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中国透视:换囚事件与恐怖联盟

包括《华尔街日报》记者伊凡·格什科维奇在内的三名美国人获释。美国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亲自前往机场迎接。
包括《华尔街日报》记者伊凡·格什科维奇在内的三名美国人获释。美国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亲自前往机场迎接。 (路透社)

0:00 / 0:00

主持人: 陈奎德

座谈人:张杰博士 , 独立学者 法学博士

酝酿和解 先到为王

今天的世界,乱象纷起:俄美交换囚犯、中国在北京拉拢恐怖组织哈马斯与巴勒斯坦其他组织和好抗击美以、以色列斩首哈马斯首脑哈尼亚、孟加拉国变天、英国爆发反穆斯林大游行、委内瑞拉民众上街要马杜罗下台、伊-以大战即将开打、世界股市大雪崩,如此等等 ……....。

但有一个基本的背景格局,就是像我们在一年多前就曾在这个节目中反复说过,当今世界再次一辟为二。看起来,两大阵营的划分日益成型,中俄伊朝轴心国对抗美国西方民主阵营的全球态势已是壁垒分明。骑墙的国度越来越难于自处,脚踏两只船的灰色国家已是左右支拙日趋凋零。

我们今天从两件大事入手讨论这种格局的可能演变。因为两阵营的划分并非凝固不变天长地久,它时时处于重组与流变之中。因为各国大多数人仍能看出世界重心之所在,全球潮流之所趋。就连现在与美国为敌的中俄两国的政治菁英阶层,虽然目前背靠背相互取暖,扰乱世界,抗拒国际主流秩序。但在复杂的世局变化中,当历史的转折点隐隐浮现时,在生死攸关的利益盘算下,它们将会在地下暗中比赛,看谁能先与美帝握手。因为届时的游戏规则是:先到为王。正如当年冷战时期,苏中社会主义极权阵营与美欧资本主义民主阵营对峙时,特别是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苏中暗中较劲在争夺社会主义霸主地位。但苏联仍一直是老大哥。实力逊于苏联的中共在苏共的排挤、压制和恫吓动用外科核手术打击的威慑下,在美国把苏联作为西方的最大威胁的基本背景下,七十年代初的中共突然转向美国,戏剧性地改变了两阵营的力量对比,为以后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当前,冷战式的两阵营对峙再次出现。与上次冷战不同处在于,东方阵营里老大与老二的位置发生了互换。俄国(前苏联的主体)成了老二。而三方(美-苏-中 或者 美-中-俄)博弈的逻辑永远是最强者将与第三者联手,打击并歼灭次强者(过去是苏联,现在是中共)。因此,尽管当下俄国因为致命的判断失误发动侵乌战争而陷入泥沼成为美国欧洲的直接的迫在眉睫的威胁,但俄乌开战已两年多,美国西方的调门愈来愈强调中共是对世界秩序的最大威胁,它既有意愿也有能力挑战二战之后形成的国际主流秩序。言下之意是俄国如今已是二流国家,其实力已经不足以颠覆国际主流秩序了。

普京也很知趣,借力使力,近一年多以来竭力吹捧中共的实力是如何强大,指出它才是西方最大的敌手。虽然普京因战事危殆而不得不求援于北京,但北京也并非省油的灯。个中微妙互动,幽暗难言,令普京在战事未决之际,就急不可耐地为战后重组折中樽俎,预作绸缪。

“互换囚犯”, 就是在酝酿和解气氛的操作中诞生的。

换囚事件的政治意涵

俄国与美国西方交换囚犯的事件在上述背景下出现,普京已经先行出手。

这是冷战后最大的一波俄罗斯与美国西方交换囚犯的政治外交行动,举世瞩目,同声赞许。8月1日,包括《华尔街日报》记者伊凡·格什科维奇(Evan Gershkovich)在内的三名美国人在与俄罗斯进行的囚犯交换协议中获释。美国囚犯都已安全返回美国领土。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亲自前往机场迎接。这件事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普京。一股在地底酝酿了很久的缓和暗流正在冒出地面。参与同俄国交换囚犯的,除了美国还有七个其他西方国家,这一最大规模换囚行动共有26名来自7个不同国家的囚犯在土耳其安卡拉交换。根据协议,被关押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16人获释。他们中包括2名未成年人;13名囚犯被送至德国;3人送抵美国。交换被关押在美国、德国、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挪威的10名俄罗斯人。其中包括俄联邦安全局特工克拉西,科夫(Vadim Krassikov),他因谋杀一名车臣分离分子而被德国判无期徒刑。

须知,这次被普京释放到西方去的囚犯有好几位是俄罗斯人,是俄国的政治犯、持不同政见者,是俄国当局当作人质的本国公民(按中共的说法,应属于该国内政,不容干涉……云云)。而送回俄罗斯的,是俄国当局派出的间谍和杀人犯等,西方并不存在政治犯。因此,换囚本身就表明俄方在道义上输了。更何况,放回西方的是16人,放回俄国10人,数量亦不对等。显然,普京现在已经不在乎不计较面子问题了。他在目前这一微妙时刻同意如此换囚,是有其精心算计的。

换囚事件在此时传达出的关键词是:人道主义、缓和、和平。这是在逐渐酝酿出一种和解的气氛,当然是在为将来的停战谈判预作铺垫。

恐怖联盟 vs 迟到的审判

反观中国,就在普京为拉近与美西方的关系而交换囚犯几乎同时,习近平做的是相反方向的动作。习近平为救援在哈以战争中濒临绝境的哈马斯,7月23日让王毅去搞了一个把哈马斯和法塔赫及其他十二个巴勒斯坦派别拉在一起的所谓《北京宣言》,自以为得计。结果宣言发表仅仅7天后,8月1日,就在俄国与美西方交换囚犯的同一天,哈马斯最高首脑就在伊朗被斩首了,哈马斯的军事领袖也在差不多同时被解决了。

《北京宣言》传达出的关键词是:恐怖联盟;而哈马斯首脑相继丧命传达出的关键词则是:伸冤在我 我必报应、正义不会缺席。这实质上是对哈马斯去年10月7日对以色列人不宣而战恐怖屠杀的迟到的审判。

普京与习近平:智力与个性对比

对比《北京宣言》事件与互换囚犯事件,清楚地凸现了习近平与普京政治智力的差异。

作为一个老练政客,普京深谋远虑,比习近平技高一筹,智高一码。

当然,与普京相比,习近平也绝非一无长处。习在个性上先天有一种韧性,且忍功极强。他可以在时间的长轴里隐忍很久,不动声色,苦熬待机。他的前半生,在2012年“登基”之前,就是甘做孙子,不露锋芒。即使是“登基”之后,固然在其绝对权力的辖区,纵横杀戮,莫我予毒;但在其权力绝对控制范围之外,譬如外交,譬如战事,没有七八成把握,绝不敢冒险。有时在形格势禁之下,还不得不服软。譬如美中2019年经过11轮谈判已经达成完整的贸易协议后,习近平在签字仪式举行前夕突然毁约。于是美国加重制裁。毁约后8个月,习近平不得不认怂,在2020年1月15日签署了换汤不换药的“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一协议大部分内容回到了2019年五月份习近平毁约的那份贸易协议的原点,甚至有些条款更加强硬,但习也只得吞下苦果乖乖签署。

所以反应迟钝色厉内荏才是习近平底色。

有时,习的这一底色居然会给他带来幸运。克格勃出生的普京,虽然政治权谋比习更为高明,但俄国老毛子世世代代开疆掠土的冒险本性,加上在车臣和克里米亚的多次得手,又被信息茧房封闭,忘乎所以,急急乎决心在有生之年圆其大俄罗斯帝国之梦。以为乌克兰也一如前例,在俄罗斯大炮的射程之内。于是不忍不耐,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侵乌战争。结果,两年半下来,西方围堵,全球声讨。他不得不向他一惯小看的习近平乞援,企图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噩梦。

但是,一个疏漏酿成的大祸,有时用十倍的努力也难于弥补。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悬崖边

上面所述,就是近年来普京一系列操作的基本背景。

实际上,在换囚事件之前,普京就已经有了一系列政治外交举措,动作频频。

今年7月3日,普京表示,为了结束乌克兰战争,俄罗斯愿意把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地交还乌克兰,还可以和乌克兰共管克里米亚。虽然仍有一些附加条件,但这是普京第一次主动提出可以把已经占领了的地方还给乌克兰——俄罗斯以前提出的条件可都是乌克兰必须接受战场上的现实,也就是既定占领的土地永远归属俄国,然后才能谈判停战。

虽然普京的让步还远远不够,但看了此一消息的人都相信,普京这次真是有点退缩了。北约目前正在加紧提振军力、备战抗俄,瑞士和平峰会后全世界民主国家空前团结,西方对乌克兰援助重新进入高潮。乌克兰军队现在的炮火射击量是俄国的七倍,俄军每天在战场上损失约为1200人,一年下来就是四十四万……。根据对俄国近代史的观察和分析,俄国老油条兼德国间谍列宁对“战争引起革命”这一俄国现象还是颇有心得的。俄乌战争倘若这样不死不活的持续下去,普京很大可能就要重蹈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覆辙了。

鉴于美国大选的因素,普京何以在这段时间采取如此一系列行动。放下里子、不顾脸面,一下来了个九十度的大转弯,就不难理解了。

其深藏、隐匿、真正的人和原因,天下都知道。然而,作为一个老练的政客,他当然也会留有余地,不想在特朗普这一棵树上吊死,他也是在向卡马拉.哈里斯示好。

但习近平反应迟钝一步。原因除了智力略逊普京外,主要是他的顽固的意识形态定位。这一定位与普京是截然不同的。

中共,撇开搞了一个激怒以色列的《北京宣言》不说,同时也冷淡乌克兰外长来访,在这次众所关注的访问中,值得留意的是,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在长达四天的旅程中完全没有踏足首都北京,他首先在广州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其后现身香港与特首李家超见面。特别是前往香港,有很实际的目标,就是设法削弱乃至阻遏中共通过香港对俄国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更吊诡的是,库列巴的访华行程还没结束,王毅随即已转到寮国(老挝)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晤。有关行程安排反映了中国冷待乌克兰,“打发”意味甚浓,双方会谈也没有实质成果。

从目前的趋势看来,普京已经占了先手,从上述他提出新版和平方案,到营造与美国西方换囚行动所带来的和解氛围……,乃至向国际社会呈现莫斯科与北京渐行渐远。都是普京战后大计划中题中应有之义。

亲朝疏中 果为妙方?

然而,普京要营造与北京的疏离气氛,他手上并无太多的牌,只能从亲近朝鲜入手。他在前段时间竭力放下身段访问北朝鲜,最重要的就是出于这样的算计,并且已经收获实利。

最近,在中国东北洪水滔天之际,鸭绿江畔的朝鲜平安北道和慈江道等地区也同样出现了洪灾,有5000多名居民遇险被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平安北道新义州市洪灾现场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救灾重建措施。

8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朝鲜东北省份水灾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向金正恩表示慰问,并表示朝鲜永远可以考虑俄罗斯的援助和支持,相关电报发布在克里姆林宫的网站上。有意思的是,普京并未向同样受灾的中国发出类似慰问电。

金正恩很快给予了回应。他感谢普京为应对朝鲜北部洪灾提供援助,并表示如有必要,他“将向最真诚的朋友——俄罗斯请求帮助”。请注意他的用词“最真诚”的朋友。

这是金正恩第二次用此措辞。今年6月19日,金正恩与到访的普京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在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称俄罗斯为“最真诚的朋友和知己”。

他称“最真诚的朋友”而不是“最真诚的朋友之一”,无疑在打了一直吹嘘中朝友谊长青的中共政权的脸。至少在金正恩看来,中共这个“朋友”虽然给了自己很多帮助,如朝鲜90%以上的进出口依赖中共,但却够不上“最真诚”,而这样的言论背后透露出的是对中共的不满。

反常的是,一向乐于关心他国疾苦并在第一时间发慰问电的中共当局,迄今为止,却对朝鲜的洪灾没有任何的表示,也没有像普京一样公开表示提供援助。

据韩联社7月31日的消息,金正恩向在中国工作的朝鲜外交官下达了“不要看中国(中共)脸色”的命令。该命令是7月下达的,是在普京访朝之后采取的措施。

这个命令透出的信息就是:一、朝鲜此前的行动和政策要得到中共的同意;二、朝鲜此后的行动和政策将不必得到中共的允许,不必顾忌与中共的关系。

还有,另一个不同寻常的事情就是:在7月27日晚平壤举行的纪念朝鲜战争停战71周年的活动中,俄罗斯、越南、古巴等国驻朝鲜大使都有出席,但是中共大使王亚军却不见踪影。

这些无疑都是清晰的信号。不过,普京要向西方呈现对北京的疏远,绕道朝鲜不是一个智慧的选择,甚至是舍近求远。

实际上,普京盯住的,仍是美国,仍是大选。

虽然,普京早在今年2月就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宣称,拜登掌政对俄罗斯比较好:“他是个更有经验、更具可预测性的人。”

他真如此设想?常识理性当可判断。普京不必侮辱人们的智商。

美国大选的大局加上中国近来扑朔迷离的政治外交走向预示,未来的变数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