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纵横大历史(4):古巴导弹危机

0:00 / 0:00

1、危机时刻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纵横大历史》,我是主持人孙诚。

在之前的三期节目中,我们回顾了捷克二月政变、匈牙利1956年起义及关于东德逃亡潮和柏林墙的历史,了解到了共产极权势力为了夺取权力、镇压人民的反抗与逃亡会使用什么手段。今天,我们会暂时将目光从东欧移开,来到美洲,看一看冷战时期的最前线古巴发生过的事。在1962年10月27日,古巴附近的海域曾发生过一个惊险时刻。那一刻,人类文明险些陷入美苏两国的核战争。

1962年10月27日,一艘编号为B-59的苏联潜艇潜行在古巴外海。这艘潜艇,是苏联海军部署在古巴的四艘"狐步"级潜艇之一,这四艘潜艇的每一艘都装有一枚核鱼雷。这天晚上,一支美军航母编队在古巴外海发现了B-59号潜艇,随即向其投下五颗深水炸弹。炸弹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在潜艇中造成了恐慌。当时,潜艇上的人员已经两天没有和莫斯科取得联系,他们误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了。情绪激动的艇长瓦连京和政委伊万下令发射核鱼雷,准备和美国人决一死战。根据苏联海军的规定,潜艇发射核武器必须经过艇长、政委、大副三人同意。这时候,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都突然放在了潜艇大副瓦西里中校的身上。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瓦西里中校保持着最后的理智,强烈反对发射核鱼雷,并认为应该让潜艇上浮并与莫斯科取得联系。最终,在瓦西里的坚持下,B-59潜艇浮上海面,双方的进一步冲突遂告中止。一场险些发生的、将给人类文明带来毁灭性伤害的核大战,也因此得以避免。

2、古巴概况

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故事还需要从古巴的历史说起。古巴是位于加勒比海中的岛国,距离美国东南角的弗罗里达州只有不到300公里。在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之前,这里居住着印第安原住民。16世纪,古巴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由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的天花灭绝了大半原住民。为了补充劳动力,西班牙殖民者便从非洲输入大批黑奴,在古巴从事种植园及矿山劳动。

1880年,持续了两百多年的奴隶制度终于在古巴被废除。然而,此时的古巴人在西班牙帝国内仍没有政治权利。当时,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已经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古巴民族主义者也在不断发动起义,希望争取古巴的独立。1895年,流亡美国的古巴爱国者何塞·马蒂率起义军登陆古巴,宣布成立革命政府,并控制了古巴三分之二的土地。随后,美国加入战争,在1898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对古巴的控制权。1902年,美国承认古巴独立,但仍在古巴驻扎军队。1933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古巴政局也陷入动荡。军人出身的巴蒂斯塔发动兵变,夺取了这个国家的大权,奉行亲美政策,并在1940年颁布了促进民主化的宪法。然而,巴蒂斯塔又在1952年再次发动政变,宣布废除宪法、解散各政党,开始实行威权统治。在此情况下,极左势力趁势而起。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军控制了古巴,其后逐步建立起一党独裁的极权主义政权,并与苏共、中共保持密切的关系,大批古巴民众不得不因此流亡美国。1961年,一千多名古巴流亡者曾在美国支持下登陆古巴,遭到惨败,史称"猪湾事件"。在这之后,卡斯特罗政权更加积极地向苏联靠拢,并在同一年宣布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式加入了冷战中的共产极权阵营。

3、核战危机

对于苏共来说,与美国距离很近的古巴投入共产极权阵营怀抱,是一个他们对美国进行核威胁的好机会。1949年,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53年,苏联又试爆氢弹成功。在1962年,美国与苏联拥有的核弹头总量分别为27000枚和3600枚。其中,可以互相打到对方本土的洲际导弹数量则为294枚与56枚。这样,冷战中的自由世界与共产极权阵营,就都拥有了具有毁灭性的原子弹和氢弹,并形成了"相互保证毁灭"的恐怖平衡。其中,苏联更是在1961年10月试爆了一枚名为"沙皇炸弹"的氢弹。该氢弹的爆炸威力相当于5000万吨TNT炸药,是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3800倍。爆炸时,它产生的蘑菇云高达64公里,发出的闪光能够灼伤220公里外人的眼睛。1962年7月,在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指令下,苏联开始在古巴部署核武器部队。到这一年10月,苏联的158枚核弹头、五个中程导弹团、十余艘潜艇已在古巴完成部署。这意味着,此时的共产极权阵营已经具备从约300公里外对美国本土进行核打击的能力。

10月中旬,经过侦察机的反复侦查,美国终于确认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部队的事实。曾指挥过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战略轰炸的李梅将军,在这一时期说出了他的名言:"红狗正在挖美国的后院,我们惩罚他们!"10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发表演说,宣布将从24日起封锁古巴。其后,200多艘美国舰艇围绕古巴,在距古巴海岸500海里的地方形成了封锁圈。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10月27日。这一天,苏军用防空导弹击落了一架飞越古巴上空的美国U-2侦察机,美军舰队则在古巴外海用深水炸弹迫使携带核鱼雷的苏联B-59潜艇上浮。这一历史瞬间,就是我们在开头所讲的那一幕。那一刻,如果B-59潜艇大副瓦西里中校不是坚持上浮,而是选择发射核鱼雷,人类的历史就将会改写,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世界也不会存在了。

在如此剑拔弩张的气氛下,美苏双方最终决定妥协,没有选择发动一场核战争。10月27日下午,肯尼迪总统致电赫鲁晓夫,表示希望以承诺美国不会入侵古巴,来换取苏军导弹部队从古巴撤离。此外,美国亦向苏联方面表示,作为交换条件,美国将撤走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弹道导弹。莫斯科时间28日凌晨,有意妥协的赫鲁晓夫召开政治局会议,说服了强硬的政治局成员答应肯尼迪的妥协。最终,在莫斯科时间的10月28日下午,苏联终于宣布将从古巴撤出导弹部队,并在一个月后将苏军部署在古巴的核弹头全部撤出。这场差点毁灭世界的危机,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4、教训与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共产极权阵营中的强硬分子在这一时期对于核战争的态度。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比赫鲁晓夫和卡斯特罗还要狂热的古巴领导人、当代极左翼的精神偶像切·格瓦拉曾发出狂言,说"如果核导弹还在我们手里,我们可以摧毁美国的核心,包括纽约城。我们会走向胜利之路,就算那会使成千上万的人成为核牺牲品……我们的人民正准备在原子弹下牺牲自己,并用自己的骨灰为新社会奠基。"这种使人熟悉的态度,不得不使人想起毛泽东于1957年放出的更为疯狂的言论。根据《赫鲁晓夫回忆录》披露,当时,毛泽东在莫斯科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上表示:"不要怕战争。既不要怕原子弹,也不要怕武器。无论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都一定会取胜。""如果帝国主义把战争强加给我们,而我们现在6亿人,即使我们损失其中的3亿又怎么样,战争嘛,若干年之后,我们培育出新人,就会使人口得到恢复。"在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后不久后的1962年12月,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又发表了经毛泽东批阅、修改的社论,说"中国共产党一贯认为,要维护世界和平,要实现和平共处,要和缓国际紧张局势,首先必须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必须发动人民群众同美帝国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篇社论还给赫鲁晓夫扣上了"投降主义"的帽子,认为他犯了"投降主义的错误"。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中共刚刚制造了造成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大饥荒,却仍然如此好勇斗狠,认为赫鲁晓夫不应该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妥协。对于如同切·格瓦拉、毛泽东这样比赫鲁晓夫更为狂热的共产主义者来说,就算是有可能毁灭人类文明的核大战,在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至于千百万计、乃至亿计的人民的生命,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值一提的。

今天,古巴导弹危机已经过去了58年。在这58年间,苏联、东欧的共产极权政府已经垮台。然而,这段历史仍在时刻为我们敲响着警钟。在1962年10月27日,人类文明曾有一刻陷入核战争,并遭受重创甚至毁灭。今天,虽然苏联、东欧的共产极权政府已经倒台,但共产极权势力仍未彻底消失。只要共产极权大国依然存在,世界的和平与自由就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从这一点来看,今天的我们依然生活在与古巴导弹危机相似的世界中,类似古巴导弹危机那样的事件依然随时有可能发生。为了维护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我们必须与全世界的自由力量站在一起,对抗并终结到处扩张的极权主义势力,使我们生活的星球能够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