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保路风潮纵横谈

0:00 / 0:00

一、 邻水保路风潮
四川邻水县爆发了中国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游行示威。5月16日上午,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数约3、4万民众打出「还我铁路」、「要发展,要致富,邻水人民要铁路」等大量横幅、标语,并高喊口号在县城游行,抗议当局将原定经邻水县的高铁线路改为经过广安,遭到警方镇压,曾爆发大规模警民冲突。5月17日仍有约2万民众继续上街表达诉求。3万民众聚集 传3死百伤。

1)背景
邻水民众游行起因是,广安市发改委5月7日表示,中铁二院提出西线(达州经渠县经广安至重庆)和东线(达州经大竹经邻水至重庆)「两个初步走向方案。而经广安市委、市政府研究,明确提出「只接受西线方案」,并已向省发改委正式上报建议意见。
消息引发邻水民众不满,认为广安已有一条高铁,而邻水没有铁路,于是发起「保路运动」,通过网上和手机简讯等发动组织了5月16日的大游行。

邻水县人口100万,是四川东部最偏远的地区之一,属于广安市管辖,距重庆60多公里。目前筹建中的达州至重庆铁路全长200多公里,是重庆至西安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高铁线改走广安后,全程将多出近百公里,而且广安2014年刚刚开通往来成都的高铁。

2)成渝利益纠结与恩怨
计划中的达渝高铁(达渝城际铁路)连接四川达州与重庆市,有东线、西线方案。其中,东线由达州经大竹、邻水至重庆;西线由达州经渠县、广安至重庆。邻水县民极力争取东线方案,达渝高铁便可在邻水设站。
属地级市的广安是中共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故乡,邻水则是广安市辖下的县分;而达渝高铁西线便行经广安城区。
后巴蜀分家,重庆独立,原本想把邻水,达州都纳入重庆范围,但四川死死把住不放,而是将川东最穷困的三峡片区系数丢给重庆。即便是道现在,无论是达州还是邻水,其心理认同都更接近重庆,而与成都有着相当的距离。
此次高铁的东西线之争,邻水人势在必得,因为从经济上考量,一旦建成,邻水将融入重庆半小时经济圈。
但在广安官员眼里,百万邻水人的福利,远不如广安甚至四川官僚的政治前途重要。此次广安又故技重施,尽管已经有两条高速和一条铁路过境,但他们还是力图重复建设,让城际线抛弃邻水绕道经过广安。因为这样一来,广安势必再次成为各种高官过境的要塞,并未主政官员带来更多政治上的好处。
于是邻水保路风潮起焉。

二、 天下未乱蜀先乱

1) 虽然当先中国群体事件频仍(年十万馀起),然入邻水保路如此大规模这,仍然罕见
2) 巴蜀的特殊区域文化性格
"巴蜀地区由于地处盆地的相对封闭的自然条件,在民风民气、语言、饮食、风俗、社会心理等各方面自成一体,拥有独特的区域文化,历史上也曾经建立过包括成家、蜀汉、成汉、西蜀、前蜀、后蜀、李蜀、大夏和大西在内的众多独立国家。四川地区同时也在中国历史上几度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历时52年的四川抗元战争推迟了南宋的灭亡,四川保路运动给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成功创造了条件。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内迁入川,重庆为陪都,四川为中国的大后方,不仅承担了国民政府三分之一以上的支出,而川军抗战伤亡人数也占到了中国全国官兵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二。
3) 四川保路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保路运动为清朝末期四川等地反对清朝政府将地方准备兴建的川汉铁路、粤汉铁路进行国有化而发生的运动。运动是由立宪派发动和领导的。同盟会则 "借保路之名,行革命之实"的策略。是中国推翻帝制的先声和条件。
4)巴人民风,尤为彪悍,在巴蜀里面,巴东重庆一带性格更为火爆,直率,立,讲义气,认死理。与蜀地锦绣平原民风还有区别。如十八岁著《革命军》的邹容就为此地产儿。此次邻水风潮就发生在这一区域。

三、 从邻水保路运动看未来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