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本专栏的上篇文章中已经向读者和听众们介绍了有中国大陆网友认为当年邓家长子邓朴方落选中央委员的后果之一,是令当时还在福建省担任省委副书记职务的习近平也受到邓家后代恶名的牵累。
邓小平是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去世的。中共十五大是当年九月召开的。说起来邓小平尚是尸骨未寒,中共全国党代表会上的党代表们就廹不及待地把他那个被讽刺为“中国官倒创始人”的长公子邓朴方狠狠羞辱了一番。
邓朴方在十五大上中央委员预选过程中是得票最少的一个。事后有人认为原因是党代表们对当年的“康华事件”仍然耿耿于怀,但也有人认为他邓朴方其实是代弟受过,党代表们把他那已经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的官倒弟弟邓质方奈何不得,自然就会把气出到他邓朴方身上。
有一篇在中国大陆公开网站上刊登的周北方当年下属撰写的回忆文章,文中说:,当年周北方以首钢名义与李嘉诚联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中有一家叫“首长四方”,这是周北方与邓小平的小儿子邓质方合作成立的公司,周北方任董事会主席,邓质方任副主席,难怪后来周北方常常在人面前自得地说:邓小平的儿子给我打工。周北方出事后,关于邓质方有不少传说,如邓质方不准出境啦,卓琳生病住院啦等等。我也曾问过李耕(周北方手下的副总裁):邓家的牌子能白用吗?李回答:首长四方上市后拿走了1.5个亿。
一种说法是,当年江泽民等人经过常委会研究决定拿周北方开刀后,立刻通知邓办,同时送上有关部门的全部取证材料以证明“此人不抓不行”。而邓府上下自然要召开家庭会议紧急研究,结论是为了保全邓小平老人家的“革命晚节”,邓质方必须对此保持沉默并不得向任何人走露半点风声。
第二种说法是,江泽民等人在决定对周冠五、周北方父子同时下手时,曾专门派中办主任曾庆红等人向邓办王瑞林等陈情处理周案的必要,并在王瑞林的配合下秘密找邓质方谈话,谈话内容当然是主动说明周北方的经济问题都是背着其他人干的,为的是特别强调周北方一案同邓质方毫无干系。於是,邓质方权衡利弊,也只有牺牲小兄弟这一条路可以选择了。
第三种说法是,中共办案部门为了让周北方被捕之前毫无警惕地回到北京,曾请示中央安排由邓质方出面,编个正当的理由调周北方回京。但中共高层派人同邓质方联系后,邓质方只同意保持沉默并保证不向周北方走露风声,但拒绝由自己亲自出面诱捕周北方。
海外则有人分析说,或许邓质方在同周北方合作过程中,已经对周北方有所不满,或者说周北方确实是打着邓家旗号与邓质方“共同致富”的同时又背着邓质方干了若干“出格”的事情,所以邓质方及邓府上下也乐得周北方被抓,一方面可以让“第三代领导集体”有一个“打虎立威”的活靶子,同时也为邓质方摆脱周北方提供了方便。
一位自称曾与周北方过从甚密的高干子弟透露说:“圈子里”都相信邓质方是在得知中共高层决心对周北方下手之后,邓家上下及邓质方采取了保持沉默的方式。至於邓质方与周北方事先是否已有龌龊的分析,该人士认为是无稽之谈,因为周北方被捕之前的几个月里,曾不止一次向朋友们表示希望邓质方与他在公司里的位置互换一下,即邓质方为正,他周北方为副。可惜还没来得及与邓质方细商,江泽民已经提前下手。
知情者还分析说:在审理周北方案情过程中,如果周北方把某件具体事情推到邓质方身上,侦办人员向邓质方“问话”是肯定会有的,但第一是要事前请示中共高层,第二不会轻易采取“传唤”、“传讯”之形式,更不会采取如外界所说的“拘捕”等形式----至少邓小平归西之前,江泽民不大可能胆大妄为到这种程度。不过,江泽民决心动周北方,显然是在对邓家子女采取一种“扫清外围”的策略,以达到让邓家子女在邓后阶段表现不要过份的目的。
周北方下狱后,大陆很快传出卓琳自杀未遂的消息,不久此消息即遭到海外亲共媒体的批驳。但前述知情人士在被笔者问及此事时,则反问这样的事情怎么也会被海外媒体得知?而在北京的高干子弟“圈子里”,确实也盛传卓琳自杀未遂并非捏造。而她自杀的原因,一方面确实是自己的身体长期不好,虽有中国大陆最好的医生为他诊治,但已不堪长期病痛之扰;另一方面也是为五个子女的未来命运担忧,特别是为邓质方所面临之险境担忧,故不愿让自己死在丈夫之后。
上述传说、议论我们都估妄听之,暂且不必做何是何非的判断。只有一点无须怀疑,那种是周北方的被捕对邓质方的未来及邓家老少的名誉会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邓府上下不可能没有预测。所以,连北京高干子弟“圈子内”的人士都宁可相信卓琳自杀是真不是假。
无论是邓大家长还是邓质方本人,当年对周北方拉拢邓质方加盟首钢香港公司的举动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分析。周北方一心要用邓家这块牌子给自己打天下,完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情,邓府上下怎么可能就“单纯”得连这一点都想不到?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掀起的中国大陆全民皆商的大气候下,周北方经济犯罪的程度想必是已经严重到了极点,严重到了令当时的江泽民现政权既忍无可忍,鉴於政治影响也不能再忍的地步。那么,如果此前没有邓家这块招牌做靠山,周北方的经济犯罪或许没有那么大胆。
在中国大陆,当年的商界人士谁要是能够与邓、陈、王、聂等几大政治家族的公子、公主搭上关系,准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特别是能够投靠在邓氏门下者。也许某商界人士报出陈方(陈云次子)的名字不是所有人都听说过,但只要报出邓质方的名字,如果某位商界人士果真没有听说,那这位商界人士肯定是个冒牌货。无论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在广东、福建,只要哪位商界人士神秘地表示一句自己同质方的关系如何如何,本身就是一种“商业信誉”和“投资保险”。而且,当年在海外而又想回国经商的大陆留学生,只要证明自己同邓家上下的关系非同一般,就不愁没有投资人自动找上门来。
但从周北方的下场来看,这种投靠太子的选择也不是没有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许风险更大。特别是中共政权需要籍杀鸡儆猴回拢民心的时候,围拢在太子、公主身边的小兄弟、小姐妹们总要有人“代主受过”才是。
有周北方当年的“酒友”评价说:当年的周北方机关算尽,甚至联想到了胡耀邦、赵紫阳、杨家将等邓小平政治宠臣各自的下场,单单就忘了回顾一下当年邓朴方康华集团的下场。八九年学潮喊出反“官倒”口号后,邓小平一方面认为反对派“反官倒”是口号,反共产党才是目的;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恩准对康华公司进行清查。
“六四”枪响过后,中共为收买民意,挽回共产党颓势,解散了康华公司。而在此之前,邓朴方早已经金蝉脱壳,给小兄弟们玩了个“牺牲打”。
康华解散后,邓朴方的数名小兄弟受了处分,虽然他们当初曾经替邓朴方鞍前马后、出生入死,仍然也没有避免“六四”后因康华公司垮台遭受党纪处分的命运。
当时,据说因康华事件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几位小兄弟曾暗自感慨“朴方不够意思”,但与后来的周北方相比,当年康华公司小兄弟当年的下场还算不错。
周北方是一九九六年九月被宣布判处死缓的。整整一年过后十五大召开,所有十五大的与会党代表,对邓小平的感情都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大都认同邓小平倡导和主导中共改革开放政策的丰功,一方面痛恨邓小平纵容子女向共产党政权及其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进行疯狂的政治和经济索取。所以,当他们在代表团讨论会上含着眼泪怀念邓小平的同时,却又在江泽民为首的十四届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候选人建议名单上纷纷给邓朴方的名字打上红叉,这一点是江泽民事先所完全没有想到的。
邓朴方被从中央委员预选过程中差额出来之后,进入中央候补委员预选的安排进一步激进党代表们的强烈反感,导致邓朴方的得票数比在中央委员预选过程中还要少几张。与此同时,党代表们对邓朴方的反感情绪也自然漫延到了其他进入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预选名单中的中共元老子女,于是,习近平和刘延东都跟着邓朴方丢票。
(文章只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