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这里是“中国最钱线”,我是子朝。这期节目,我们从一家刚刚发布的半年报的纳斯达克中概股公司说起。
被冷落的“粉红经济第一股”
2021年8月24日,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发布了它的半年报。这家公司体量不大,相对于这个夏天每天在生死之间挣扎的诸多中概股大哥们,它已经没有多少新闻价值了。但这家公司去年7月上市之时,曾经引发了相当热烈的关注。它就是“蓝城兄弟”,被昵称为“小蓝”,一家以LGBTQ,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性少数群体的线上交友平台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它也是全球第一家公开上市的“粉红经济”公司——即服务于LGBTQ群体的企业。这家公司不在美国、英国,也不在荷兰、台湾。他开在中国北京,一个LGBTQ群体在官方语境里约等于不存在的地方。
蓝城兄弟,核心业务是在中国男同性恋群体中占有垄断地位的交友平台“blued”。这家公司前身是名为“淡蓝网”的同性交友论坛,创立于2000年。在去年上市时,作为全球“粉红经济第一股”得到广泛关注,它的创始人曾说“听到全世界的同性恋都在买你的股票,我哭了”,令人动容。
可一年过后,蓝城兄弟的股价仅为3.7美元左右,这个价格相当于发行价的约五分之一,比起上市之初35美元的高点更是缩水到了只剩十分之一。其实作为一家上市不久的互联网企业,“小蓝”的业绩并不算差。财报显示,2021年二季度,蓝城兄弟总营收同比增长18%,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总付费用户数同比增近六成。“小蓝”还收购了自己在中国大陆最大的竞争对手,俗称“小红”的另一款男同交友软件“翻咔”,又将女同交友软件LESDO收入旗下,在中国LGBTQQ群体的社交市场上已经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还高调进军泰国等地拓展业务。
它的活跃用户每天平均登录21次,在线超过50分钟,留存率高于六成。庞大而稳定的用户群体是它宽宽的护城河。加上拥有“中国7000万,全球3.9亿”的巨大潜在市场,这个市场传说中的强大消费能力,似乎希望无限。网上我找到的仅有的一篇分析“小蓝”半年报的投研文章,不断强调它是一家“已经处于估值底部”的公司。但在定价机制非常成熟的美股市场,为什么大家对这一家看起来并不太差的公司似乎就是不买账,对它的凉薄甚至超过了一般的中概股呢?
单一收入结构:做的是“寂寞生意”
从这家公司的业务结构上看,我们也许能看出一些端倪。蓝城兄弟的收入接近八成来自于直播,剩下为会员服务、男性健康服务、广告的收入。在上市之初,直播业务的收入占比甚至高达九成。相比blued的同类友商,美国市场上占比第一的Grindr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会员费用,这一高度集中的收入结构就更显特别。这固然是因为中国消费者缺少付费的习惯,但也跟中国LGBTQ群体的现状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2020年,中国直播产业总规模高达193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突破千万。这个产业,本质上就是在消费现代人的寂寞。Blued作为同性恋的专属空间,不管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藏得多么深,或者他居住的小城市和农村根本就找不到多少同道中人,但他总可以每天准时打卡,问候一下那些高颜值的小哥哥,送一份礼物,听他们说声谢谢。对于很多藏身于茫茫人海的基友,可谓极佳的心灵慰藉。blued的直播业务强大而稳健,成为推动公司上市的绝对顶梁柱。
这其实也呼应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小蓝”的产品用户粘性和活跃度都非常高。即使在普遍孤独寂寞的当代中国都市人中间,同性恋群体都是最最寂寞的一群。普遍性的“深柜”反而增强了他们对于“专属社交平台”的刚性需求,同时也极大提升了他们的用户粘性。
交友软件首要功能自然是交友,有单纯的也有不那么单纯的。但用过blued这款软件的人,都感觉它相比于国外同类软件的功能丰富——他不仅可以用来找到附近的同类,还同时是同志版的微博、微信、脸书和抖音,除了要到附近某个帅哥的微信,你还可以找到一个“都是自己人”的网络乌托邦。交友软件普遍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平台认识的朋友,下一步就跑到微信之类通用的社交工具上去了,如果不能在用户端收到费用,有什么办法留住流量直至将其变现?中国性少数群体的现状,却很好地帮助blued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全球第一家“粉红经济”的上市公司出在中国。中国作为一个已经相当程度上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越来越多的性少数群体有了较强的自我认同。全球涌动的平权浪潮,让更多人渴望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中国在2001年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列表中去除,算是完成了“非罪化”。到了颜值消费盛行的今天,让好看的男孩子表演暧昧已经成了一种市场卖点。
但数千万分布在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民族,和其他人一样普通的LGBTQ们本身,却依然处于被彻底消音的状态。甚至中国在影视娱乐产品审查中,把“同性恋”与乱伦、强奸等行为列入一并禁止的范围。主流媒体报道中的同志群体,依然充满各类歧视和偏见。这种环境下,一个柜子里的乌托邦,当然能有自己分不走的流量。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自然有客观的市场,而且能产生可供应稳定现金流的业务。这倒是许多中概股共有的特点——中国的庞大市场和特殊国情,让他们更有竞争力。
当然,这也同时意味着很多投行报告中都指出的“用户成长空间有限”或者“收入来源过于单一”的问题。但中国有数千万性少数群体,“小蓝”作为这个人群交友软件领域绝对的流量垄断者,市场怎么就不能对它的成长性多给一些认可呢?
薛定谔的红线——如影随形的“政策风险”
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个如影随形的“政策风险”。说白了,LGBTQ群体的存在,在中国依然处于灰色地带。
是的,作为性少数群体,中国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你的性取向就拘捕你,没有对你进行肉体上的迫害。国家允许你存在,但同时假装你不存在。先不说组建家庭、养育后代这类似乎很“第一世界”的事情,即使是最基本的平等就业、平等就医,在特色法制里统统没有位置。结果就是国家允许你做自己,但做自己的一切后果都要你自己承担。你受到歧视和的霸凌,法律不为你主持公道也就罢了,国家还把你们组织起来为自己求个公道的机会也堵住了。在发达国家同侪帮助下建立的各类LGBTQ公益组织,跟所有一切此类民间自组织一样长期被老大哥盯着,前不久更是被一铺清袋。中国现在其实只有LGBTQ群体,并无LGBTQ社区。
在这种“法无明文不禁止”但也不知道哪天就会被禁止的模糊地带做生意,就难免不知道哪天被动碰了红线或是无辜躺枪。中国政府既然管天管地管空气,当然也要管人民的那什么器。 “小蓝”赖以生存的直播业务更是离不开擦边球来活跃人气,很多时候就在违法的边缘试探了,这也是直播行业的共同痛点。哪怕这里的注册用户都满了18岁,但中国在这方面一向把所有人都看成小学生,加上身为性少数群体的原罪。自“小蓝”上市以来,各家机构始终对其所谓“低俗内容”可能造成的风险表示担忧。毕竟是否“低俗”,很多时候真的就是你运气好不好。
“小蓝”自己也清楚只依靠直播并非长久之计,它也有更大的野心把彩虹经济做大。从组织“同志”们去海外旅行,去可以登记结婚的国家登记办婚礼,帮助他们去境外通过代孕等手段得到自己的宝宝。乃至成立专门的健康业务部,为“同志”们提供进口HIV阻断药、快检试剂等产品。虽然这些的潜在市场只是少数一二线都市的高收入群体。
其实更麻烦的是,这些服务,几乎都是把在中国不能做的事情拿到外国去做。其中有些业务比如代孕,本来就有相当大的争议。在舆论环境险恶的当下中国,很多时候那是真的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今年1月,影星郑爽赴美代孕产子纠纷引出的大瓜,掀开了中共文艺大清洗的序幕,这个我们暂且不提。但代孕这项至少在美国算是完全合法的业务,却在中国大陆的网络空间里被打成十恶不赦的罪行。“小蓝”因为涉及海外代孕业务,惨遭躺枪,股价一次性缩水3亿多美元。
乃至作为一个做交友软件的公司,会不会造成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至少我们看到了“小蓝”的竞争对手Grindr,已经被美国政府强制要求其中国股东卖出。说明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如上这些,表明“彩虹经济”之路,并不像很多乐观的人想得那样美好,市场的冷淡便也可以理解了。
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下
如果说我们前面讲的各种政策风险,只是影响蓝城兄弟这一家公司的股价。但也许某天风险就变成了危险。2021年7月7日这天,中国各大网络平台无预警删除所有高校LGBTQ社团的账号。这一突然袭击,不管是处于对一切社会自组织的打压,还是迫于人口压力打击一切不利于生娃的思想和活动,都标志着中共对LGBTQ群体压制的显性化。在此之后,不论是高校对同性恋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拉清单”,还是赛博暴民们对LGBTQ群体日益极端的仇恨言论,都在暗示着:“小蓝”和许多教育培训公司一样,自己赖以生存的市场的存在可能都逐渐成为了问题。
与此同时, “小蓝”则依然在塑造和推广体面、自信、有爱的中上层同志形象,仿佛它的用户群体的生活,和他们在旧金山、柏林、台北的同类真的没什么区别。甚至好像给自己壮胆般地,说什么“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必然会越来越重视少数群体的权益云云”。作为一家为股东利益服务的上市公司,这样做无可厚非。在大环境越来越险恶地当下,大家也只能尽可能避开每一个防不胜防的雷区。
只是这种展示本身就很难避免成为中国政府宣传其“开明”“进步”形象的一项景观。中共当局对性少数群体的包容程度,也取决于他们还有多大必要表演这种“开明”和“进步”。举个例子,就在现仅在充斥着检举、滥捕、暴力镇压的香港,刽子手林郑月娥公开支持举办世界“同志运动会”,以便可以向全世界假装一切都没有改变。哪怕这座城市的LGBTQ社区领袖大部分已经在监狱里!
未来的确越来越坏。不过在那之前,我们的确也可以借着全球化消费主义的最后一口美酒,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下!其实,整个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群体,乃至于整个中国资本市场里的“体制外”部门,谁又不是如此?
这期节目就到这里,我是子朝,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中对上市公司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自由亚洲电台的立场,且不包含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