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这里是“中国最钱线”,我是子朝。这期节目,就从一只咸鱼翻身的神奇股票说起。
A股亏损王的逆袭
8月10日,中国钾肥行业龙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复牌,首日即暴涨388%,市值一举膨胀至2000亿元人民币,一度触发临时停盘。全天成交额达到202亿,换手率逼近20%。这意味着在股价翻四倍的情况下,依然有大笔敢死队杀入。
在2020年,你会以为这是家酒厂。在2021年上半年,他可能在造某种跟芯片沾边的东西。其实啊盐湖股份只是一家曾因为亏损被停牌的钾肥厂。2017年,盐湖股份爆发债务危机,到2019年更以459亿元的惊人巨亏,坐上了A股亏损王的宝座,带着*ST的帽子奄奄一息。当时作为盐湖股份主要债主的几家银行被迫以债转股的方式被迫成为其大股东,结果本次复牌,它们一下子赚了450多亿人民币,可谓因祸得福。
本来嘛,盐湖股份能扭亏为盈重新上市,也不过是做了一些债转股、剥离劣质资产之类的财务操作而已。它的基本面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变化。能像这样王者归来,纯粹被狂野飙车的新能源汽车给捎上的。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爆发,对电动汽车来讲至关重要的电池行业成为市场新宠,龙头老大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一度高居A股市值第三。锂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生产元素,需求也有了大幅增长,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升至每吨9.1万元,比去年上涨75%,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更是翻倍。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同在深交所上市的中国锂业龙头赣锋锂业,过去一年股价已上涨逾2.2倍,市值已超过2,500亿元。
说到这里您可能要问了,锂电池跟钾肥厂有什么关系?因为啊,中国80%的锂资源分布在盐湖里,并且从盐湖里提炼锂要更具有成本优势。盐湖股份现在依然只是一个钾肥厂,但坐拥青海的“天空之镜”察尔汗盐湖,市场已经硬点了它要担负起为祖国炼锂造电池的重任。毕竟现在是不准炒房、不准补课、不准整容还不准打游戏的新时代,伟大领袖规定了中国人民除了努力生娃,能且只能投资于造芯片、造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中医药这类利国利民的硬科技。(笑)一家企业“有可能”为国之重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后勤支援,那真是多少钱都不嫌贵啊。
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大势所趋,节能减排是全人类责任所在,只是中国人对它的追捧和期待,也许还参杂了许多其他的东西。
电动汽车新时代?
2021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狂飙突进的一年。根据中国政府统计数据,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0万辆,同比增长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达100万辆。除了依靠价格和补贴在低端市场刷销量的五菱宏光和比亚迪,最为亮眼的是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特斯拉,以13万辆的傲人成绩牢牢占据市场营收的头把交椅。以蔚来、小鹏、理想“御三家“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和北汽、广汽、上汽等传统车企也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市场对电动车的认可,根本上还是因为电动车技术的日臻成熟。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国际先进车企,在电池续航力、自动智能驾驶等方面的研发成果开始显现。加上政府补贴、油价上涨和充电桩布置日趋完善,电动车动力性能佳、保养成本低的优势开始得到广泛认可。
甚至习近平时代的中国科技领域头号演员,华为,都带着它的海军高调奉旨入场,推出了自己的造车计划。并在今年4月如约推出一款据说吊打特斯拉,能够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的神车“北汽极狐阿尔法S“。这辆车在一条路面狭窄、路况复杂的城市道路上无人驾驶,面对红绿灯、各种非机动车和行人反应敏捷自如,着实令人惊叹。一众汽车播主纷纷惊呼,华为颠覆了汽车行业,吊打特斯拉,自动驾驶世界第一,连著名五毛大v司马南,就是那位“反美是工作,来美是生活”的,都来蹭热度。(音频:华为一生气,出手一万亿。华为造汽车,华为滴滴滴。美国特斯拉,看了直叹气。华为高科技,汽车不过大玩具。)
华为声称它的这款新车能够做到充电10分钟续航197公里,这一数字让人觉得十分离谱。但不可否认,它的电池供应商目前已经达到了在世界上可以一战的水平。
这里就要请出2021年A股的绝对主角,号称世界电池之王的宁德时代了。不仅华为造的车用的是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上海生产的的特斯拉、以及其他各家造车新势力也都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宁德时代虽然已经连续四年产量全世界第一,它为特斯拉生产的电池却被公认较日韩产电池为差,(音频:(特斯拉在中国)制造之后呢,就开始采用中国宁德时代的电池。车主们呢就闹声一片,因为都想要内装松下电池的车。市场上一直有说法,认为续航能力是松下电池大于LG电池,然后才是宁德时代的电池)
宁德时代由从事电池工业多年的福建人曾毓群于2011年创立。靠着中共政府只有使用国产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才能享受补贴的政策,宁德时代搭上了这股东风,利用老板在汽车行业的良好人脉,开始了高速扩张。特别是在较先进的三元锂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并在中国多个城市以及美国、德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包括特斯拉在内2019年,宁德时代报告净利润46亿,但实际上它还通过多种会计手段,在2019年将最多可达42亿元的净利润“处理”成了运营成本,也就是实际上他有88亿元的净利润。同时其现金流相当稳健,当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高达134亿元。这样优秀的公司当然会被资本大力追捧,市值破万亿,市盈率百倍自不必说。甚至有多事的券商分析师,还帮宁德时代把盈利预期算到了2060年。在这种环境下,和新能源、锂电池相关的公司都鸡犬升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新能源是“弯道”?
中国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弯道超车“的期许是直言不讳的。被西方国家重点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列举了几个要求重点突破的行业,新能源汽车赫然在列。
首先呢,在中国的决策者们看来,电动汽车毕竟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各国起步时间差不多,中国并不比欧美日落后多少,也许还能有希望领先。几大国有龙头车企几十年来都无法摆脱对外商合资方的依赖,似乎也佐证了这种说法——虽然在十年前,人们更多是置疑这些国企的某些特权使他们轻视了技术研发,才会一直停滞不前。
电动汽车其实几乎跟汽车本身同时起步,一百多年过去终于才有出头天。出于做大蛋糕的目的,这个行业一开始就没有燃油车那样的专利高墙。行业领军的特斯拉,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断地开放自己苦心研发出的多项专利技术。有分析师直言不讳地说:“中国造车新势力们的饭碗都是马斯克给的。” 再加上电动车比起燃油车,零件大大减少,结构明显简化更容易组装,整车厂在这条产业链上的地位比以前大大下降。这给汽车的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条件,某些人甚至激进提出:以后的汽车就是一台有轮子的手机。这使新能源汽车行业变得更像互联网科技行业,软件才是比拼重点。
这一切,都给了许多中国人在新能源领域“超车”的底气。比起硬件,软件看起来总是更容易模仿乃至剽窃的,不就是几行代码的事嘛,我们中国最不缺的就是996的码工了。而且中国公司在降成本和微创新的产品迭代方面,向来都不会让人失望,这其实也是全球消费者的福利。可这正好表明了开放和共享的环境才是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行业的根基,在这个环境下越成功的企业,就越不能脱离全球化分工,更不能不遵守市场竞争的底线,去满足某些决策者惧怕被卡脖子的被迫害妄想症。
其实这种倾向已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华为奉旨演出推出的首款智能汽车,在宣传中只强调某几项先进性能,其发布的测试视频也有明显的作弊嫌疑。
宁德时代在2021年7月率先发布全球首个钠离子电池量产项目,也引发了一轮同样的“吊打全世界”式的吹捧。可是它和芯片厂商一样,在设备、物料、技术支持等方面依然离不开西方国家。但这样的风再吹下去,我们先不要说车厂了,哪怕是到目前为止稳扎稳打的“电池王“宁德时代,可能也要跟华为一样带上一顶“国之重器”的帽子,或者像芯片厂们一样,在国家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之下,每年都报告明年会有重大突破。毕竟以总加速师的性格,如果大炼芯片暂时没有成果 ,他再来大炼电池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内循环”与减排承诺
除了在技术上谋求弯道超车。中共拼命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明显存着一层“备战备荒”的心思。中国作为世界头号石油进口国,“被人海上封锁卡断能源命脉”,是国师们最常见的假设情景之一。让中国的汽车都不烧油改用电,似乎是他们设计的应对”非常状况“的万全之策。至于你好好的别人为什么吃饱了撑的来封锁你,国师们会给你一个类似”大义凛然又迫不得已“的说法。不过我想,如果能起萨达姆和东条英机于地下,问他们同样的问题,应该能得到答案吧。
当然了,中国的电大部分来自污染巨大、效率更低的煤炭,想要能源安全自然也不能指望进口天然气,这就跟中共宣传里给电动车戴的环保减排帽子冲突了。在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全人类必须合作面对的当下。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的中国,依然整天以“别人不带我玩”为假设前提,企图搞什么内循环,而无视减排义务,实在是体现不出负责任大国的精神啊。就如美国气候变化特使、前国务卿克里先生不久前所说的:“有些国家还在建造会造成碳污染的新燃煤电厂,甚至计划未来破土兴建更多间…跟十年前相比,有些国家的煤,事实上是烧的更多…”并且中国也没有按期提交减排计划,如学者马聚所说:“”。看一看他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姿态,再对比一下墙内他们引领的小粉红,是如何把环保说成是西方阻碍中国发展的阴谋,就大概能明白,对于各类国际规则和全球义务,中共当局的真实态度如何?把在这么一个全人类互相依赖,也必须团结应对诸多全球共同挑战的当下,祖国这么流氓,可是让人一点都没法放心的呀。
这期节目就到这里,我是子朝,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