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中国最钱线:钱线大事记:又放水啦!还能再来一回?

0:00 / 0:00

大家好,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这里是《中国最钱线》,我是子朝。这期节目,跟您聊聊一个重度瘾君子复吸事件,哦,我是说,中国政府又开始放水啦。

风向大变:一万亿“麻辣粉”出世

2021年11月15日,中国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将会开展10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期借贷便利,英文缩写为MLF,中国金融圈俗称“麻辣粉”,是指央行向符合条件的银行提供期限在3-12个月的基础货币供应,同时需要银行向央行提供国债、央行票据、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质押品,是向市场补充中期流动性的主要方式。这“一碗粉”体量倒是不算大,大部分也是用于之前的借新还旧以维持市场流动性。但就像一枚信号弹,引发了市场对资金面即将全面放松的强烈预期。

这都只是前戏。12月3日,李克强总理发话要适度降准。仅过了三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平均准备金率降至8.4%,释放流动性约1.2万亿。一般来讲,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谓是大水漫灌,也一向被视为金融“核弹”。在当下美联储存在强烈加息预期,各国都在做好准备采取紧缩措施的当下,敢于在这个时候放水的国家那是大大的勇啊。如果是金融市场开放的国家如土耳其,很可能货币瞬间崩溃。中国虽说有严格的外汇管制,但这个操作依然有够骚。毕竟现在中国的货币乘数,也就是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和流通中的各类货币总量的比值,已经高达7.41,处于历史高点,意味着银行能放的贷款都已经放得差不多了。

中国政府自疫情爆发以来,整天指责欧美国家“放水输出通货膨胀”。但实际上呢,自2019年底以来,虽然美联储开足马力释放流动性,中国新增信贷总量,也就是俗称的“印钱”,仍然比美国多出20%以上。而且欧美的释放流动性,基本上还是针对疫情的临时性刺激措施,大体上依然是往心脏打一针肾上腺素式的猛药。而在疫情之前,中国政府可是已经这个直接当作日常营养品来吃了。自总加速师上位以来直到疫情爆发前,中国放出的流动性占了全世界的一半。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还不如纽西兰元,这些钱,可都是被中国人自己消化了,化作了各地无人的新城,一二线市民漂亮的纸面财富,各地奇奇怪怪的产业基金项目。全国上上下下,大批人都对廉价货币有了瘾,说不要放水,哪有那么容易!

病历:放水成瘾史

天降伟人甫一上位,就把“调控房地产”当作一项政治运动来抓,“房住不炒”的口号一年比一年响。但实际上呢,却是M2增速独步全球,中国政府靠放水连带着中国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冲到了人类历史的高位,部分城市普通人不吃不喝要50多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这到底怎么折腾出来的呢?

土地财政当然不是最近十年才有的,这是从90年代搞地方分税制改革开始就种下的。大搞基建则从2008年的四万亿开始,不过那一波算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应对措施,倒也算不得十分过分。我们还是回头看看,关键转折点2015年吧。其实今年中国经济的问题,在那一年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暴露。在2014年,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涨到在当时被认为难以接受的地步,实体经济在四万亿那一波之后已经显露颓势。为了刺激经济,印钞的阀门启动了。首先是一轮看不出有什么实体支撑的人造牛市,与之伴生的是野蛮生长的各类所谓“金融创新”。彼时中国政府对于资本市场的控制力度还有所欠缺,牛市的疯狂迅速发展成股灾,“金融创新”成了P2P危机的地震。在2015年下半年,今年出现的企业停工、烂尾楼增多、投资失败引发群体事件等也都有所发生了。这时候,总加速师的国师们提出了一个看似聪明的决策:涨价去库存。

涨价去库存的核心要义,是推动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增加。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所谓的“棚改货币化”,用多印出来的这些钱去推动各地进行所谓旧区改造,让一大堆三线四线乃至十八线居民拿着这些钱住进了崭新的三十三层鸽子笼,一下子无中生有般激活了当地本死水一潭的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有了一笔卖地收入,可以继续滚动开发。这一过程的直接产物,是大大加快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人口统计数据来看,国内大多数省份地级市以上的城市,都吸收了下属农村和县城的大量人口,而省城吸血全省造就了一大批所谓的“强二线”或是“新一线”城市,像成都、合肥、郑州等2020年人口普查数字都比2010年增加五成以上,建成区面积更是翻倍上升,处处都有壮丽的都市景观,给了城市论坛坛友们无穷的撕逼空间。最后再是北上广深吸血全国,但这些城市盘子有限,便有了超越人类想象极限的房价收入比,反正也只有买得起的人才配留下来。

很多人片面地认为:地产吸收了中国的过量货币,是“货币蓄水池”,如果房价不涨,那么天量货币就会使物价上涨,造成不可收拾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如果我们看看货币创造的全过程就会发现,房地产不仅不是蓄水池,反而是“印钞机”。无论是分期按揭购房,还是以房产作为抵押去贷款,实际上都派生出更多的货币。因此房地产投资就成了普通个人最有可能接触到廉价货币的途径。高涨的房价是让有房的人变得更有钱了。中国出现了一个人数不多,但在账面上可能富甲全球的有房中产群体,形成了一波“消费升级”浪潮。而那些掏空六个钱包勉强上车的接盘侠,虽然很多几乎要把全部收入拿去还贷,但大部分也获得了一波纸上富贵。

地方政府则在滚动开发过程中,积累下天量的债务,依靠城投公司融资平台借新还旧。但城投借钱是需要用新项目作为抵押,为了能保证融资能力,新城堆水泥的游戏只能滚动玩下去,直到超过本地人口、经济和政府财政能力的极限。而被各地政府手中的“城市改造资金”吸引来的民营房企,也随之玩出了一套大量拿地高速周转的经营模式,迅速变成地产巨无霸,同时积累下惊人的债务。

“再来一口,最后一口,我这叫有序戒断”

中国当局似乎又开始走回了印钱放水上杠杆搞经济的老路。(AFP)
中国当局似乎又开始走回了印钱放水上杠杆搞经济的老路。(AFP)

来到2021年,即使一线城市的房价,也早已是强弩之末。普通人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是没什么机会买房了,但更严重的是劳动收入却一直低位盘旋,消费也开始受到沉重压力,疫情仅仅是击垮消费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更要命的是,涨价去库存的这几年,正好就是中国出生人口数量腰斩的几年。中国的人口出生数量在2017年被开放二胎拉了一波之后就一路快速下降,从1800万迅速降至2020年的1200万,人口专家普遍推测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将降至1000万以下,首次出现出生少于死亡。2025年之前中国人口负增长可以说已成定局。甚至很多人相信,人口负增长早已发生,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应该极度悲观,这才能解释从夏天开始,中共当局对“妨碍生娃”的各种行业近乎疯魔的铁拳力度。作为承受最多民怨的房地产行业,自然要第一个拿来祭旗。首先是不断加码的限购限贷政策,极大限制了购房需求的增长。然后划出三条红线,对金融上对负债率过高、扩张太快的房企直接断粮。恒大、融创之类“民营巨头”应声爆雷,而且这次还赖了大笔洋人的钱,几乎要直接摧毁掉华尔街对中国的信任,逼得中共当局强烈要求这些老板们卖掉自己身家偿债。前几年低调看戏的国企央企纷纷下场收购民营房企的资产“解燃眉之急”。再加上卖地收入收归中央,地方政府对于土地价格也没有什么执念了,并且房产税的造势一波接一波,人们已经对“房价不再涨”有了比较强的预期。

但令人惊讶的是,来到2021年底,在地产业的“国进民退”已经基本完成的时候,节节败退的地产党势力好像突然绝地反击。12月的这轮放水,虽然一直被发安民告示,说仅仅是为了补充市场流动性。但之后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却带出了无数迷惑操作,让人意识到,风向再一次发生了变化。各位御用学者口中的“房住不炒”,变成了“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中国房价涨得没有工资涨得快”,政策口径也变成了”稳增长“第一,喧嚣许久的房产税突然就没了下文。可以说,伴随整个2021年,在夏天以后官方口径变得格外响亮的所谓“强实体”“共同富裕”的宣传,各路财经懂王解读的“促生育”“反内卷”的高瞻远瞩,各种抖音野生国师认知的“打击资本“”一盘大棋拖垮美国人“的深谋远虑,全都被狠狠地180度回旋镖打脸了。我们中国不仅要逆势印钱,还要大印特印,至少从各路接近官方人士的表态来看是这样。这个政策松绑的豪气,可以说超过了之前十年里的大多数时候。毕竟之前放水,一直都打着“推动研发创新”之类的大义名分,很多钱从银行放出来还得用各种掩耳盗铃的限制措施限制流入地产投资。而现在好家伙,直接要鼓励支持房地产了。

2021年天降伟人的一系列铁拳行动,除了打击内部对手、消灭民营经济实现利出一孔这两大动机以外,比较“善意”的解释是要“调整结构”,使中国经济摆脱对政府投资和地产的依赖。结果现在变成了可能会更加运动式的“保增长”,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经济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官方统计数字上看起来依然“不是小好是大好”。不过中国政府上面的这些表现却很难不让人合理怀疑,领导们看的内参版本里是不是有一大堆让他们破大防的猛料?就像真实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一样?毕竟连著名的体制内大嘴,前财政部长楼继伟都跑出来说,中国的统计数据不真实,让有关部门和公众不能充分了解经济萧条的真实情况。不过就从两亿所谓“灵活就业”人口,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突破200万这两件事来看,可能真的如总理所说,今年的经济可能是改革开放后最差的。

吸毒还能吸成进补?

当然,根据官方说法和财经懂王们揣摩上意的成果,这一轮放出去的钱不是要大水漫灌的,而是要重点支持“芯片等高科技自主研发”“绿色减碳大干快上”两大目标的,绝不会再投入房地产。当然了,随着人口下降,房地产本身也确实是要夕阳了。不过政府“规定”的就一定能产出成果吗?这些年各地用科技创新之类幌子立项目骗经费,倒来钱用来开发地产或者填补预算窟窿,这机会已经是公开的操作了。以眼下对房地产吹风定调的转向程度,你告诉我这次一定不会去炒房,我只能说:真的吗?我不信。尽管所有人都明白,中国居民的杠杆已经没有再加的空间,房子再涨,买房就不是六个钱包的事了,还得加上六笔信用贷。这么一来恐怕也不需要为出生率担忧了,躺平放挺不好吗?

实际上,如果印钞放水,这些年拿去直接给居民发钱补贴消费、给实体企业纾困当然最好。即使做不到这个,拿来收购地方债解决地方财政危机也是可选之项。但天降伟人的画风一向是只给命令不给钱,导致宏图大略每每以尴尬的局面收场。在2021的铁拳魔幻之夏、限电惊喜之秋后面跟着的这个放水奇迹之冬,不过又是一次“探索“的过程罢了。反正,好日子总是还在后面呢。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2021年即将进入尾声,子朝在这里感谢您这半年来对《中国最钱线》的支持。下一期节目,我们就来给这魔幻的一年做个年终盘点,下周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