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时间:美东时间2008年1月24日
座谈提纲:
一、2007中国外交大事概览
自诩为“多边外交、元首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环境外交”:
1、各类多边会议: 年初东盟峰会,G8峰会,APEC会,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
2、与大国的双边关系: 中美关系--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 中日关系--温家宝的"融冰之旅",福田首相访华,胡锦涛确定明年访日 中法关系--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 中欧关系--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同意明年三月份建立副总理级的经贸高层对话机制 中俄关系--本年度,胡锦涛与普京进行了四次会晤
3、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和斡旋者 中共自称已经从一个旁观者变为站在前沿的斡旋者--二00七,六方会谈解决了澳门汇业银行问题,发表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的共同文件。 朝核危机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 伊朗核问题中,中国的斡旋 二00七,中国军队派遣了更多军人参加国际维和行动及上合组织的军事演习
4、 向世界展示"软实力": 关于在各国建立"孔子学院"
二、2007中国真实的外交环境
1、"达赖旋风"的象征意义 (它指各民主国家首脑不顾北京的抗议和阻挠,2007年纷纷在官邸或重要场合会见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的系列旋风:澳大利亚总理会见达赖喇嘛,新西兰外长会见达赖喇嘛,奥地利总理会见达赖喇嘛,德国总理会见达赖喇嘛, 达赖最近又访问日本九天,……)
2、欧盟的冷峻的"中国战略文件" (欧盟委员会在2006年10月公开了一份对中国的政策文件,语气冷峻;随后,欧洲理事会在2006年12月又发表了一份更强硬的23点"结论",确信"台海两岸的稳定对东亚及更广泛的国际社会是不可或缺的";2007年初,一份"中国战略文件"出台,对中国现状的判断,语调悲观。)
3、德国作为带头羊 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联盟,不久前出台了一份德国新亚洲战略构想的文件,要调整过去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政策,强调了德国政府必须和中国保持相对的距离,加强与日本、印度等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亚洲国家的关系。
4、"亚洲北约"的萌动。 2007年9月,来自印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新加坡海军的舰艇,在印度洋展开了大规模的演习。演习的一个基本背景就是印度提出的在亚洲建立类似北约组织的军事同盟构想。该演习显示,印度已经着手把这一构想转化为现实。
5、奥运前夕,要求兑现人权承诺 美国国会听证会就师涛及王小宁案对北京的缺席审判 各国纷纷指斥北京未能履行其奥运承诺,未能开放其允诺的"新闻自由"。(在有些方面甚至开了倒车。欧洲公众、企业和政府对中国的情绪已经发生明显改变,欧洲与中国关系从伙伴关系向强烈竞争的关系转变。)
6、经贸关系 中国的货币兑换制度: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中国人为压低货币兑换) 贸易逆差 中国产品安全问题 尖端技术间谍问题 中国经济领域的"低人权优势"
7、中国如何应对西方的"价值观外交"? 1) 战略迁移:以共同价值为旗 共产国际(the Comintern)已经消亡,现在是建立民主国际(the Demintern)的时候了。 杭廷顿 Huntington, Samuel P. 2)中国:进入还是对抗国际主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