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斯大林进行大清洗的打手:内务人民委员部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纵横大历史》,我是主持人孙诚。今天,我们将继续进行文革历史系列节目,谈一谈斯大林的大清洗和毛泽东的文革的对比问题。今天这一讲,我们会重点谈一谈大清洗运动的整个过程。
在上一讲里面,我们谈到了大清洗的历史背景,勾勒出了斯大林是如何在列宁死后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运用相当灵活的手段各个击破了他的竞争对手们。总的来说,斯大林首先站在苏共党内右派一边,击败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为代表的党内左派。接着,他又站到党内左派的立场上,击败了他曾经的党内右派盟友布哈林。在这一过程中,靠着对苏共干部队伍的掌握,斯大林得以比较容易地一边使用政治权谋,一边依靠干部们的支持一步步地打倒了左右两边的反对派。
然而,在这之后,斯大林的位置依然不能说是稳如泰山的。在1934年的苏共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异军突起的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会书记基洛夫在3票反对的情况下当选,斯大林在同一选举中却得到了292张反对票。接着,基洛夫于同一年在列宁格勒遇刺,而这一案件背后的主使尽管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却有证据显示是斯大林所为。在这之后,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屠杀。
为斯大林执行这种屠杀的部门,是苏联历史上使人不寒而栗的“内务人民委员部”。这一部门的前身,是列宁于1917年成立、俄语简称“契卡”的“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也就是可以逮捕、镇压一切敢于反抗共产党的人。成立于1934年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官僚机构,内部拥有国家安全总局、边防军和内务部队总局、劳改营管理总局、民警总局、消防局、公路管理局、档案局等多个部门。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首任领导,是在契卡时期就从事特务工作的雅戈达。雅戈达虽然与斯大林有着较近的关系,但在1929年斯大林打倒布哈林时,雅戈达曾被卷入其中,从此在斯大林心目中留下了“政治污点”。
二、大清洗中的共产党党内清洗
虽然如此,在大清洗刚刚发动的时候,雅戈达依然忠实地为斯大林杀死了第一批枪下之鬼。1936年夏天,在斯大林的指示下,雅戈达领导下的内务部对已被打倒的党内左翼反对派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进行了严刑逼供,逼迫他们承认“组织恐怖集团”实行“恐怖暗杀活动”。在酷刑之下,季诺维也夫招供了他被罗织的罪名,并劝加米涅夫也一起招供,希望由此换得斯大林不杀他们的保证。然而,在1936年8月,根据屈打成招得来的证词,苏联当局进行了第一次莫斯科审判,以针对所谓“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恐怖中心”的名义,将包括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在内的16名被告全部判了死刑。这些被告在法庭上则根据预先拟定的供词,宣布他们“杀害基洛夫和准备杀害斯大林及其亲密战友”。
在肉体消灭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之后,斯大林下一步要做的是要清洗掉有所谓“政治污点”的雅戈达,换上更为忠顺的鹰犬叶若夫。叶若夫是内务人民委员部中深受斯大林赏识的官员。虽然他其貌不扬,身高不足1.6米,但却异常地心狠手辣,人称“血腥的侏儒”。1936年9月,叶若夫取代雅戈达成了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头子,随后就对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人员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在1937年就处决了3000多人。至于雅戈达本人,则在1938年被枪毙。通过这样的清洗,知道第一次莫斯科审判内幕的一大批人被杀光了,大清洗运动则向更为疯狂的方向狂飙而去。

1937年1月,第二次莫斯科审判开始,这次成为枪下之鬼的是另一批被说成托洛茨基同谋的苏共要员。在这次针对所谓“托洛茨基反苏平行中心”的审判中,17名被告中有13人被判处死刑,另外4人则被判处监禁。这些人的许多所谓“罪行”,是季诺维也夫等人在被逼供时攀咬出来的。而这些人在被逼供时,又有人攀咬了党内右翼反对派大佬布哈林等人。于是,第三批被枪毙的斯大林政敌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1938年3月,第三次莫斯科审判进行,这次审判的针对目标是所谓的“布哈林右派和托派联盟阴谋集团”。在21名被告中,布哈林等18人被判处死刑、3人被判处监禁。
这样,通过三次公开的作秀式审判,斯大林就杀光了他在苏共高层中的所有政敌。除此之外,对于军队和各地的党组织,斯大林也痛下杀手,进行了大规模屠戮。在1937年6月的一个军事法庭上,包括苏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在内的一大批高级将领都被判了死刑。对军队的大规模清洗随之展开,最终导致苏军5个元帅中的3个、15个集团军司令中的13个、9个海军上将中的8个、57个军长中的50个、186个师长中的154个、16个陆军政治委员中的全部、28个军政治委员中的25个都被处死了。
至于对苏共各级党组织成员的大规模屠杀,也在大清洗期间狂热地展开了。参加1934年苏共十七大的1966人中,有1108人被捕,这些被捕者几乎全部都死了。在各地党组织中,莫斯科党组织是一个典型案例。在后来成了苏共领导人、时为莫斯科党委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的推动下,莫斯科市委和省委党组织的38名高级官员中只有3人幸存,莫斯科地区的146个党委书记中有136个遭到了清洗。
除此之外,大清洗运动对共产国际中各国共产党的人员也展开了大屠杀,被清洗的包括波兰、南斯拉夫、匈牙利共产党的领导人。此外,不少流亡苏联的德国共产党成员逃出了希特勒的镇压,最后则却成了斯大林的枪下之鬼。
三、阶级、种族和政治大屠杀:大清洗运动针对民众的屠戮
在这里,我不想再更多地讲述苏联及各国共产党干部被大清洗杀死的情况,因为相关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在这里,我想再谈一谈时常被人们忽略的那些大清洗受害者,也就是普通平民。今天的人们在谈到大清洗时,许多人会认为这次运动的主要目标是苏联及各国的共产党人,被斯大林处决的人主要是共产党的干部。然而,这却是一个巨大的误读。根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给出的数据,在1937—1938年间,共有681692人遭到处决。而在这当中,最多的是被屠杀的富农。尽管苏共已经通过农业集体化剥夺了富农的财产,但现在他们还要在肉体上大规模屠杀富农。1937年7月,在斯大林和叶若夫的主导下,苏共发布了00447号命令,展开了针对富农的大屠杀。这份命令中提出的指标,是枪杀79950人、将193000人判处有期徒刑。然而,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实际操作时,屠杀了远远更多的人。到1938年底,内务人民委员部已经根据00447号命令枪杀了386798人。其中有不少被害者甚至是早前被送到被称为“古拉格”的苏联集中营、劳改营的人。这些人尽管已经遭遇了流放,还是难逃被处死的悲惨命运。
尽管00447号命令针对的目标是富农,但因此被杀的人绝不仅仅限于富农。例如,在对苏联抵抗非常激烈的乌克兰,就有不少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也因此被杀。还有的人甚至因为在此前的乌克兰大饥荒时曾向德国请愿,希望德国提供粮食,也在00447号命令下遭到了惨杀。乌克兰人刚刚在1932—1933年经历了饿殍遍野的大饥荒,至此又遭到了一轮大规模屠戮。
与这场以富农为主要目标的阶级大屠杀相伴随的,则是一场以种族大屠杀为主,以政治大屠杀为辅的屠戮。在这场屠戮中,有111091人被冠上了“波兰间谍”的罪名杀害。在1937—1938年间,有约85000名波兰裔苏联居民被处决。在有的城市,当地波兰裔居民甚至几乎被杀光。例如,列宁格勒的波兰裔居民中,有多达89%的人遇害。根据一项统计,在大清洗运动当中,苏联的波兰裔居民的死亡几率是其他族裔的四十倍。
为什么波兰裔居民会遭遇这样有针对性的屠杀呢?这需要从苏联对波兰的仇恨谈起。1920年,在波兰复国运动领袖毕苏斯基将军的指挥下,波兰军队在维斯瓦河战役中打败了向西进攻的苏俄红军,使大半个欧洲避免了遭到赤化的命运。在这之后,波兰一直采取坚定的反共立场,长时间被苏联敌视。根据共产极权分子的理论,他们统治下的一切人道灾难都是由各种“阶级敌人”、外部敌人造成的。为了解释乌克兰大饥荒,内务人民委员部乌克兰领导伯利茨基编造了一套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论,认为这场大饥荒是一个叫做“波兰军事组织”的团体造成的。这个团体的人员渗透了乌克兰当地的共产党组织,并和波兰、乌克兰民族主义者配合“阻挠收成,然后把饿到骨瘦如柴的乌克兰农民当成反苏宣传工具”。1937年6月,叶若夫将这种说法扩大,表示“波兰军事组织”正在威胁着全苏联。在根据这种煞有介事的阴谋论,一场种族屠杀全面铺开。根据叶若夫此后发布的00485号命令,内务人员委员部要“将波兰军事组织的间谍网络斩草除根”。大批波兰裔和其他族裔的苏联居民被冠上了“波兰间谍”的罪名,因此惨遭杀害。在这场大规模杀戮中,最臭名昭著的一处集体屠杀场地,是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外的库拉帕蒂森林。在这里,有多达17772名波兰裔、白俄罗斯裔、犹太裔苏联居民被以“肃清波兰间谍”的名义屠杀,并被一层层地堆叠起来,埋在万人坑中。(以上针对富农及“波兰间谍”大屠杀情况的描述,是根据美国学者提摩希·史奈德《血色大地——夹在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的东欧》一书第二、第三章的研究整理出来的。见提摩希·史奈德著,陈荣彬、刘维人译:《血色大地——夹在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的东欧》,新北:卫城出版,2022年。)
总而言之,大清洗运动的最主要受害者,也绝不是苏共内的斯大林政敌,而是死于针对富农的阶级屠杀、以及针对所谓“波兰间谍”的政治屠杀和种族屠杀的大量民众,他们的遇害人数远远超过了死于大清洗的共产党干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们对于1940年苏联杀害2万多名波兰战俘的卡廷大屠杀已经耳熟能详,但对于此前大清洗期间针对波兰人的种族屠杀,许多人还不甚了解。
特别讽刺的是,斯大林大清洗的头号打手叶若夫,最后也难逃被斯大林处决的命运。1938年7月,斯大林撤掉了叶若夫内务人民委员的职务,用亲信贝利亚取代了他,并在这之后结束了大清洗运动。第二年,叶若夫也“招供”了自己所谓的罪行:“德国间谍、托洛茨基阴谋集团成员,谋杀斯大林。”根据苏联方面透露的消息,1940年4月1日,在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一处地下室,叶若夫被他原来的下属处决。而他被冠上的罪名,是“毫无根据地镇压苏联人民”罪。这一天,正好是西方传统中的愚人节——这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时刻。
总的来说,在大清洗运动期间,斯大林通过冷酷的大规模枪杀,不但杀光了自己在苏共党内的所有政敌,也屠戮了成千上万的干部。不过,更多被杀的人,则是死于阶级屠杀、政治屠杀和种族屠杀的平民。在这一过程当中,斯大林一直操纵着他的打手内务人民委员部,首先用相对可疑的雅戈达进行了第一批处决,然后又用更忠实的鹰犬叶若夫消灭了雅戈达,展开更大规模的屠杀。在大屠杀结束后,叶若夫又被抛出来当作斯大林的替罪羊,遭到了清洗。
这样,我们就回顾了大清洗运动本身的整个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大清洗与文革的哪些异同呢?在下一讲当中,我们就会展开详细的分析。
谢谢大家,我们下周再见。
撰稿、主持、制作:孙诚