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于2006年12月获得有人文诺贝尔奖美誉的“克鲁格”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余英时学术成就和文人风范同样受到中外文化界的敬重,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必零顿在颁奖时说,余博士的学术博大精深,影响力跨越不同领域、时空和议题,深深触及重大问题和人性真谛。余英时生于1930 年1月22日,“不同的声音”节目主持人谷季柔特别在余博士77岁大寿之际,对他进行了深度专访。
余英时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燕京大学肄业,五十年代初战乱中到香港,是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师从钱穆。后来赴美国哈佛大学取得历史学博士。他历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副教授,哈佛大学教授,新亚书院校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耶鲁大学讲座教授。他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教授,也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同时担任自由亚洲电台的特约评论人。
余英时在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号召美国学界支持学生,并主持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学社,协助许多流亡的民运人士在美国安身。他对中共政权经常发表严厉的批评,自 1978年访问大陆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大陆。但是他的著作在大陆广为流传,新华网2004年一篇文章指出,中国读书界有一股“余英时热”。
余教授在访谈中畅谈学术研究心得,也对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作了尖锐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