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当局赶在岁末进行的新一轮省级人事变动的中,最大的看点莫过以中央政治局委员身份兼任新疆自治区委书记的陈全国在新疆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再次“当选”区委书记不足两个月,就被宣布“不再兼任”这一职务;接任人马兴瑞则被大外宣媒体称之为“入局第一人”,意思是有哪些目前在位的正省部级干部能够在明年秋季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成为政治局里的“新面孔”截止目前都还是未知数,但马兴瑞已经是“板上钉钉”,因为新疆自治区党委一把手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已成“惯例”。
总部在北京的多维新闻网照例是对中共重要人事变动反应最快的媒体之一,抢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标题为《中共省级党代会完成过半 马兴瑞调任新疆成入局“第一人”》的分析报道文章,说是广东省长马兴瑞调任新疆党委书记,新疆原党委书记陈全国“另有任用”,这意味着中共省级党代会上半场结束之际,六个(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以及广东和新疆)兼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地方党委书记终于出现变动。
按照旧例,62岁的马兴瑞(1959年10月出生)担任新疆党委书记后,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上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已无悬念。66岁的陈全国(1955年7月)“另有任用”背后,则有更多想象空间——可能退居二线进入人大或政协。不过,参考中南海对陈全国治理新疆政策的肯定,外界更多相信陈全国中共二十大上进入政治局常委也不无可能。
同一天,该新闻网又发表了另外一篇署名为另外一位作者的文章《二十大人事 马兴瑞北上新疆入局已定 陈全国下一站会否入常》。说是马兴瑞2016年担任广东省长,打破了30年来由本土官员或长期在广东任职的官员担任广东省长的惯例;他也曾是深圳建市后首位“中央委员省委书记”,今天北上新疆的马兴瑞若无意外,将成为2022年中共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中的成员。至于治疆有功的陈全国,因为符合习近平“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用人理念和治疆政绩,也有极大可能将在明年仕途更进一步,跻身政治局常委会。
说陈全国的“治疆有功”,当然是在习近平当局的立场上评价。法广适时推出的分析报道文章《调任马兴瑞或为加强对新疆的战略部署》中说: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的全文是“中共中央决定:陈全国同志不再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马兴瑞同志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官方的文字并未流露任何对陈全国的褒贬之意,有评论认为,北京或将把陈全国当作是替罪羊,由他来承担中国新疆政策的一切后果。
其实,如上分析似乎是以偏概全了,中共官方不同媒体的相关报道不过是有简有繁。从部分中共官方报道中引述的马兴瑞的讲话,即可以看出习近平当局对陈全国“治疆有术”的全面肯定。他说:“近年来,以陈全国书记为班长的自治区党委一班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推动新疆工作取得重大成效。陈全国书记为新疆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番话毫无疑问是在传达中共当局,或者说就是习近平本人对陈全国的“高度肯定”。
笔者在本专栏曾发表有《重用和提拔陈全国是习近平的“事业需要”》和《被全人类声讨的治疆之恶是陈全国晋升政治局常委的最大政治本钱》两篇文章。文中向读者和听众们介绍了现任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中,除了不受年龄限制的总书记习近平,共有十三个符合“七上八下”年龄限制的“七上”标准,他们是:李克强、王沪宁、汪洋、赵乐际、陈敏尔、胡春华、丁薛祥、李强、李希、李鸿忠、黄坤明、陈全国以及蔡奇。
如果按照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时的政治局委员“一刀切”的换届年龄规则,即在党代会召开那年的实足年龄是六十七岁和六十七岁以下的全留,年满六十八岁和超过六十八者全下。那么如今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不包括军方代表在内的二十三人里,将会在明年二十大上可以留任的总共有十四人,即如上十三人加上习近平。
我们再假设,二十大上产生的政治局仍然是25人的编制,不包括军方代表是23人。那么可以有9个位置留给政治局里“新来的年轻人”。而这至少也会腾出来的9个位置的第一个“填空”人就是马兴瑞。明年中共二十上的政治局“新面孔”,无疑会包括新任的北京市委、上海市委、天津市委、重庆市委书记以及广东省委书记。
笔者在过去的相关文章中曾预测过,现任上海市长、1960年3月出生的龚正,现任北京市长、1964年2月出生的陈吉宁,还有像1961年11月出生的现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1964年8月 出生的现任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1962年9月出生的现任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等,几乎都是板上钉钉的下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或者书记处书记。
不过,毕竟是“狼多肉少”。所以保守一点的说法应该是,如上几个“60后”进阶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可能性很大。笔者相信,即使如上几个“60后”再加本届中央政治局里的现有“60后”都成为下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或者常委之后,明年的二十大上产生的所有政治局委员里,还是会以50后为主。而现任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里的“50后” -- 更准确地说,是“55后”中的哪几位会在明年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升任政治局常委或者留任一届政治局委员,似乎就只能看“造化”了。因为对习近平来说,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截止目前,除了刚刚卸任的陈全国,仍在以政治局委员身份兼任地方党委一把手的有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以及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他们这6人当中,若从建立“干部接班梯队”、确保“党的事业后续有人”的角度分析,“年富力强”的陈敏尔和李强无疑都比另外四人更有被晋升政治局常委的可能,而且都可能会在现职岗位上坚挺到明年二十届一中全会闭幕之后,才会离开目前兼任的职务,或是升任政治局常委,或者是留任政治局委员的同时改兼他职。
也就是说,无论是李强还是陈敏尔,在明年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即使未能晋升政治局常委,继任一届政治局委员也是肯定的。而包括陈全国在内的另外4 人,在二十大之后的政治前途就没那么肯定了。
我们在过去的相关文章中已经介绍了,两年多前我们自由亚洲网站和美国《华尔街日报》即有文章讨论过“陈全国铁腕治疆有望入常”的问题。说是中共当局为了打击所谓的“三股势力”,在西北边陲的新疆打造了一个极为严密的、对人民的监控体系。作为新疆党委书记,陈全国为中国转向严厉的威权统治定下了基调,并获得北京高层的肯定,有望在2022年担任政治局常委。
今年10月底,陈全国“再次当选”新疆区委书记之后,笔者更相信陈全国在明年二十上留任政治局委员,甚至升任政治局常委的可能性。但是现如今,“再次当选”不到两个月的陈全国又突然被宣布免除其“再次当选”的新疆自治区委书记实职,相比于过去的王乐泉和张春贤都是在当届的自治区党代会召开之前被先行命职,似乎又是一次“不按牌理出牌”。习近平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实在是让我们外界又看不明白了。
我们知道,相对陈敏尔和李强,说来并不具备年龄优势的蔡奇和陈全国同岁,都是1955年生人;李希和李鸿忠则年轻一岁,都是1956年生人。此四人按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任职年龄标准,当然没有超龄;但按照省部级领导人年龄标准,则都已经年过65岁了。所以赶在明年二十大召开之前,蔡奇,以及李希和李鸿忠都有像陈全国一样,被先行免去目前兼任的地方党委一把手职务的可能性。
比如,四年多前的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前的当年五月下旬,习近平当局即宣布,当了北京市长才几个月的蔡奇任北京市委书记;而此前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身份兼任北京市委书记的郭金龙,则改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于此同时,还任命陈吉宁接替了蔡奇的市长职务。
另外,四年多前的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除了新疆自治区委书记换成了待升政治局委员的陈全国,北京市委书记换成了待升政治局委员的蔡奇,天津市委书记也换成了待升政治局委员的李鸿忠,重庆市委书记也换成了待升政治局委员的陈敏尔。而当时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身份兼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韩正,则是在晋升政治局常委之后才把上海市委书记兼职交给新任政治局委员李强;胡春华则是在以国务院副总理候选人身份继任政治局委员之后,才把广东省委书记兼职交给新任政治局委员李希。
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2年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闭幕后,继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汪洋把他的广东省委书记兼职交给了新任政治局委员胡春华。
与在十九大上继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春华、孙春兰相比,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前即已经交出地方党委书记兼职的张春贤和郭金龙,都没有在十九大上继任政治局委员。其中,郭金龙纯粹是因为年事已高 -- 1947年7月生人,比在十九大上退位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纪委书记王歧山还年长一岁。而与习近平同龄、出生于1953年的张春贤被迫出“局”,则是因为其所谓“柔性治疆”遭到习近平的彻底否定。
这样比较起来应该得出如下结论,那就是,以政治局委员身份兼任地方党委书记者,原则上只兼任一届该地方党委书记之后就面临职务变动,或者直接退休,或者直接出“局”,或者晋升政治局常委,或者在继任政治局委员基础上改兼中央领导层的某些非常具体又非常实在的职务 -- 比如国务院副总理。此其一。
其二,如果是赶在下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即已经被先行免去地方党委书记兼职者,其所谓“另有任用”的新的去处如果是实职,比如当年的孙春兰离开天津市委书记兼职后,进入中央兼任了统战部长,那么未来继续在一线岗位上的政治前途大有希望。而如果是临时性安置,那在下届党代会上晋升政治局常委或者留任政治局委员的可能性就要大打折扣了。比如当年的王乐泉离开新疆后,临时被安排了一个中央政法委副书记。虽然不能说这项职务是个“虚职”,但站在原有政法委班子的基础上分析,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至于张春贤离开新疆之后,直到十九大上出“局”之间那段临时性职务就更显临时了: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一个临时加上去的副组长。
当然,陈全国在未来二十大上是否会晋升政治局常委或者留任政治局委员并另兼新职,现在都还不能肯定。端看他在被宣布“另用任用”之后的新去向重要程度与否。详细分析,留待本专栏的下篇文章继续向读者和听众们介绍。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