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人:宋永毅先生, 加州州立大學教授, 劳改研究基金会理事
一、 拜登外交 开局态势
1) 华府 以静制动, 扎紧民主篱笆
战略忍耐, 致电各国领袖,独缺北京;强硬路线承袭上任,但不事喧哗
2) 北京 广插楔子,拆解西方联盟
预先急速签署14国RCEP, 进而大幅让步与欧盟签署《中欧投资协议》,(在美国大选结束两周后,中国与亚太其他14个国家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1月中旬,习近平表示有兴趣加入CPTPP。 12月底,在拜登政府宣誓就职前,中国又作出重大让步,促成欧盟中国投资协定。在此之前,谈判进行了7年。
这是中国的策略,通过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捆绑,阻止拜登政府在民主世界形成一个有效应对中国的同盟。然后四次对美喊话,摇橄榄枝。
最近习又自行主动召开中东欧视频峰会,均是植根于对被孤立、被围堵的焦虑,从而先发制人,拆解西方联盟。
2月9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国 - 中东欧国家领导人视频峰会。在主旨发言中,习近平强调将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联系。会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投资、贸易谅解备忘录和协定。
本次视频峰会是应中国的突然邀约举行的。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北京为了应对拜登政府的盟友战略而推出又一项先发制人的制衡措施。北京希望赶在拜登政府对中东欧地区施加影响力之前采取行动,制定议程。
但是很多东欧国家不给习近面子,不少国家首脑并未出席视频会,使习相当尴尬。
中国的“金钱外交”并不总是那么有效。在这次的17+1的会议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包括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和斯洛维尼亚等国的总理和总统并未出席,而是派出了更低一级的官员参加峰会。
在欧洲,反对欧洲与中国达成投资协定的也大有人在。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 德国议员莱因哈德·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就公开表示反对。他最近说:“如果我们不想成为一个新的系统性竞争对手的受害者,就必须坚持我们在周日布道上宣称珍视的价值观。”
二、 后发制人 渐起围堵
拜登在2月4日表示,盟友是美国最伟大的资产。
1) 加拿大、美国等58国签署《反对国与国关系中任意拘押》宣言
在加拿大倡议下,美国等58个国家2月15日发表《反对在国与国关系中任意拘押宣言》(Declaration Against Arbitrary Detention in State-to-State Relations),反对一些国家把拘押外国公民当作外交筹码。宣言没有点名具体国家。但是,据信这与加拿大政府营救两名2018年末以来,一直被中国关押的加拿大人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佛(Michael Spavor)的外交努力有关。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这项宣言发表视频讲话:
我很荣幸参与发起这项倡议,我感谢加拿大为此发挥的领导力。国与国关系中的任意拘押是一个严重问题。简而言之,这是当某人在国外旅行或居住时,比如一位商人、游客或探亲者,被政府拘押并受到不实指控或判刑,原因是他们护照上的国籍。他们随后被用来获取国与国关系中的影响力。他们变成了讨价还价的筹码---一种人质。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这已经被国际人权公约所禁止。然而某些国家仍然在这样做,我们作为一个全球大家庭必须挺身反对……。 这么多国家支持这一宣言的事实显示了它的力量。如今让我们把这一势头维持下去。我敦促更多的国家加入我们,
2) BBC被封事件
美国、欧盟呼吁中国收回对英国BBC世界新闻频道的禁令
BBC 在人类新闻自由史上的标志性地位举世皆知
中方的这个决定显然是对英国吊销中国央视国际CGTN营业牌照而进行的报复。
欧盟上周六(2月13日)发表声明说,北京的做法是进一步限制“表达自由”和限制外界获取中国信息的渠道”,这既违反了中国宪法,也违反了“世界人权宣言”。
欧盟呼吁中国收回对英国BBC世界新闻频道的禁令。中方的这个决定显然是对英国吊销中国央视国际CGTN营业牌照而进行的报复。
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方在2月12日0时发布简讯称,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已在中国遭到禁播。这是中国官媒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4日被英国通讯管理局(Ofcom)撤销在英国的播放执照后,中方一周內做出的反制措施。
3) “四方安全对话”逐步成型
2月8日,拜登总统在上任后首次跟印度总理穆迪通了电话。白宫发布声明说,两位领导人同意继续就促进自由、开放的印太,并通过“四方安全对话(Quad)” 促进更强大的地区架构进行合作。
2020年10月,澳大利亚外长佩恩(Marise Payne)、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日本外相茂木敏充(Toshimitsu Motegi )和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 (Subrahmanyam Jaishankar)参加在日本东京参加QUAD会议。
在此之前,拜登已经跟日本首相菅义伟、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通了电话。菅义伟对拜登四国应密切合作的提议表示赞同。莫里森说,他跟拜登总统的谈话内容包括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
日本媒体最近报道说,四国正在商量举行领导人峰会。一旦四国峰会举行,分析人士说,这将标志着“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向制度化迈进了一步。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亚洲安全问题专家扎克·库珀(Zack Cooper)告诉美国之音,印度一直是四方对话安全机制中最犹疑不决的一方,不希望过多的刺激中国。不过,随着中印边境紧张关系的升级,印度越来越偏离中国,更愿意靠近“四方安全对话”。
印度和美国的军事联系在加强。2月8日开始到21日,印度和美国将在印边境地区的拉贾斯坦邦举行联合军演,代号为“准备战争”。这次演习是拜登上任后,印度与美国首次举行双边军演。
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亚洲研究系主任麦艾文(Evan Medeiros)说,“四方对话机制”至少可以就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发出统一的声音。他认为,“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上升的潜力巨大。”
库珀和美国另一位战略学者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说,“四方安全对话”可以成为建立美国领导的安全联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联盟可以慢慢吸纳那些中国周边在领土和海洋上需要制衡北京的国家。这些国家包括韩国、菲律宾、越南以及台湾等。
两人还认为,如果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动作更加强势的话,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可能加入这样一个安全联盟,来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
两位学者说,鉴于英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域外国家也有意愿在亚太地区投射力量,未来的安全同盟网络也可以有他们的参与。
库珀和布兰兹说,这些国家加上美国的支持就可以限制中国动用武力或是采取其他胁迫政策。
4) 美国防部成立中国工作组
三、 美国应建立四个针对性联盟
在目前的国际态势下,鉴于中共的经济绑捆战略,它绑架了14亿人口的国家与市场,美国要会同盟友迅速地建立一个无所不包、全方位孤立中共的国际大联盟是不现实的。但是不同国家对中共有不同的担忧,因此可能建立起不同领域的、有针对性的“自愿联盟”(coalitions of the willing),
有智库专家建议,美国应建立四个针对性的联盟:
1、地缘战略联盟,反对中共在印太地区的霸权;
2、经济联盟,反对中共的经济胁迫;
3、技术联盟,阻止中共获得21世纪的创新技术;
4、治理联盟,阻止北京重写世界规则和规范。
从必要性与可行性看,其中“地缘战略联盟”和“技术联盟”最为关键。
1月26日,由谷歌前任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领导的智库“中国战略组”(China Strategy Group,CSG)制定的一份题为《非对称竞争:应对中国科技竞争的战略》的报告在媒体中传阅。报告说,在科技方面,华盛顿需要管理与中国的“非对称竞争”,美中一定程度的科技分离符合美国的利益。
建议强化科技领域情报能力、大力争夺科技人才、降低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等。报告还呼吁建立由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韩国、芬兰、瑞典、印度、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组成“科技12国(T-12)”论坛,“共同应对来自中国的科技竞争”。
四、 习近平中共在帮助民主联盟的实现
他是最大的“反共推手”。
美国这几年试图携手其他国家共同应对中国,但是不是很有效。真正有效的是中国的行为。
世界对中国目前的负面印象都来自中国在香港和新疆的民主和人权问题,事实上,正是中国的这些行为才使得组建这些联盟成为可能。
中国在新疆践踏人权的做法以及在香港实施的《国安法》引发国际舆论哗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去年10月,39个国家的驻联合国外交官联合在联合国大会的委员会上,共同谴责中国侵犯维吾尔穆斯林的人权以及打压香港的自治。美国和欧洲议会也分别出台政策,要求制裁中国的相关官员。
中国在南中国海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姿态、新冠疫情初期的隐瞒以及后来的“战狼”外交都令亚太地区的邻国以及西方国家反感。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10月的一项调查发现,在14个经济发达国家中,对中国的负面态度达到了1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些国家的中间值结果显示:78%的受访者说,他们对习近平在处理世界事务时会做正确的事情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