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中国最钱线:“房事”梦醒2021:中产十年梦华录

0:00 / 0:00

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中国最钱线“,我是子朝。前面两期,咱们都在讲小故事,主要是给被内卷折磨,想躺平而不得的年轻一代中国人画了个像。今天我们来聊点大格局,讲讲比他们稍微年长一点、和我同龄的那些人的事儿。这些人里相当一部分构成了外媒口中的”中国新兴中产“,他们曾意气风发,被寄予厚望。但他们很多人十年来那些习以为常的岁月静好,看起来可能也要变成飘渺旧梦了。

什么样的人在中国可以被称为中产阶级?标准实在飘忽不定。大体上咨询机构和统计部门的门槛格外低,而各种营销号,以及那些被认为是中产的人自己,却定了一个相当高的门槛,比如知乎上一个著名的帖子便声称,月收入要达到5万元人民币以上才能叫做中产,跟国家统计局的标准整整差了12倍。说实话,这个水平在统计上应该属于中国最富裕的那百分之几人群了,根本谈不上“中”。考虑到中国各地发展水平、不同行业、体制内外等等差异,强行给中产定个绝对收入门槛本来就不合适。倒不如说,中产更像是一种自我认知。在二线以下城市,往往对应着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在一二线城市,它可以对应一套以上的房产、专业性或者管理层的高薪岗位等。大体说来,这个群体:收入稳定,生活安稳,有一些资产,能追求一些生活品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们同时也背负着老人赡养、子女教育、房贷、职业规划等各方面的沉重压力。粗略计算下来,中国能够被称为“中产”的,大概有不到一亿的规模,虽然依然是中国人中的少数,但其绝对规模确实足够巨大。

忆昔庆丰全盛时,同学少年都不贱

怎么样描述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的生活呢?一则房地产广告描述的深圳中产,是(音频:“名下两套房,一套给生活,一套给工作。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周末他也有更多的选择blabla”)。而一个典型的四线小城吃“公家饭”的家庭,虽然名下房产的价值比大城市居民差一个数量级,但却享受低消费和悠闲生活,看上去一样惬意。

虽说这两群人,都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经济发展获益者。但即使是按照麦肯锡划出的中国中产阶级的收入上限36万人民币。光看这点流量收入,很难支撑起他们令全世界眼红的财富储备和消费能力。真正能让他们岁月静好的,除了长期各类基层劳动者低工资带来的低成本便捷生活,也就是被大外宣吹捧无数遍的“高铁外卖网上购物”以外,十多年来几乎单项飙升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成为一二线城市中产心目中永远的神。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里,中国房价总体不过翻番,差不多刚刚赶上通货膨胀率。但一二线城市就是另一回事了,最夸张的深圳,在这10年里房价上涨4倍之多。80后若能及时赶上风口,人人皆可坐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财富。虽说中国的租售比高到可笑,当房东是没什么意思的。但卖掉一套房子即可财务自由的人生预期,加上再抵押之类变现手段,财富效应大大提升了他们对自己和国家未来的预期,也激发了他们对下一代保持阶级地位或实现阶级跃升的焦虑。学区房炒到天价自不必说,教育培训行业也是风光一时无两。比如这位播主说的: 。但这比起自己小时候看动画片都只有一个台,也算是幸福的烦恼吧。

而对于一二线城市以外的地方,地方债创造了借来的繁荣。地方政府用土地出让收入为抵押,用政府信用担保向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进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打造炫目的城市景观。然后吸引地产商来低价拿地建房,用土地出让收入支付政府各项日常开支,或者给地方体制内人口发福利。配合着体制内人群薪酬待遇连年上涨,这些小城中产,虽然拥有的财富没有大城市人那么多,幸福感却更高。

加上同一时间,中国经济开始走入去实就虚的产业升级通道,金融业、互联网服务业蓬勃兴起,许多80后都在这一轮过程中完成了事业和财富的积累。从2016年开始,一个词“消费升级”称为投资界高频出现的词汇。资本开始青睐各种吃、穿、用、行、玩的快消项目。隔几天就要冒出来一家新的某某茶,人们已经很难分清楚他们的区别。各种时尚化妆、轻医美产品层出不穷。中国中产们坐上铺到二线城市的越洋航班,兴奋地杀向五大洲的网红景点打卡留念顺便买买买。当然天边总有不和谐的几朵乌云: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除了钱以外还要投入巨大精力送孩子上补习班、学才艺;红黄蓝、假疫苗之类新闻偶尔出现脏了静好生活里的明媚天空;发现许多后辈留学归来给自己打下手一个月拿七八千块。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要更大力度地卷下去,用更多的资源打造一个把那些不快都隔绝在外面的世界。

当然这一过程,本身也是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的过程。2020年中国仅北上广深的房地产价值达30多万亿美元,作为全球第一工业国一年的制造业总产值却只有4.83亿美元。在中产财富高奏凯歌的十年里,不仅流水线拿四五千一个月的工人被抛下,很多小微企业主辛苦一辈子的经营积累,赶不上把厂房地皮土地卖掉的收入。来自农村的低学历工人进入蓬勃发展的服务业,送外卖、送快递,乃至扫大街,在某些自媒体口中称为月入过万的高薪工作。但中国没有工会,企业普遍不给工人缴纳各项社保,尽可能地压低成本。在中产们夸耀中国城市整洁气派,外卖网购十分方便的时候,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成了这盛世的背景板。甚至于那些同样受过良好教育,只是年纪稍轻没能赶上财富增值列车的年轻一代,面对这财富的鸿沟,纷纷选择放弃奋斗,开始躺平。

问道长安似弈棋,人世依依漫寂寥

城市中产的盛世凯歌,在2020年初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断。中产们在外卖小哥的伺候下在家里过了几个月战战兢兢的日子后,似乎又迎来了一个新春天。受益于欧美国家的停摆,中国的外贸出口出现大幅增长,热钱疯狂涌入,股市、楼市继续创新高,深圳房价在已经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又上涨了超过20%,普通人都可以轻松拥有数千万身家。市场上以茅台为代表的奢侈消费品、医美和在线教育等提升“生活质量”的行业,都得到了境内外资金的大力追捧。

但其实这已经是最后的狂欢。2021年的5月,伴随着推迟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的投资市场从割韭菜周期,迅速步入了杀猪周期。很多人都相信中国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足以让习大大感到危机的严重人口下降,为了提升生育率,各种手段都用上了。意识形态上对女权、LGBT等有可能让中国人不当生育机器的“危险理论”大加围剿自不必说。坐拥数千万财富的大城市中产,这群理论上全球最富的人群一夜之间醒来,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卖不掉了!各式各样的限购限贷措施,让房地产市场变得有价无市。深圳二手房交易出现四连跌,交易量近乎腰斩。中产们的财富变成了只能看不能动的一坨水泥,中共似乎用特色手段,拆除了这个中国经济头上的巨型堰塞湖,但房地产这个中国人的财富信仰一旦被证明是镜花水月,连锁反应是极其严重的。首先拉了几十年仇恨的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恒大地产不仅被银行逼债,还爆发了大规模的商业票据拖欠——曾经风光无两的许老板,已经连付给建筑企业的工程款都付不出了!与之相随的,是国有资金对地产企业的接盘浪潮。而习惯了把土地房产作为终极信用,看砖头放款的各类金融机构,也开始对手头的资产进行惨烈的估值重整。早已经寅吃卯粮的各地地方政府,也开始取消公务员绩效奖励,大家共克时艰。大都会和小城中产,一齐哀鸿遍野。

更多的杀招还在路上。中共为建党百年可以营造的喜庆氛围只维持了几天,从7月初对滴滴公司的处罚开始,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遭遇了一轮难以想象的乱棒殴打,打到美国证监会不得不对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监管风险提出警告。美国人的世界里完全无法理解,几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几万亿产值的行业,可以因为一纸文件就灰飞烟灭。按照中国政府的口径,被打击的教育培训公司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严重提高了生育成本。而互联网巨头则涉及垄断,也“盘剥了大量中国人的财富”。电子游戏这个新世代的艺术,成了所谓的电子鸦片。就连真正的“电子毒品”,中国籍以扩张世界影响力的抖音,都被扣上了用算法推销低俗内容帽子。火热的新消费行业比如奶茶店也莫名其妙得罪了政府,变成抬高物价、鼓励不合理消费的罪人。说好的美好生活呢?

这些说法是否正确暂且不论。如果单讲提高生育率,说真的这些操作都有些令人迷惑。因为它重拳打击的,是那些本来生育率也不可能高的大城市中产。这些人只占中国人口的极少比例,也不会因为一些小小的处罚或者奖励就真的抛弃事业去生小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人来讲房价哪怕跌到底他们也买不起。更何况中共根本不想让房价出现下跌造成金融风险。能上得起高价补习班的,在中国父母中同样并非多数,他们对孩子未来的高期待,也很难用生更多的小孩来代替。实际上,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主力,依然是那些来自内陆农村,在流水线、外卖电动车上燃烧生命的基层打工人。残酷的计划生育带来的性别失衡直接压到他们头上,很多外卖小哥风里来雨里去就为攒一份娶妻的彩礼钱。中国的工人们被默认不需要真正的家庭居住环境,大部分人住在多人混居的宿舍里,甚至很多夫妻长期在不同地方打工,一年中连见面造人的机会都屈指可数。这些人大部分根本没有听过什么女权思想,他们不生育,仅仅是不能而非不愿。但中国政府的政策对改善这些人的生存状况并没有什么兴趣,甚至还出现“制止工资过快上涨”这样的神操作。他们真的是要中国人多生吗?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被重拳打击的行业,要么是中国所谓中产的主要从业领域,要么是服务于他们的需求而来的。除了新文革,新的三反五反也正在进行中。中共面对被全世界孤立的局面,最先想到的是加强内部一切的控制。所谓的中国中产,基本上都在一定程度吃到了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红利,也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不被中共国家机器直接控制的商业体系。现在看来,国家是不放心了啊。而且呢,这群人哪怕不追求任何政治权益,就凭他们对个人生活品质、下一代未来发展的无线追求,也足以让天降伟人怀疑,他们是否能够安安稳稳地参加即将到来的苦难行军。像互联网以及互联网+这样深度卷入全球化的行业,也在大脱钩的浪潮中风吹雨打花落去。

可怜回首歌舞地,百年世事不胜悲

2010年,我刚刚步出大学校门。那时候大家谈论的,是围观改变中国,是官员问责。微博上多的是骂声,但骂的人大多都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比现在更好。2021年的简体中文世界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用在这里多说了。这十年,中国新兴中产在财富积累的同时,是几乎全体一致的犬儒化,面对铁拳战战兢兢,手里仿佛有钱了又洋洋得意。作为次级既得利益者,一切变革在他们看来都是危险的。虽然沉寂无声的世界让他们经常感到恐慌,但只要铁拳还没砸到自己身上,尽可以喊几句廉价的爱国口号获得某些安全感。

只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全球化固然是大势所趋,中国一边偷挖别人墙角一边高筑自己围墙,已然称为全球毒瘤。中共扩散传播新冠肺炎的罪行已经让全世界清醒。而跟在流氓的祖国后面喝汤的中国伪中产,正在全世界的脱钩和围堵浪潮中,沦为中共开刀用以过冬的祭品。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