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干部们将“十年文革论”变成中国官方说法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纵横大历史》。今天,我们将继续进行文革系列节目,接续上个星期的话题,谈一谈关于“十年文革论”的问题。
上回我们说到,“文革有十年”这样的说法,其实绝不是一个相当于“一加一等于二”的常识。发动文革的毛泽东,以及追随毛式政治路线的四人帮,其实都没有正式宣布过文革的终结。这样的情形,就给“文革到底有多少年”这个问题的答案留下了多样化的空间。在上一讲,我们介绍了“两年文革论”、“三年文革论”,以及它们背后的解释体系,并且谈到了由华国锋提出的“十一年文革论”。事实上,第一次在官方层面宣布终结文革的人,是华国锋。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闭幕之后发布的新闻公报里,引述了华国锋的话,说道:“历时十一年的我国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宣告胜利结束了。”这样,华国锋就通过亲自宣布由毛泽东发动的文革“胜利结束”,强化了他以毛泽东正统继承人自居的立场。
这样看来,直到1977年的时候,在中国官方的口径中,文革的时间长度还是十一年,而不是十年。不过,华国锋没有在他的“英明领袖”座位上坐上太久。在1978年底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之后,华国锋就失去了权力,以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李先念为首的老干部集团则在此之后掌权。在老干部掌权之后,再一次重新定义文革,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需求。
让我们从一份著名的中共官方文件开始说起吧。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谈到1949—1981年之间的历史时,这份决议把它分成了四个阶段:
一、1949—1956年,这份决议把这一阶段叫做“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对这一阶段的评价是“国家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基本正确的”。
二、1956—1966年,这份决议把这一阶段叫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对这一阶段的评价是“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遭到过严重挫折”。
三、1966—1976年,这份决议把这一阶段叫做“‘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对这一阶段的评价是“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四、1977—1981年,这份决议把这一阶段叫做“历史的伟大转折”,对这一阶段的评价是“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这份决议对于文革的论述,有两处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这份决议提供了文革精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明确地提出了“十年文革论”。其次,这份决议虽然在文革的长度问题上和华国锋的说法只有一年之差,但在定性层面上却完全是相反的。华国锋认为,文革是一个“胜利结束”了的政治运动,对文革的评价十分正面。老干部们的这份决议则认为,文革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对文革采取了一种完全负面的评价,甚至“文化大革命”这几个字,在这份决议里都一直被打着引号,显示老干部们不认为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至于华国锋在1977年宣布文革结束这回事,这份决议完全只字不提。

那么,老干部们认为,文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呢?我们来继续看看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里这样说道:“一九七六年九月毛泽东同志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十月上旬,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这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
可见,在老干部集团的眼中,文革是通过一次中共高层的党内斗争来结束的。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人发动怀仁堂政变,逮捕了四人帮,也就是这份决议里所说的“江青反革命集团”。事实上,被称为“四人帮”的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四人,可以说是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里毛式政治路线最忠实的执行者。他们的被捕,也就意味着毛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层面的失败。
二、《三国演义》化的文革叙事:聚焦中共高层权斗的“十年文革论”
在这份决议中,也对“十年文革”的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叙述。这一叙述体系,把“十年文革”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的下达,到1969年4月的中共九大。这一阶段,其实也就是“三年文革论”支持者眼中的文革全过程。事实上,如果对文革历史稍有了解的话,就会清楚,这一阶段历史最主要的特点,是各种各样的“群众组织”你方唱罢我登场,天下大乱,并且到处分成两派乃至两派以上,上演被称为“武斗”的大规模战斗,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战争。但是,对这些“群众组织”的情况,这份决议没有什么描述的兴趣。它主要讲述的是这一时期中共高层的种种斗争,叙述的主线是所谓“毛泽东同志的左倾错误的个人领导实际上取代了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对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崇拜被鼓吹到了狂热的程度。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主要利用所谓‘中央文革小组’的名义,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打到了刘少奇、邓小平等大批干部,并描述了老干部们对林彪、江青、康生等人的一次次反击。
第二个阶段,是从1969年4月的中共九大,到1973年8月的中共十大。决议对这段历史的叙述,依然是聚焦在中共高层的各种勾心斗角上,首先提到了所谓“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一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并表示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在这之后,周恩来开始主持中央工作。尽管周恩来和“许多中央领导同志”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但毛泽东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导致“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又得到加强。”
第三个阶段,是从1973年10月的中共十大,到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在对这段历史的叙述里,决议表示江青、王洪文等人首先在1974年发动了矛头对准周恩来的"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则首先批准了这次运动,但"在发现江青等人借机进行篡权活动以后,又对他们作了严厉批
评"。接着,在1975年,邓小平接替病重的周恩来开始主持中央工作,并开始"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结果因为这一点不被毛泽东容忍,最终导致邓小平被撤销了职务。最后,在毛泽东于1976年9月死去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粉碎了"阴谋夺权"的"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年文革"随之结束。
不知道大家听完这样一种历史叙事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首先,在这一叙述里面,实际上基本没有数以亿计被卷入文革当中的民众的身影。其次,中共高层之间的斗争,成为了这套历史叙述的主线。第三,在这套历史叙述里,中共高层在“十年文革”当中分成了壁垒分明的两派,也就是“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属的反面阵营,和周恩来、邓小平等老干部所属的正面阵营,两派就好像戏曲舞台上的“奸臣”和“忠臣”一样进行了一波波泾渭分明的斗争。
第四,也是让人感到最怪异的一点是,在这套叙述里,毛泽东成了一个十足的糊涂虫,似乎是“晚年昏聩”到了被林彪、江青的“反革命集团”随意操纵、几乎沦为傀儡的程度,看上去活脱脱是三国时代蜀汉后主刘禅的形象。至于周恩来,则显然是诸葛亮的形象——您还别说,这份决议里真的用了“鞠躬尽瘁”这个词来形容周恩来。要知道,诸葛亮是宰相,当总理的周恩来也是个“宰相”。“鞠躬尽瘁”这个词,则来自被很多人认为是诸葛亮所作的《后出师表》。至于邓小平,在这里面怎么看怎么像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至于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在这里面拿到的就是蜀汉后期的大宦官黄皓这种奸佞小人的角色。至于“英明领袖华主席”,在这部戏里则悲催地沦为了彻底的配角,虽然在粉碎“奸臣”的怀仁堂政变中有功,但因为依然没有“纠正党的左倾错误”,就被“忠臣”们请了下去。
总的来说,这整场戏怎么看怎么像是人们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只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不同。在《三国演义》里,刘禅最后信任黄皓、排挤姜维,导致了蜀汉的灭亡。在这部名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大戏里,黄皓最后被“粉碎”了,“党和国家”则得到了“挽救”。通过把文革描绘成一场历时十年的“忠奸斗争”,老干部们成了持续战斗十年的“忠臣”,最终迎来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灭亡。在这样的历史叙事里,老干部们成了正义的化身。
列位听众,请问大家听了这样一个故事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的感受是,这非常奇怪。所有人都知道,毛泽东是一个把权术玩弄到极致的人,他怎么可能会是刘禅那样的傀儡呢?更何况,以残忍内讧、时常分成N个派系狂争乱斗著称的共产党,怎么会出现“忠”和“奸”、“好”和“坏”对立得如此分明,形同两军对垒的斗争呢?然而,就是这样一套看上去十分怪诞、显得像《三国演义》的叙事体系,“规范”了此后人们对文革的认识。通过这样一个中共的官定决议,“十年文革”的说法就被固定了下来,成为了直到今天中国的官方历史叙述和学校教材里被不断讲述的知识。一般大众脑海中的文革历史框架,也就是上面讲述的这部戏剧。这份决议更是通过一句话,简明扼要地讲出了这套文革史观的基本设定:“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三、请先记住,我们和文革中的芸芸众生一样,都是人
从刚才我所讲的这些东西看来,实际上“十年文革论”可以说是一种“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它的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官方气息,是一种典型的“官史”。我想,有的听众可能会问了:你讲了这么多内容,还是没有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文革到底有几年呢?
请大家不要着急。事实上,一定要将文革的长度确定成一种单一的说法,乃至变成一种类似“一加一等于二”的“常识”,往往正是中国官方为了政治目的而做的事。无论是华国锋的“十一年文革论”,还是老干部们的“十年文革论”,都带有这样的特点。然而,无论文革有多少年的长度,那些被卷入文革、投身文革的人们,都是活生生的、像你我一样有亲人朋友、有喜怒哀乐的人。不管文革被人说成是几年,他们都在那一段岁月中存在过,其中极大一部分人至今仍然在世,那些经历便是他们鲜活的记忆。不管文革是十年也好,还是十一年也好,文革当中那些受到伤害、欺压与折磨,乃至失去了生命的普通人,他们所承受过的痛苦都不会减少一分。如果我们只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文革到底有几年”这个问题上,放在中共高层的权斗上,便会忘记了那无数在文革当中的芸芸众生。我们要记住,那些受害者们,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