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的上篇文章中已经向读者和听众们分析到当年上海社保案发生后,在中央高层还没有下决心整到黄菊头上的时候,他及时去世了。
如今,同样养了一个胆大妄为,打着“首长”的旗号坏事做绝的贴身秘书的张万年也及时去世了。从习近平对张万年的盖棺定论沿袭了当年胡锦涛为黄菊处理后事的做法看,张万年本人应该不会被追究了。不知这位当年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临死前是否已经为听信秘书朱和平的谗言,向江泽民推荐郭伯雄做自己的接班人而后悔,但朱和平当年在他面前极力为郭伯雄美言时他可能真的是不知道朱和平私下接受了郭伯雄的巨额贿赂。
故事还是要从当年江泽民在十四大前夜“倒杨”成功,引发十四大之后的军内人事大洗牌说起。
一九九二年十月的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中共政权即对外宣布了新一届军委组成人员名单,其中的总参谋长张万年和总后勤部长傅全友均不是原来杨白冰和杨尚昆内定的。而这两个人之所以被王瑞林推荐给江泽民后立刻得到江泽民首肯,首要原因就是他们两人都是当时所有大军区和军队各大单位里没有被杨白冰视为政治体己的高级将领之一。也是因为傅全友没有被视为杨白冰的政治体己,所以江泽民在十四大谢幕后立刻授权王瑞林具体主持的大规模的军队高层大调整,也基本没有触及到兰州军区。比如当时的北京军区,被视为杨白冰第一政治亲信的政治委员张工,在十四大召开后不到一个月,便被江泽民下令改任远离京城的成都军区政治委员;杨家兄弟主军时代先后安插的北京军区副政委陈培民,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邹玉琪丶董学林也同时被免职或调任北京军区之外的职务。但是,当时的兰州军区军政领导班子成员,除了原地踏步者,都是只升不降。
在外人眼里,兰州军区的重要程度似乎总是要排在七大军区的末尾。过去一些年里,每当有某大军区司令员或政治委员被平调至兰州军区,总会被外界视为“降格使用”。
那么在当年掌握着中央军委实际权力的杨家兄弟,特别是杨白冰的眼里,兰州军区的地位是否也被视为次重要,外界无从判断。但不管怎么说,一九九二年十月的中共十四大召开之前的杨白冰无论是没有来得及,还是不屑於在以傅全友为首的兰州军区军政领导班子里发展政治朋党的直接政治后果就是整个兰州军区成了江泽民倒杨成功之后的最大的政治受益单位。如今外界揭露和批判郭伯雄的文章中常常以“西北狼”称呼郭伯雄,以与“东北虎”徐才厚对仗。殊不知当年的江泽民在王瑞林的辅佐下提拔重用的军中“西北狼”不是一只而是一群。以下只是不完全统计:
1.一九九二年十月召开的十四大前的兰州军区司令员傅全友在十四大上被意外安排为中央军委委员丶总后勤部部长,一九九五年又升任总参谋长。
2.十四大前的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王克升任司令员后立刻又被调往沈阳军区。三年后,随着傅全友升任总参谋长,王克又升任中央军委委员丶总后勤部长。
3.十四大前的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邢世忠在十四大后继任该职到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被调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担任该项职务七个月后,即升任国防大学校长。
4.十四大前从一九八五年六月开始担任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一九九零年四月与傅全友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同时升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的王茂润,在邢事忠升任国防大学校长的同时,升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5.十四大前已经担任过数年兰州军区所辖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的钱树根,十四大召开后一个月便被升任为军区参谋长,两年后调升总参谋长助理兼中央保密委员会副主任。担任总参谋长助理七个月后又升任正大军区级的副总参谋长。
6.自一九九零年四月开始担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的宫永丰,十四大召开后调任第二炮兵任第一副政治委员。
7.十四大前在王克手下担任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傅秉跃,十四大后随着王克的调升,被任命接替王克的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军区司令员职务,一九九九年调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除了上述几位,郭伯雄能有日后的政治地位,则是在傅全友被江泽民重用的前提下,举荐兰州军区干部进入中央军委接班梯队的结果。
在一九九二年十四大召开后对各大军区和各大单位的第一轮人事调整完成后,江泽民和王瑞林又再接再励,进行第二轮调整,其中的重要内容便是安排政治上更为可靠的军官掌控北京军区。其一是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下令让一九九零年由杨家兄弟一手安排的北京军区司令员王成斌退役,将在第一轮调整过程中被政治审查通过,继续留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李来柱升任司令员;其二是与此同时把在第一轮调整过程中从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位置上调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的张志坚升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
在张志坚调走,李来柱升职的前提下,新升任的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其一是何道泉,其二便是从兰州军区所辖第四十七集团军军长位置上提升上去的郭伯雄。一年之后,何道泉被调出北京军区,郭伯雄升任第一副司令员。
一九九七年九月,郭伯雄在中共十五大上被安排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后即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
中共十五大召开之前,中共军内人士大都相信十五大召开之后来自兰州军区的时任副总参谋长钱树根会被安排到兰州军区,或者是到其他大军区担任司令员,以为回调总参谋部接任总参谋长职务热身。而此动议最终未能实施,耽误了钱树根的大好前途,就是因为当时升官心切的郭伯雄暗中通过朱和平搞的鬼。
说起这位钱树根,当年在兰州军区的人望要比郭伯雄高得多,而且本人又是中共建政之后的首批军校毕业生,百分之百符合中共政权选拔干部的所谓德才兼备的过硬条件。
钱树根本人曾经回忆说:我一九五四年中学业考入解放军炮兵学校,我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的家庭出身是富农,在那个“唯成份论”丶动辄上纲的年代里,能让我在炮校学习,我就很知足了。
炮校毕业以后,钱树根被分配到广州军区的第47军。该军的前身是林彪的四野十纵,辽沈战役中着名的黑山阻击战就是这个纵队打的。隶属广州军区期间的47军是当时的战略预备队。越南抗美战争期间,中共曾有公开出兵“抗美援越”的打算,而47军是当然备选部队。
1970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并发生了珍宝岛事件和铁列克提事件,为加强西北边境防卫力量,1970年中央军委决定47军调到兰州军区驻防(1985年6月整编为第47集团军)。
在47军,钱树根从见习排长干起,历经炮兵指挥排长丶团丶师参谋丶师炮兵科长。因为“家庭出身”的关系,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1977年,才当了步兵团团长,后来在军事学院(今国防大学)深造一年半之后,回到47军。
邓小平发动军队整编的一九八五年,钱树根这个当年在中级军官中还是非常稀有的军校毕业生终于被派上了用场,四十六岁即当上了四十七集团军军长,并奉命开进中越边境的老山前线。1987年8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报道其事迹的报告文学《军长和他的壮士们》。
从老山前线换防回到兰州军区之后,钱树根改任二十一集团军军长,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升任兰州军区参谋长。当时已经在军区副参谋长位置上干了七年时间的郭伯雄成了他的直接部下。
钱树根因为老山前线的事迹自然会被当时的中央军委所关注,甚至得到了当时的军委主席邓小平的夸奖,因此而被接连安排为十三大和十四大的中央候补委员。
就在钱树根率领四十七军在老山前线浴血奋战的时间,一九八五年郭伯雄发迹的陆军第十九军被整编制撤消,军机关的大小干部要么转业,要么调离。当时即已经对“不正之风”驾轻就熟的郭伯雄靠买通军区领导不但成功逃脱了被转业地方的危机,而且还官升一级,从十九军参谋长升任军区副参谋长。
依他郭伯雄当时的履历,当然无法与钱树根相提并论,但他仍然认为正是钱树根的驾临堵死了他从军区副参谋长位置上直接扶正的路子。从此他便与钱树根结下了梁子。至于日后的郭伯雄是如何通过张万年的秘书朱和平“举报”钱树根,下篇文章会继续道来。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