至极。估计他从住进来到现在还没换过衣服,皱得不成样子的外套包裹着矮胖的身躯,活像一个装满杂物的编织袋。

于光明掏出警官证,开门见山地说道:“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来找你。翁先生,说说你和田陌的关系吧。”

“你们动作挺快啊,于警官。我今天上午才刚回来,你这会儿就已经把我当做嫌犯了。”

“不,你误会了。你可能也知道,你在国外的那段时间里,国内这边又发现一个受害人。所以你不必担心自己被当做嫌犯。不过您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我们破案,你也想给田陌报仇,不是吗?”于光明试图安抚这位翁先生的情绪。

“好吧,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翁先生一边说一边将于光明让进屋里,“我该从何说起?”

“就从你们怎么认识的开始吧……哦,不,从一开始吧,从你第一次回上海说起。”这时于光明掏出一个微型录音机,接着说道,“这只是例行公事。”

“好吧,大概七八年前我离开上海,去美国留学。在那儿我拿到了人类学博士学位。可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没办法进了一家美国公司,给他们充当中国地区特别买方代表。这家公司没有工厂也没有车间,只是在美国那边设计商品,再找中国这边的厂家加工产品,最后把东西卖到全世界赚钱。有时候他们甚至直接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一些东西,打上自己的商标然后转手卖掉。他们之所以雇用我,是因为我能讲好多种地方方言,而且在跟农村人讨价还价方面很有一套。所以我就以上海为基地到处飞来飞去。毕竟上海是我的故乡,以这儿为中心,到哪儿去都方便。”

“等等,翁先生。既然你在这儿还有家,为什么不住在家里?”

“我父母的房子是间只有十六平方米的屋子,我大哥夫妻俩和两个孩子都挤在那儿。哪里还有我的空?要是我回去住,我大哥可能不会说啥,我那嫂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再说,公司报销我的差旅费,我干吗给那些美国佬省钱啊。”翁先生说道。

“原来是这样。”于光明说道,“那就说说你和田陌是怎么认识的吧?”

“我和她是因为半年前的一次电梯事故认识的。宾馆的那个老爷电梯当时卡在五层和六层之间,把我们两个人困住了。只有我们俩,仿佛下一个瞬间我们就要死在一起了。她穿着宾馆制服和套裙,赤脚踏着一双塑料拖鞋,提着一桶水。那一刻我忽然感觉她离我好近。接下来电梯里的灯也灭了,她慌乱地抓住我的手。大概过了五分钟,电梯恢复正常。那是我这辈子最长的五分钟。昏暗的灯光中,她的模样是那么惹人怜爱。我请她去餐厅喝点什么,可她拒绝了,她说这不合宾馆规矩。第二天上午我在一楼大厅又见到了她,她当时刚值完夜班,看起来很疲惫。我请她去街对面的饭店吃饭,我们就这么开始了。”

“你觉得田陌是个怎样的姑娘?”于光明问道。

“非常好的姑娘!如今像她这样的姑娘真的不多了。一点儿也不物质。像她这么漂亮的姑娘,要是去夜总会混,赚钱肯定很多。可她宁愿选择在这么个破宾馆里打工。我不认为她拿我当大款,她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她对她那个瘫痪的老爹也很上心,多孝顺的女儿啊!”

“是的,我也听说了。你去过她家里吗?”

“没去过。她不想让我去。她不想公开我们的关系。”

“就因为你住在她上班的宾馆里?”

“你这么说也行。”翁先生耸了耸肩。

“可是你似乎经常跟她在一起,旁人早晚会发现你们的关系。”

“也许吧,但是我们并不怎么腻在一起。我工作很忙,经常飞来飞去,而且她也要照顾她父亲。”

“换个话题吧。你印象中田陌穿过红色旗袍吗?”于光明话锋一转。

“没见过,她不是那种赶时髦的姑娘。我曾想给她买些新衣服,可每次她都拒绝。她的睡衣都是拿她母亲十五年前的衣服改的。她……”翁先生忽然顿了一下,似乎陷入了回忆中,过了许久才重新出声。“老天爷不长眼啊!这样的好姑娘为什么会如此命苦,为什么要让她死啊……”

这时房间里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翁先生很快抓起听筒,似乎他正在等这个电话。

“哦,纽曼先生啊!那单生意……您稍等一下,”他转过身,用手捂住话筒,对于光明说,“不好意思,这电话是国外打来的。咱们下次再谈好吗?”

“好的,”于光明一边说一边掏出自己的名片递给翁先生,“你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这次拜访收获不大,但至少可以排除两个可能性:第一,这位翁先生应该没有嫌疑;第二,田陌应该不是那种风尘女子,这点与廖国昌的判断相左。

然而于光明总有一种感觉,他在与翁先生的谈话过程中遗忘了些什么。只是他也想不起自己到底是哪里疏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