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公投与中国反分裂

0:00 / 0:00

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人: 李伟东先生,中国独立政治评论员

一、苏格兰独立公投

1)缘起

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是苏格兰政府於2014年9月18日举行的一场公投,目地是让苏格兰选民决定是否从英国独立[2]。此苏格兰公投法案於2013年3月21日被提出,于2013年11月14日在苏格兰议会通过,并且于2013年12月17日获得御准。公投中的问题是由选举委员会提出的,题目为:“苏格兰是否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Should Scotland be an independent country?),而选民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所有超过16岁的苏格兰居民都可以投票,人数超过400万人。

2)背景

苏格兰和英国的形成

苏格兰历史,苏格兰王国在公元843年完成统一后,曾是一个独立国家。1707年,苏格兰和英格兰正式合并为联合王国。苏格兰在合并後的几十年一直繁荣昌盛且始终臣服于大不列颠。1801年,大不列颠合并了爱尔兰王国,形成了今日的英国,1922年,除了北爱尔兰六郡以外,大部分的爱尔兰脱离了英国,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

今天,英国作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由四个区组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
权力下放——1997年,举行了第二次苏格兰下放公投,多数人都支持让苏格兰议会成为一个既是一个权力下放,而不必改变所得税的基本税率的权力议会。

3)结果
本次公投於当地时间(欧洲西部夏令时间,UTC+1)2014年9月18日上午7点开始投票,同日晚上10点结束,公投结果于2014年9月19日早晨对外公布[4]。最终投票结果为55%反对独立、45%支持独立。根据此结果,苏格兰将继续留在联合王国内。

二、英国的核心价值及其文明传统

英国这个品牌的核心是宽容、法治和民主。没有什么东西比苏格兰公投更能完美体现以上价值观了。
将苏格兰独立公投放在历史和全球的背景下去看,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这种协商一致、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英国政府愿意让国家和平分裂,对此感到惊讶的不只是中国人。生活在伦敦的土耳其小说家叶利夫•沙法克(Elif Shafak)曾告诉我,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呼吁苏格兰人对独立投反对票的演讲令她感到又惊又喜。她说:"我来自土耳其,在那里,逾3.5万人在土耳其人和库尔德人的冲突中丧生,土耳其政府如今仍未认可库尔德人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听到卡梅伦如此平静地谈论苏格兰独立的可能性,我当然感到很惊讶。"

卡梅伦2月7日的演讲声称:“如果我们失去了苏格兰……我们的声望可能会受到损害。”事实恰恰相反,英国政府同意让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联盟和平解体,将会提升英国的声望。用卡梅伦的营销式语言来说,英国这个品牌的核心是宽容、法治和民主。没有什么东西比苏格兰公投更能完美体现以上价值观了。

三、他国的例子

历史上国家以文明方式解体的例子凤毛麟角。其中最有名的是1993年导致捷克和斯洛伐克分裂的天鹅绒革命。与苏格兰的情况更相似的可能是挪威,1905年,挪威为决定是否从瑞典独立出来举行公投。在短暂地考虑过诉诸战争之後,瑞典认为打仗不是个好主意,转而通过协商与挪威“分家”。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1995年为争取独立进行过两次全民公投,但均以失败告终。魁北克省最终留在了联邦内。加拿大政府尊重选民意愿,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分离运动的方式为其它分离运动提供了样板。如果当时公投有足够的票数,今天的魁北克就从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

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也没有所谓的反分裂国家法,国家法律主要依靠议会通过的法案和法庭判决。英国政府2012年和苏格兰行政当局签署了《爱丁堡协定》,允许苏格兰人民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投,并且承诺尊重公投结果。

考虑到苏联有实施暴行的历史,1991年的苏联解体过程和平得令人惊叹。不过後来俄罗斯发动了一场野蛮的战争,以阻止车臣独立。就算是在民主的欧洲,西班牙也拒绝考虑让加泰罗尼亚举行独立公投。众所周知,美国也曾为保护合众国的完整发动了一场内战。

那么,为什么英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呢?为什么英国决心效仿允许魁北克举行独立公投的加拿大,而不是学习在台湾问题上毫不手软的中国、以及在德克萨斯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的美国呢?这可能是因为英国政府明白,英国是由具有不同历史认同的单个民族组成的联合体。不论从道德还是现实角度来说,这种联盟只能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

长期的北爱尔兰问题(Troubles)之所以终结,也是因为英国政府最後明确表示,北爱的命运最终是由北爱居民自己决定的。

四、当代文明国家处理统独问题的原则

1、非武力解决

对苏格兰的独立公投,英国首相卡梅伦只是温情喊话,希望苏格兰留下,“如独立出去,英国将有深远损失”。很多英国人都是这样态度。这很像1995年魁北克那次独立公投,当时多伦多有几万人聚会,高喊的是“我们爱你!”恳求魁北克留在加拿大。

2、(要否独立的地区的)住民投票公决 (如:苏格兰自己公投,而非全体英国人投票;如台湾2300万人公投,非中国大陆13亿人投票….)。

3、原来的统一体联合体(如英国政府),对公投结果予以尊重。

4、统独辩论在(要否独立的地区内,如苏格兰内部)进行(不是英国vs. 苏格兰,不是大找哦各国 vs. 台湾)。
在统独问题上,最关键的概念是尊重人民的选择权利。

五、英国:人类基本生存方式的领跑者

现代国家政治的许多方面来自英国:君主立宪制、两党制、上下议院制、责任内阁制,等等。现在,英国政府可以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国家说:“苏格兰人要求有一次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我们同意了。现在结果已经出来。怎么样,你也来一次”?恐怕没有多少国家敢接招。虽然欧盟对公投结果额手称庆,欧洲大陆却没有国家敢接威斯敏斯特宫与唐宁街10号的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英帝国的辉光并没有完全丧失,英国以一次新胜利给全球多民族国家立了一个新标杆。

市场经济和宪政民主,是西方文明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而英国是其创立者。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英国的牛顿,创立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经典系统。人类从此受惠无穷。

民主榜样

苏格兰公投前,有担心认为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国、巴西)等新兴国家已经削弱了英国和西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而苏格兰能够就独立与否举行公投,这件事本身就表明伦敦的实力和特权在滑坡。BBC外交事务记者肯德尔报道说,英国前外交官认为,苏格兰公投可能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冲击,对下一次大选也可能造成一些分散注意力的问题,但也有人认为这件事本身就展示了英国民主政体的生命力。前英国驻外大使沃尔说,允许一个地方政权就是否独立举行公投,需要对本身的民主机制有极大的信心。

公投结束了,世界其他地方将继续关注英国是否能通过其他的民主考验而不诉诸于政变或枪弹。

六、苏格兰公投与英国的妥协政治

不列颠政治中的妥协色彩一直比较浓厚,这一点让大英帝国受益匪浅。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关系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这两个地区迄今已携手创造了307年无战争的超长和平期。这次,英格兰人在事关国家统一的大问题上又用了一次“妥协原则”,结果又赢了。而且因为个中的波折而显得真实、漂亮。这有助于理解为什么英伦三岛能造就一个日不落帝国。帝国解散了,英联邦还在,而且,成员国间的关系比帝国时期更为公正、更可持续。

七、以公民意愿决定统独是世界潮流:中英对比

英国政府对待苏格兰人民的政治诉求和中国政府对待香港人民的政治诉求的应对方式完全不同。英国政府决定,让苏格兰人民通过全民公投来决定苏格兰的地位。换言之,它同意让人民通过多数人的意志来进行选择。在为准备公投进行的辩论中,英国政府的领导人,与要求独立的政治家和选民以同等的身份进行辩论,通过充分讲理的方式争取选民站在自己一边。

而中国政府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他们无视香港人民要求合理政治权利的诉求,不断地通过政客对香港民众进行恫吓,甚至威胁要动用军队来镇压所谓的"可能发生的政治动乱"。而且通过人大常委会决定的方式关闭与香港人民进行政治对话的大门,居高临下地否决任何与自己不同的意见
中国政府对它创立的这个国家非常缺乏安全感,它不能容忍对中国领土生存权提出任何质疑。与美国这样比较先进的政治体制相比,它在政治上处于一种更没有安全感的位置。美国建国至今大约240年,它已经发展成熟到一个程度,觉得不需要通过暴力镇压就能控制住分离主义的情绪。
几年前,我曾徒劳地劝说一位中国外交官:如果台湾民众希望宣布独立,就应该允许他们这样做。当时我提出:"如果苏格兰投票决定独立,英格兰不会阻拦。"那位外交官就像是听到了一句非常明显的谎言,怀疑地笑道:"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英格兰永远都不会让苏格兰独立。它会入侵苏格兰。"
实际如何呢?

八、中国民间舆论的反应:

新浪微博网友「冰其琳」写道:「说句煽情的,我觉得一个国家有勇气、有自信、有魄力、有智慧让一个地区的居民通过公投来决定是独立还是从属於自己,才称得上真正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真正是一个民主、文明、现代的国家。」

网友「九味安神茶」说:「文明社会的国民才有如此胸怀,你们用民主的方式给世人展示了解决民族矛盾的另一模式,没有残酷无情的流血撕杀,没有军警镇压,让少数服从了多数。恭喜苏格兰多数人抉择! 祝福英国!」

网友「曹溪门下」在评论苏格兰公投时,尽管没有提中国,但明显地是在把英国和中国相比较。

他写道:「其实无论结果如何,苏格兰公投都让世界上另一国家的人民看到,在如此危机下,英格兰没有制定《反分裂法》,没有将装甲车开上格拉斯哥街头,没有将苏格兰首席大臣萨蒙德打成英奸卖国贼,更没有以寻衅滋事罪将鼓吹独立的任何一个公民投入监狱。仅凭这些,大不列颠,你仍然是日不落帝国!」

「黎学文」也显然是话里有话:「苏格兰独立没成,英国是最大赢家,他向全世界示范了自己的自信与文明,颠覆了古老的武力主权模式,显示了一个真正文明古国的对人权和民意的充分尊重。他用优雅的文明把那些动辄把坦克开到街上去的流氓国家钉到了耻辱柱上。」

21世纪,全球分离运动风起云涌,由于国情不同,体制不同,提出的诉求和表现方式也迥然而异。尽管如此,一些专家指出,同西方民主国家比较人性化的做法相比,中国政府在处理分离运动时所采取的高压手段,已经不符合当代文明进步的潮流。
*分裂主义被中国政府视为邪恶势力 *

分离运动在中国被称为分裂主义运动,这是一种贬义的说法。中国政府给人们灌输的观念是,凡是分裂主义活动,就是邪恶的,就要被铲除。

长期以来,中国官方反分裂的立场十分鲜明。2005年,它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它所说的“台独”分裂势力,在新疆和西藏的问题上,它不惜动用军队进行镇压。不久前,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强调指出,对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

一些人士在抨击少数极端分子通过暴力方式谋求独立的同时,也对中国政府采取高压手段处理分离运动的方式进行了谴责,认为它的做法已经落後于二十一世纪文明进步的潮流,相比之下,主要民主国家的做法则更具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