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人:徐友渔先生,纽约“新学校”访问教授,2014年帕尔梅人权奖获得者
一、何谓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1) 1945年之后出现的美国领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1945年之后出现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是由美国领导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弱小的国家拥有制度化的机会来享受美国权力所提供的保护。美国在由多边规则和机构结成的松散体系内,提供诸如自由贸易和公海航行自由之类的全球公共产品。尽管美国在冷战期间在与苏联竞赛的过程中支持了一些独裁者,但美国总体上还是倾向于民主和开放。不论美国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有多少不完美的地方,如果德国赢得了二战,或者苏联在冷战中获胜,那么20世纪后半期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同样地,如果21世纪后半叶国际社会听命于威权主义国家,或者根本没有秩序可言,那么世界也将是另一番模样。
二、从川普亚洲行看,这一秩序面临终结了吗?
1)ANTONY J. BLINKEN等一些人 认为, 川普正将全球领导权拱手让给中国。
理由如下:
习近平已于19大称王,而川普支持率走低
习架桥,川普造墙
习近平追求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川普反之
川普回避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习近平却日益接受它们
中国以国家之力投资信息技术金额人工智能,川普却倾向于帮助传统产业
川普回避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习近平却日益接受它们。
美国的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并不会像20世纪时那样延续。随着中国、印度和其他经济体的崛起,美国占据世界经济的份额将少于其在20世纪中期的份额,其他国家崛起所带来的复杂性使得组织共同行动更加困难。
总之,在有一批人看来,随着川普的收缩及其向中国一再让步,主导着20世纪后半叶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可能让位于非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
……
上述图像是一幅完整的图像吗?是长远的图景吗?
三、世界自由主义秩序并未终结
权力是影响他人以利自己所需的能力, 它包括三个方面: 强制力(coercion)、经济偿付力(payment)和基于吸引力的软实力(soft power):
按汇率折算,中国经济规模为11万亿美元,而美国为20万亿美元。(预计中国经济规模超美的年份却因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测算不同而从2030年跨越到2050年。不过,即使未来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越了美国,那也不是地缘政治价值的唯一体现。)
中国在人均收入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美国。
中国在军事实力方面大大落后于美国(美国的军费开支是中国的四倍)。
中国在软实力方面也落后于美国。(软实力,根据伦敦的波特兰咨询公司近期发布的指数,中国位列第28名,而美国居于首位)。
此外,
美国是唯一一个在人口规模上稳居其位(世界第三名)的发达国家,既不会经历人口萎缩也不会被其他国家超越现有排名。相反,中国很快就会把人口第一大国的位子让给印度。
美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度已经下降,而中国的这种依赖正在加深。
美国在发展关键技术(生物、纳米、信息)方面仍旧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技术对于21世纪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
美国的大学在高等教育中享有压倒性优势地位。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份排名中,全球20 所顶尖大学里有15 所美国大学,而中国一所也没有。
与现有普遍的看法相反,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美国的自由主义秩序的终结。加上北京的软肋:
1)合法性困境。一个日益高压的制度,只会吸引同样奉行威权主义的人,对中国公民就不行了。
2)中国的市场准入问题比美国严重得多。中国国有企业的核心矛盾最终仍然有可能成为中国失败的原因。北京仍然把中国经济的核心部门封闭起来,不对外资开放。它对外国公司施加苛刻的要求——比如要求他们与一个中国伙伴合作,并交出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而其他国家并不对中国公司强加这样的条款。
3)中国房地产泡沫问题。债务攀升。不平等加剧。增长放缓。人口老龄化的拖累,生产力下降。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有毒的空气和水资源匮乏。
4)北京的对外投资可能是强制性和剥削性的——它使用中国劳工和承包商,而不是本地劳动力,它令较为贫穷的国家背上巨额债务,在当地留下粗制滥造的产品,助长腐败。……
四、新世界秩序的可能图景
显然,美国的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并不会像20世纪时那样延续。随着中国、印度和其他经济体的崛起,美国占据世界经济的份额将少于其在20世纪中期的份额,其他国家崛起所带来的复杂性使得组织共同行动更加困难。
但是,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欧洲缺乏统一;金砖国家并非一个实体;俄罗斯正在经历人口的减少;印度和巴西(均为2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体)仍旧是发展中国家。而根据目前的状况,中俄之间尚且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威权国家盟友。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促使权力转移至该区域,但是在亚洲内部,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制衡着中国,美国对于亚洲均势的作用依然至关重要。
世界将进入一个尝试与摸索的混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